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电影手册》:无家可归的好莱坞与青少年

2022-08-23 11: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耐观影 耐观影

好莱坞电影工业与青少年的关系,如今走到了哪一步?

《蜘蛛侠:英雄无归》,这部电影在全球票房榜上获得了历史第六的位置,北美本土票房榜第三,法国超级英雄电影票房第一,而在《英雄无归》剧情里,漫威平行宇宙挖掘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回忆通道。

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以及剧情上的开创,都不禁让我们重新提出了开头那个问题。

迪士尼(漫威)将汤姆·荷兰德与他的两位前身(2002年饰演蜘蛛侠的托比·马奎尔与2012年的安德鲁·加菲尔德)置于同台且形成一组对照,并由此彻底废除了系列电影总是将前作推翻重拍的这样一条隐形契约,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迪士尼(漫威)在它青年群体里假定了,同时也是强加了一种与虚构故事所建立的新型关系。

三代蜘蛛侠(汤姆·荷兰德、安德鲁·加菲尔德和托比·马奎尔)

但这场胜利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戳破了一个诞生于新冠危机的预言,即制片厂老式罗曼曲已经不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品味。2019年末的《复仇者联盟4》,即使是个更具现象级的成功,但也只是电影迁移至网络平台前,留给院线的“天鹅绝唱”。

《复仇者联盟4》海报

而这已经不是人们第一次过早地宣判了大片制度的死亡,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曾于2013年预测,好莱坞工业会在它自身畸变膨胀的必然结果下崩溃,然而考虑到他们早期电影,他们自身在很大程度上,要对这种类型与经济的存在担负责任。不过迪士尼制片厂狠狠地反击了二人,迪士尼早已看见星球大战和复仇者联盟的双重效益,因此接连买下了卢卡斯影业与漫威,并且赚得盆丰钵满。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

在两年的疫情之后,《蜘蛛侠:英雄无归》所收获的这场突如其来的胜利,并非只是简单地让影城重获希望。Youtube上传播着这样的视频,在影院观影的青少年们因为一些场景从座位上一跃而起,激情喝彩,哪怕那只是电影里一个小小彩蛋。这幅欢腾场面似乎复苏了一个我们以为早已逝去的光景,在那幅光景里我们曾看见,电影与青春正在庆祝他们之间的盛大婚礼。

格莱尔·马库斯(Greil Marcus)为人们讲述了一件著名轶事。1955年,理查德·布鲁克斯,拍摄了一部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电影《黑板丛林》。青少年因为在电影里看到了镜像中的自己而激情澎湃,也因为比尔·哈利那首在影片中放肆演绎的《昼夜摇滚》而热血沸腾,由此这部电影在当时青少年群体里掀起一波热潮,一代人于这片喧嚣之中取得了一种自我意识。成长于战后的这一代,由此成为了第一批觉醒者,而这样的顿悟也将会成为一个关键。

《黑板丛林》海报

回到未来

三十年之后,正是这一代人,他们在B级片与漫画记忆里汲取着灵感,并由此拉开了美国大片新纪元的序幕。要知道,之前青少年电影主要在汽车电影院放映,电影资金会更多地投放给成年人剧本。但从那以后,曾经只是处于次要地位的青少年市场,在好莱坞博得了优先级别。我们可以说早在那个时候,青少年电影就已经觊觎着主题公园式审美了。

虽然曾有那么一批天赋异禀的导演与制片人,他们懂得如何赋予这种类型以灵魂,让我们以为主题公园式电影这个概念已经变得陈腐。可如今回头去看,这个概念原来发出了超乎我们想象的回响。80年代迪士尼还只在销售卡通漫画,而如今却轮到这个主题公园的发明者来统领电影工业,这个一度几乎被迪士尼垄断的电影工业,已经不仅仅是把青年市场看作一种优先,而是将其视为当今唯一的主流市场。第一座迪士尼主题公园诞生于洛杉矶南部市郊,那一年,同样也是1955年。

