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大猫:野生猫科动物保护综述

吕植
2022-08-21 10:12
翻书党 >
字号

隆冬时节,在位于长白山脉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一只雄性东北虎漫步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厚达半米的积雪让它有点儿步履蹒跚,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则让它每次呼吸都呼出白色的雾气。

低地森林里的东北虎

现在是早上8点,初升的太阳并未给大地带来多少温暖。在这样严寒的季节里,这只东北虎追踪着一群梅花鹿。积雪给鹿群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它们的长腿陷入雪中,行动不便。东北虎敏锐的感官足以让它在远处就锁定鹿的方位,它悄悄接近。虽然东北虎是最强大而有力的猫科动物,但它依然遵循着大多数猫科动物的捕猎策略——偷袭。它等待着一跃而出的机会,然后短距离冲刺扑倒猎物。

在西藏墨脱,雅鲁藏布江一条支流的河谷里,一只云豹正趴在一棵大树上打盹儿。昨天夜里它抓住并吃掉了一只猕猴,现在气温开始上升,云豹并不打算在炎热的白天活动。雨林茂密的树冠提供了近乎完美的遮蔽,躲在阴影里的云豹几乎不会被任何动物发现。

中国和十三种猫科动物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地理、气候的多样性上与中国媲美。

中国疆域辽阔,东西跨度逾5000千米。地势起伏巨大,地貌类型多样,山脉纵横交错。从海洋而来的湿润气流受到地势的影响,造就了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复杂的气候格局。

多变的气候孕育了复杂的生境。从海边的红树林,到青藏高原的高山流石滩;从常年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到冬季冰封雪飘的泰加林;从西北的极旱荒漠,到江南的水网湿地……这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构建基础。

每一种环境类型中,都生活着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它们通过食物网彼此息息相关,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在青藏高原的草原上,草作为食物链基本的生产者,会被鼠兔、旱獭、藏原羚等食草动物吃掉,这些食草动物就是初级消费者。而香鼬、兔狲、藏狐则会吃掉鼠兔,这些中小型食肉动物是次级消费者。狼、猞猁不仅会吃掉藏原羚、鼠兔和旱獭,有时候也会为了消除竞争而杀死藏狐、兔狲或香鼬,这些大型食肉动物就是顶级消费者。真菌和食腐的动物会将残余的毛皮和骨头消耗干净,它们是分解者。

中国的每一种陆地生态系统中,都有一种或几种野生猫科动物。其中有些作为小型猎手存在,而有些则占据生态系统里的顶级生态位,比如虎、豹、雪豹。只有当一个生态系统里有猫科动物存在时,我们才认为这是一个健康、完整的系统。

高山裸岩地带的雪豹

在中国有分布的野生猫科动物成员一共有13种:虎、豹、雪豹、云豹、猞猁、金猫、豹猫、渔猫、兔狲、云猫、荒漠猫、野猫、丛林猫。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全世界共有38~41种野生猫科动物,中国是世界上同时拥有猫科动物物种最多的国家之一。

三大阶梯和三种大猫

中国的地势格局大致可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是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次为中部的第二级阶梯,其东部以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为界,平均海拔 1000~2000米,以相对平缓的山地和高原为主;第三级阶梯为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平原和丘陵地带,地势平缓,适合农耕。

通常,人们把猫科动物分成“大猫”和“小猫”,前者指豹亚科成员,包括豹属和云豹属,后者指猫亚科成员,包括所有其他现生猫科动物。豹属的几个成员——狮、虎、豹和美洲豹因其特殊的声带和咽部结构,所以能发出低沉而有震慑力的吼叫声,也叫“吼猫”,雪豹和云豹属成员虽然无法发出真正的吼声,但也和豹属的其他成员一起被列为“大猫”。

中国有三种豹属大猫,它们分别在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占据了食物链顶端的位置。

虎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主要在丛林中伏击大型有蹄类,因此喜欢地势相对平缓的环境。在中国,虎主要生活在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但在西部也有一些边缘分布。

过去,中国曾生活着4~5个虎亚种,包括东北的东北虎、南方的华南虎、西南的印支虎和孟加拉虎,以及西北的里海虎(新疆虎),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虎亚种最多的国家。但如今,中国野生虎的总数可能不超过100只。

