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摄影好书|顾铮:《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2022-08-21 08:09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一本关于中国当代摄影生态的书,由顾铮先生所著,集合了其深耕摄影三十余年来所写作的几十篇文章。

读书之前,两个问题率先在我头脑里产生:

1、书中会提到哪些作品?2、这四十年的中国摄影形成了怎样的脉络?

顾铮像是看穿了我所期待的问题,一翻开书,目录部分便揭示了整本书的写作结构:整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写的是“现象”,下篇写的是“个案”,从群体(宏观)和个体(微观)两部分切入,既提到了四十年间中国当代摄影中的一些个人创作的闪光,也阐述了由不同摄影人的作品所营造的群体探索趋势。

图书内页

图书内页

图书内页

图书内页

第一部分“现象”用十章内容,梳理出了作者对四十年中国当代摄影中所形成的十个层面的探索。如果用过去流行的摄影作品分类方法,大致可提取如下关键词:个体的语言、纪实、城市景观、私摄影、身体、肖像、空间、家庭、新闻传播、数码技术。但简化为标签是有风险的,容易产生误解,因为章节概括的背后是写作者清晰明确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是整书最珍贵的东西,它不仅出现在写作里,也出现在了那些精彩的作品中。

顾铮的写作通常结合了时代背景,比如第一章“关于1980年代的中国摄影”所写的“这是一个摄影家争取自主观看权利、争取新的观看可能性的历史过程。”这句时提到的“需要考虑到政治社会变动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可能性。”(P34);又比如第三章“中国当代摄影中的都市景观”中在提到摄影师作品前先行阐述了经济发展所塑造的人的行为变化(他们在城市街头表现个性,P77)、城市景观变化(建造摩天楼证明了加入全球化进程,P79),指出它们作为被摄对象本身的吸引力,强调了艺术家主观视角之外不可忽视的背景,在照相机背后的眼睛和外部世界之间找到了他的平衡点。

在第二章“关于1990年代的中国纪实摄影”中,顾铮在列举不同摄影者作品时用了一种类似坐标系的定位方法,从解海龙“摄影家和官方的相互寻找”(P56),到吕楠“更为个体化和强烈的人文关怀”(P59),再到陆元敏“价值判断被淡化,社会使命感消失”(P61)的影像。顾铮用对照相看的方法点明了几位摄影家创作上的不同,同时又给了读者一个位置坐标,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多角度地建立读者对作品和问题的理解。

图书内页

图书内页

图书内页

图书内页

“现象”的十章内容里,一些我们曾意识到但并未延续思考的问题被道出,如地方差异和摄影者的身份对作品塑造的影响,过去四十年间,我们时常由个体及整体两个层面看待中国当代摄影,但较少看重不同地区环境下摄影家所展现的不同偏好。在第四章关于“中国私摄影”的探讨中,顾铮将私摄影的出现与广东新生代摄影的崛起联系在了一起,并提及了中国摄影的南北差异。更早地,他在第一章“关于1980年代的中国摄影”提及“四月影会”、“陕西群体”、“北河盟”等摄影群体时阐明了身份构成——分别由精英子弟、从事基层摄影工作者以及在校学生组成。这样的背景描述也在个体和整体间增加了一层过渡空间,让读者对过去的摄影生态有一个更顺畅的认知。

书中,顾铮对于现象的警惕和提出问题后的延展思考值得细细品读。前者如第四章提及“私摄影”时所写的:“回避与现实展开切实互动、局限于小我的感情波澜的倾向,在折射出社会走向多元价值的同时也反映社会有一部分走向犬儒的趋势。”(P115)一针见血地指出“私密并不意味着不具社会性。”从而指出:“只注重个人的感受而不思谋求建立个人与社会发展进程的更具体的相互关系……又何谈推动建立主体意识、促进社会意识?”(P116)后者如第七章“当代摄影的空间转向”中在写下“不要以为看似静止的空间就不能成为社会考察对象”的同时,也延续了另一个随之出现的问题,即空间叙事是否也会成为新的形式和语言?(P186)如此,章节结束时,文章就不是单纯得出一个结论,也顺势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样的写作不以说教为目的,而是希望以自己的思考开启新的对话,引发新的讨论。

图书内页

图书内页

图书内页

回到本文开头,书中提到的作品几乎皆由问题产生,而问题也随着作品提出。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两者一直相互纠缠。而这些作品和问题,除了众人皆关注的领域,也同时体现了顾铮的个人趣味和知识背景,一些章节中,他的思考明显走得更远,如第七章关于“空间转向”的提问以及第九章当代艺术与摄影中的新闻“再处理”,他那若隐若现地以欧美三四十年代由尤金·阿杰-沃克·埃文斯等人摄影所建立的外部参照系统,以及其长久对新闻的关注都可以从中感受到。而在第三章关于都市景观的写作里,则集合了顾铮作为一个摄影者和观察者三十多年里倾注的对街头和都市摄影的热爱,他在第二部分“个案”里写陆元敏的作品情绪更为饱满,而对刘铮的作品分析则更理性。这也是其个人视角的一种表现。鉴于“个案”部分我读的较少,在此就不做展开了。

于是,我们在书里看到了众多上海摄影师的作品,这让我想到了几年前巫鸿写就的另一本《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里侧重实验影像书写所纳入的作品——以三影堂摄影奖的历史作为重要参考体系的选择。相比之下,顾铮明显更关注摄影与社会的连接。这样的差别也展现了两人对于同一时期中国摄影的不同观察视角。

图书内页

图书内页

于我而言,从我对于“四十年中国当代摄影景观”这个命题来说不甚全面的视野来看,只有近十年的摄影生态是我亲身观察和经历的,对于更早的,也就是1980-2010这三十年的跨度,尽管我通过各种渠道也对当时的摄影有所耳闻,然而那些通过新媒体所传递的图像及信息,终究是碎片式的,若用张大力的作品来看,被复制、挪用、编辑、裁切……这些在传播中经过洗涤后留下的摄影信息,无疑是一种“二手现实”。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顾铮的书写也是关于四十年中国当代摄影的“二手现实”,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书中看到一位研究者的方法,热爱,以及那些将确凿留在中国摄影史上的作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