詹姆斯·迪恩,《无因的反叛》剧照

依旧是1955年,第一家麦当劳开业了,《无因的反叛》诞生了而詹姆斯·迪恩陨落了。正是这一年见证了,处于少年时期的婴儿潮一代簇拥在汽车电影院,观看着那些滔滔不绝的B级片,而这些B级电影在人们记忆里转瞬即逝,尽管其中一些电影犹如当今的《壮志凌云》或者《速度与激情》。

正是出于以上某个或者全部理由,之后的罗伯特·泽米吉斯选择让他电影主角马蒂·麦佛莱穿越回到50年代,而这部在1985年收获巨大成功的电影,《回到未来》,也成为代表了80年代因受50年代启发而创造出来一个青年概念的标志性电影。在一种轮回驱使下,正如80年代向50年代寻求灵感救援,2010年代的作品又在向80年代求救,这种求救至今仍未结束。

《回到未来》剧照

《怪奇物语》,由才华横溢的杜菲兄弟所制作,发行于网飞平台,在年轻人之中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剧集,靠着考古学般精准,使得思旧情怀更加浓厚。就像泽米吉斯的电影一样,剧集复刻这个历史转折点,为了创造一段大众的文化历史以及向人们讲述这个转折点的缘由。《回到未来》描绘了汽车影院到影城时代的变迁,而《怪奇物语》则讲述了影城一代到网飞时代的更迭。最新一季《怪奇物语》,巧妙且尽可能严肃地记录了摩尔购物中心的降临,而故事发生的时间,恰恰是1985年。

《怪奇物语》剧照

永不结束的故事

《头号玩家》剧照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带着一种祖辈之忧,开启了两场追忆之旅,而其目的正是为当代青少年撰写一部关于文化起源的故事。2018年的《头号玩家》向粉丝一代讲述了另一代人的故事,这一代人在无意识之中创作出了自己的故事,那便是“书呆子”一代,即斯皮尔伯格自己那一代。游戏天才詹姆斯·哈利迪很有可能就是斯皮尔伯格自身写照,他创造出来供他童年逃避现实的梦境,由于资本的介入,最终变成了封闭一整代人的世界,关在其中的这一代对此甚至毫无意识,况且也无处可逃。

在这部电影如此透彻的展现之下,我们是否能真的意识到,有多少当今青少年的集体崇拜其实是一种二手崇拜?哪个是属于他们的《星球大战》?谁又是属于他们的《蜘蛛侠》?其答案是令人忧伤的:还是《星球大战》和《蜘蛛侠》。

2021版《西区故事》海报

至于新版《西区故事》,壮丽却又可惜。这是一个有着非常丰富想法的项目,为了让这部富有青春活力的1961年经典重获芳华,电影注入了真正的青春:当今的人,当今的面孔,当今的音乐与节奏。斯皮尔伯格和托尼·库许纳还专门去Youtube上观看了跑酷视频,可以看出他们野心并不在于复古。斯皮尔伯格甚至坚持要选择比原版里更年轻的演员。

如果不采用这些策略,那么《西区故事》这部电影初心便难以实现,因为青春只能存在于当下。新版《西区故事》由迪士尼发行,上映于《英雄无归》前一周,却遭遇了惨痛失利。其忧郁惆怅的音调和《英雄无归》其实表达了同一件事:在一个陌生世界废墟里翩翩起舞的青年,正在挑起着创造下一个世界的责任。

2021版《西区故事》剧照

很多像《怪奇物语》第三季、《头号玩家》之类,尤其是有斯皮尔伯格参与制作的作品,都不会忘记向《回到未来》致敬。在《英雄无归》宣发期间,汤姆·荷兰德曾向媒体确认,身穿蜘蛛侠战袍的他,模仿学习并且想要成为“(他自己)这一代的马蒂·麦佛莱”。