东北虎曾经遍布东北、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一直到北京。但如今东北虎只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交界的狭窄边境区域,数量只有几十只。

华南虎曾经遍布中国东南部,江西、福建、贵州、湖南、广东都是盛产虎的地区,虎的踪迹向北一直到达山西、陕西。然而今天,在野外一只华南虎都找不到了,它们基本都消失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今天,只有200多只圈养华南虎肩负着复兴这个亚种的全部希望。

印支虎生活在云南南部和广西的亚热带森林里。它可能与华南虎有着广泛的基因交流,两个亚种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事实上,过去很多被认为是华南虎的虎记录很可能是印支虎。

中国的印支虎野外记录消失于21世纪的头10年,它们或许再也不会回到中国南方的森林里了。

孟加拉虎如今还在藏南的森林里偏安一隅,这些中国最偏远且难以到达的地方成了它们的避难所。如果保护的行动能追上开发的脚步,或许它们还能够世代生活在那里。

而里海虎,则可能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灭绝。虽然现在认为里海虎其实和东北虎是同一个亚种,但这些生活在西部干旱荒漠里的沼泽和河流沿岸的虎,其生态价值却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山地森林里的豹

与虎类似,豹在中国也有至少4个亚种——华北豹、东北豹、印支豹和印度豹,中国也是世界上豹亚种最多的国家。豹对环境的选择与虎类似,但豹的体型比虎小,能够适应更加崎岖的地形。在虎的竞争压力下,豹种群在第二级阶梯兴旺发达,甚至扩散到第一级阶梯的东部,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大猫,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大猫。但今天,中国的豹已经从绝大多数历史栖息地里消失,其强大的适应能力也仅仅能让它在一些人为干扰较少的碎片化栖息地里勉强存身。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豹还有望在未来再次繁荣兴旺。

东北豹曾经濒危至人们认为全世界仅剩下不到50只,但今天,仅在中国就有超过这个数字的东北豹个体。

华北豹是中国特有的亚种,其种群在太行山、吕梁山、子午岭、秦岭、六盘山等华北的山脉里残存至今。随着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很多地方,华北豹的种群都有复苏的迹象。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广大区域的种群健康、数量众多的豹可能也是华北豹,这或许意味着华北豹的种群数量达到了一个不会令人特别担心的数字。

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印支豹如今仅在云南南部的边境地带偶有出现。由于整个东南亚的印支豹种群均遭受盗猎和栖息地丧失的严重威胁,因此中国的印支豹前景并不乐观,它们可能随着国外相邻种群的消失而面临基因多样性下降乃至濒临灭绝的境况。

印度豹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茂密森林里。在中国,它们的分布有限,目前仅在珠穆朗玛峰附近的一些低海拔沟谷里有记录。

全中国的豹有多少无人知晓,它们的数量可能在1000~2000只,但也有可能更少。

中国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也被称为除了南北极以外的地球“第三极”。这里平均海拔高达 4000~5000米,高寒缺氧的环境考验着所有的生命。然而就在这样的严酷之地,也存在着奇妙的高原生态系统,而雪豹则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王者。

雪豹的足迹遍及青藏高原和新疆、内蒙古的一些山脉。雪豹是中国种群最完整、最健康的大猫,它们生活的地方远离人类,也因此获得了相对安全和完整的广阔栖息地。从西南的喜马拉雅山脉到西北的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雪豹活跃在海拔2000~5000米的高山地带。中国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雪豹分布区,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雪豹种群,它们的数量可能达4000只以上。

西南山地:群猫聚集之地

从四川平原西部的山脉到云南、西藏的边境地带,中国西南地区的山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同时,这里也是猫科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方。

除了集齐三种大猫——虎、豹、雪豹,这里还有许多代表了南方或热带的物种,其中有两种大中型猫科动物——云豹和金猫,以及至少四种小型猫科动物——豹猫、渔猫、丛林猫、云猫。

与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强大的适应性不同,云豹和金猫是南方湿润常绿森林的代表物种。它们生活在受季风影响的多雨地带,都以一些中小型猎物为主要食物。

