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邻居带电瓶车进电梯,我拍下视频发到了小区群,结果...

2022-08-22 17: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电动车自燃的新闻屡见报端

如果电动车起火发生在

人员密集的出租屋、小区内的楼梯间

楼道、疏散场所、安全出口

而时间又是大家毫无防备的半夜

那么就很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的事故

当你发现同楼栋的邻居

带着电动车上电梯

你会阻拦吗?

如果将对方的言行

曝光在小区业主群里,

这算侵犯名誉权吗?

阻拦电动车上电梯成被告

某日中午,李某准备将电动车推进电梯,遭到赵某阻拦,二人为此发生口角。吵架过程中赵某拍了视频,后将视频发布到小区微信群里。视频中,李某的全身清晰可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案无关)

李某认为,赵某的行为导致其形象受损,故起诉至法院要求赵某删除该视频和其他不实内容、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5000元。

赵某辩称,李某强行将电动车推进电梯,违反相关规定,有错在先。其将视频发至业主群,内容均为客观真实,并未虚构捏造。

法院:不侵犯名誉权

南京市江北新区法院认为,侵害名誉权的违法行为通常以侮辱、诽谤等方式实施,主观上具有恶意。本案中,赵某上传视频,虽发表过不恰当的言论,但没有制造虚假事实或对李某进行侮辱、诽谤,故不构成对李某名誉权的损害。

个人名誉以及社会评价的高低应靠自身的善良行为维系。李某为图自己便利,违反有关管理规定,公然将电动车推进电梯,有错在先。对这一不当行为,若不允许他人指点、批评,则不能彰显出法律的公平公正,也不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最终,法院判决驳回李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行为正当,法院予以支持

江北新区法院法官金鑫分析:名誉权,从民事权利分类上划分,属于人格权的范畴,人人均有,与生俱来。名誉涉及人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方面,好比人的“颜面”,与别人、群体(社会)的评价有关。社会评价又与公民享有的言论权、批评权有关。这两项权利都规定在宪法层面上,法律当然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但也禁止通过侮辱、诽谤、不实宣传报道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当然,要让别人评价得好,首先要自身做的正。

本案中,原告欲将电动车推进电梯,这一行为违反了国家应急管理部于2021年8月1日颁布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该规定第37条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所以,赵某站出来制止电动车进电梯的行为是正当的,其通过微信群向相关群众真实反映这一事情经过,也是正当的,法院予以支持。

相关提示

自2021年5月起,《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从立法的角度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充电。条例明确:电动自行车在人员密集场所室内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的,由消防救援机构对人员密集场所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邻居带电瓶车进电梯,我拍下视频发到了小区群,结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