事实上,无论是这部电影还是泽米吉斯的电影,亦或《怪奇物语》,都是同根而生,起源于那部家喻户晓且比《无因的反叛》还早了16年诞生的鼻祖之作:《绿野仙踪》。在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道路上,《绿野仙踪》是一个无尽源泉。到处都是环绕着火焰与风暴的大门,两个次元之间进行着相同的对白,而我们从中为青少年汲取想象力的能量。这些电影都有着同一个目的,这点我们甚至可以从泽米吉斯的电影标题里看出来。

《绿野仙踪》剧照

对泽米吉斯而言,如果不能返回家乡,时间旅行之梦将无法继续,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回到未来”,而不是“过往之旅”。至于迪士尼蜘蛛侠三部曲的英文标题(2017年的Homecoming , 2019年的Far from Home , 2021年的No Way Home)则坚定地向人们表达着一种执念:要重返回家之路。

三部曲标题此外还表达了另一件事,由于剧情似乎很少涉及而显得十分的隐秘,那便是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当想象力已不再成为参照,我们如何又确立家的方向?

《第三类接触》剧照

这便是最新一部《蜘蛛侠》完全失衡的地方。连接两个世界的大门,代表着现实于想象的古老边境,这在斯皮尔伯格电影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比如在《第三类接触》里,当UFO降临时,小孩趴在窗边投射出童真的目光,并喊道“Toy!”。这条边境在《怪奇物语》里同样是一条真诚的准则,儿童的想象力在其中得到了最大的尊重。

但在《蜘蛛侠》里,我们不再能清晰地看见两个世界的大门与交界。在《怪奇物语》所引用的不计其数的作品里,《永不结束的故事》于1984年曾获得过成功,但如今却早已过时。从剧集对于这部电影的引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部剧集从它所参考的年代里,所提取的不仅仅是一幅时代图景,更是一种时代风尚。

《大魔域》(又名《永不结束的故事》)剧照

我们可以稍微思考一下,关于这种想象的力量,平行宇宙真正应当对观众述说些什么,尤其是当我们看见不同时代从一个世界跨越到另一个世界然后彼此交汇,不过这里所说的时代,其重点并非在于故事内容,而是在于工业。

这便是托比·马奎尔的角色为何会让人如此激动人心,身为另一个世界的蜘蛛侠,剧作无需任何赘述去解释他的苍老。在剧情之中,46岁的他对于汤姆·荷兰德角色而言,无外乎就是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但托比·马奎尔的出现,所真切代表的是:一个旧工业的原型,竟从他的展柜里如此随意地走了出来。

第一代蜘蛛侠:托比·马奎尔

然而《英雄无归》能收获到前两部所没有的喝彩,也仅仅是因为“三代同堂”这个想法。况且,如果我们认为这个商业操作上的天才想法是为了联合几代观众的话,那未免也太过天真。迪士尼《蜘蛛侠》受众群体,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当下一代,而山姆·雷米所勾起的是距今已有20年的情怀。

这种情怀操作投放对象,只有20年前那一代人。是他们发出了满堂喝彩,当他们看见自己青春记忆自20年前上映之后,经历了DVD,电视,网飞平台,如今终于重返大银幕。

电影情怀,这是迪士尼(漫威)当前真正的赌注,凝聚了观众的情怀机器业已成为如今商业上的主要工具,而这台机器没有理由不去赶快收割一大批观众,趁着他们还没来得及真正老去。

蜘蛛侠“三代同堂”

粉丝学校

凯文·费奇

然而我们清楚地知道以上那些想法的征兆出于何处。那便是凯文·费奇,好莱坞大亨以及漫威影业总裁,至于他的经历,我们在之前讲述美国大片未来的文章里已经提到过(《电影手册》770期)。关于青少年影视作品发展,凯文·费奇代表着一种根本转变,而这样的转变,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制片厂的领导层进行着。从斯皮尔伯格到山姆·雷米的“书呆子”一代,他们将童年所看的B级片与漫画,推到了文化最前端从而创造了第一代美国大片,而伴随着大片电影以及其营销策略顺带产生了一个群体:粉丝。凯文·费奇便是其中典范。