南方常绿林里的云豹

云豹曾经在中国东部和南方广泛分布,安徽、江西、云南、贵州等省过去有很多云豹的记录。云豹拥有高超的树上活动能力,因此偏爱在南方繁茂的森林里活动,它们既能够在树上捕捉松鼠和猴子,也能在地面捕捉麂子、野兔等猎物。

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高强度的狩猎最终让中国绝大多数云豹走向消亡。今天在中国内地已经找不到云豹,它们仅在西南边境的一些森林里还偶有记录。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和西藏的林芝—藏南地区是今天仅有的还能记录到云豹的地方。中国的云豹极其稀少,可能在100只以内。即便已经实施了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我们也可能会失去这种猫科动物。

南方山地森林里的金猫

同为南方森林的代表,所有生活着云豹的地方也同样有金猫出没。金猫的体型与云豹相仿或略小,主要猎物是小型啮齿类和雉类,但它们完全有能力捕捉更大的猎物,如小麂、毛冠鹿,甚至斑羚。与云豹相比,金猫能够适应更加寒冷的高山环境。从四川岷山至陕西秦岭,金猫会出现在海拔1000~2000米甚至更高的地方,与大熊猫比邻而居。这里的冬季非常寒冷,但豹、狼、豺等更大型的食肉动物消失后,金猫却在这些地方兴旺起来。同样,在西藏东南部,云豹很少到达海拔1500米以上的区域,但金猫却出现在这些海拔更高的森林里。

金猫拥有猫科动物里最为复杂的毛色:从浅灰色、红褐色,一直到纯黑色和花斑色型,根据毛色可以分为6个不同的色型,根据斑纹又可以分为纯色系和花斑系两个斑纹系列。

中国金猫的境况可能并不比豹好,在华东和华南的绝大多数地方,金猫已经消失。其种群数量可能与豹相仿,但也可能更少。

热带森林里的云猫

云猫的外形像一只小型云豹,但其实它与金猫的血缘更近。云猫拥有中国13种猫科动物里尾长比最高的尾巴(与雪豹类似),这彰显了它优秀的树栖能力。虽然云猫也会在地面活动,但它在树上表现出来的灵活性意味着它可能主要在树上捕猎,热带森林中种类繁多的松鼠、鼯鼠以及鸟类,可能是云猫最主要的食物。

云猫是一种典型的热带动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中国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的栖息地只是其分布区的边缘地带。这意味着中国云猫的数量不会太多。人们对中国的云猫了解很少,但这种强烈依赖原始森林的猫科动物正不断受到天然林减少的威胁,它们几乎无法适应被严重砍伐后的森林。

捕鱼的渔猫

渔猫是豹猫的亲戚,但体型要比豹猫大得多。顾名思义,它喜欢在近水的地方活动,捕捉水里的鱼或者其他猎物。这种主要生活在亚洲南部的猫,事实上在中国并没有确凿的存在证据,没有照片,甚至没有可信的标本和毛皮记录。我们今天只能根据其分布规律推测它有可能出现于云南南部和藏南地区。

身材高挑的丛林猫

丛林猫则是另一种缺乏野外存在证据的猫。这种家猫的近亲外形与家猫非常相似,因此可能常被误认为流浪家猫。这导致丛林猫的可靠记录非常缺乏。有限的标本记录主要来自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这种喜欢生活在干旱的河谷或灌丛地带的猫科动物,还有待更多的野外调查来确认其在中国的分布。

生态的底线——豹猫

豹猫是一种外观像小豹的小型猫科动物,中国有两个豹猫亚种:生活在黄河以北、毛色暗淡、体型较大的北方亚种;生活在南方、毛色艳丽、体型娇小的指名亚种。豹猫并非仅分布于西南山地,事实上,它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小型猫科动物之一,除了新疆,中国所有省区都有豹猫的记录。

豹猫对环境并不挑剔,除了广布于山地森林地带,在一些湿地乃至海边的红树林、草原的边缘地带,也有豹猫的身影。豹猫是多个生态系统的基本捕食者,常被人们称为“生态的底线”。

在历史上,南方的豹猫曾经因为广泛的狩猎而数量锐减,但现在其数量有恢复的趋势。然而,近年来宠物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非法养殖和繁育的豹猫,这成为豹猫野外种群面临的一种新型威胁。

高原之猫

除了雪豹,中国西部和北方的高原上还生活着其他几种猫科动物:猞猁、兔狲、荒漠猫。

猞猁

猞猁是一种体型比豹小、与云豹接近的中型猫科动物。它在亚洲北部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分布区涵盖了从东部的大兴安岭、长白山,到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以及整个青藏高原的广阔地域。

猞猁是一种典型的北方猫,它那厚厚的脚掌适于在雪地上追逐捕猎。

在北方的森林里,猞猁喜欢捕捉狍;而在青藏高原上,则会以野兔为主要的食物。

良好的适应能力让猞猁能够在很多地方生存得很好,其种群数量也许是中国大中型猫科动物里最多的。

人见人爱的兔狲

与豹猫在南方的广适性类似,兔狲是一种在北方广泛分布的小型猫科动物。兔狲不会进入森林深处,但在中国北方和西部几乎所有的草原、荒漠乃至高山上都能发现兔狲,它甚至会出现在距离沙漠很近的地方,干旱对它来说不是问题。兔狲以鼠兔和鼠类为食。在开阔的环境里,由于自身抵御天敌的能力有限,大型猛禽和猞猁、狼等都会捕杀兔狲,因此兔狲非常善于隐蔽。兔狲通常会选择有岩石的环境,在这种地方,它一旦趴下就能瞬间“隐形”。

兔狲的种群分布并不均匀。在很多地方,因为毛皮交易和灭鼠行为而难以见到兔狲的踪迹。即便在人为猎杀较少的地方,兔狲也并不常见。兔狲的种群数量并不明确,许多地方的兔狲急需保护。

荒漠猫

荒漠猫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猫科动物,其外形与家猫接近,二者在野外很难分清。

荒漠猫并不生活于荒漠地带,而仅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的狭长区域。从甘肃祁连山一直到西藏东北部都有荒漠猫分布,但祁连山东部到若尔盖草原似乎是其最主要的分布区。荒漠猫偏好海拔2000~3000米的缓山丘陵和草原地带,灌丛、疏林以及起伏的地形是荒漠猫选择栖息地时重要的因素。

虽然在一些靠近人类居住区的地方,荒漠猫密度较高,但是在大多数分布区里,荒漠猫十分罕见。从有限的分布范围可以推测,荒漠猫的数量不可能有很多。

干旱之地的猫

在西北的沙漠边缘,生活着亚洲野猫。这是一种体型与家猫相仿,但浑身点缀着黑色斑点的小型猫科动物。由于其斑纹的特征,它又被叫作草原斑猫。

干旱之地的亚洲野猫

亚洲野猫是野猫的一个亚种,广泛分布于中亚和西亚地区。与能够在干旱荒漠地带生活的兔狲相比,亚洲野猫会选择更加接近沙漠的地方。但亚洲野猫并不会进入真正的沙漠腹地,因为它主要捕捉各种沙鼠、田鼠和跳鼠,这些猎物在沙漠边缘的草丛地带更加丰富。

亚洲野猫的分布可能沿着河西走廊一直延伸到内蒙古北部,但野外记录非常缺乏。随着越来越多的家猫出现在西北农村,亚洲野猫与家猫的杂交可能成为影响该物种延续的潜在威胁。野猫的栖息地也很容易被忽视,矿产、油田、农田的开发均可能让亚洲野猫失去家园,但截至目前,针对这一物种的研究和调查都非常欠缺。

结语

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捕食性动物,每一种猫科动物的生存都与其食物链下端的许多物种息息相关,因此,这13种猫科动物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我们无法承受失去其中任何一种。但除了少数几种明星物种,我们对大多数猫科动物所知甚少。只有当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它们时,对它们的保护才有可能实现。

我们希望这本集结了中国13种猫科动物信息介绍,以及我们与这些物种在目击、研究和保护等方面的故事的书能成为一个契机,激发大家对中国野生猫科动物的兴趣,引导公众将对生物保护的关注从明星物种扩展到其他物种。

本文摘自《中国大猫》,吕植主编,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7月。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方晓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