80年代,《星球大战》完结使得童年的凯文·费奇意犹未尽而恍然若失,于是一场雄心勃勃,关于平行宇宙且传奇故事永不完结的梦想,在他心中悄悄酝酿。在一次采访里他谈到,从那时起,他便以自身喜好以及其数不胜数的星战手办开始重新创建《星球大战》。可如今《星球大战》的观众再也没这个机会了,因为《星球大战》对于现在观众而言,也已变成一场无尽的盛宴。自2013年起,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就开始利用大数据与传感器去满足游客即刻的需求。

《星球大战》剧照

这便是新《蜘蛛侠》三部曲另一个特殊地方,三部曲虽然由乔恩·沃茨导演,却是费奇帝国纯粹产物,因为电影里的蜘蛛侠,在成为任何人之前,首先却成为了一个粉丝。他是钢铁侠粉丝,带着狂热激情成为钢铁侠的实习生。他是复仇者联盟粉丝,就如同我们观众一样。《蜘蛛侠:英雄归来》更是用开头第一个场景就向观众传达了这样一种默契:一幅由儿童涂画的复仇者联盟集体画像。然而,在两部《蜘蛛侠》中间的《复仇者联盟》终章里,曾出现在十多部漫威电影里的钢铁侠终于牺牲了—确实也是时候让他死一死了。

《蜘蛛侠:英雄归来》剧照

那么钢铁侠消失之后,留给彼得·帕克的还有什么呢?是一种与同粉丝的热情亢奋对称的惦念情怀,两种情感形成一个闭环,不给其他想要加入其中的想象与创造留下任何空间。就这样,蜘蛛侠完全回归了他1962年书市里漫画上的原有形象,但同时又在根本上否定了那个形象:他仍然是他所代表群众的完美镜像,不同的是,这个群众不再是芸芸普罗大众,而仅仅是粉丝。

尽管如此,在《英雄无归》以及其前两部作品里,我们仍能发现一个亮点在抵御如今这幅可悲的工业景象。这个亮点同样出现在斯皮尔伯格最新电影里,甚至更加显著,那便是真正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释放这种蓬勃活力的,是一个令人钦佩的25岁演员,汤姆·荷兰德。

汤姆·荷兰德,《蜘蛛侠》剧照

荷兰德在电影之中是如此愉悦,且在这种愉悦之中充满着创造力。尽管马奎尔和加菲尔德都有着可敬的演出,但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看见,穿上蜘蛛战衣后的人物在观众眼前依旧是如此鲜活,即使处于伪装之下,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的是演员,而非一个无名的杂技高手。

《英雄无归》结束于一个严肃道德决定的表达,这项表达是前两部《蜘蛛侠》所缺失的,即本叔叔的离场和他那句著名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类似《头号玩家》结尾,彼得·帕克最后必须牺牲他的名誉,成为无名小卒,褪掉自己英雄形象。

一部美丽新电影即将开始,只是我们无法看见。不过就在片尾字幕出现之前,我们还可以看到汤姆·荷兰德走进一个狭小公寓,手里抱着一盒自己杂物,在房间里安放着他的星球大战手办。这一刻使我们深信荷兰德只是一个无名的平凡青年,就像十分钟之前我们深信他是那个矫健的正义使者一样。另外,汤姆·荷兰德已经宣布,他会在不久的将来扮演传奇人物:弗雷德·阿斯泰尔。

汤姆·荷兰德和弗雷德·阿斯泰尔

Fin

翻译:留白

排版:Lin

审稿:Xavier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原标题:《《电影手册》:无家可归的好莱坞与青少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