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秘江源】三江源国家公园内5座大山背后的故事

2022-08-23 17: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①昆仑山,百神所在莽莽昆仑,横空出世。

作为中国西部的主干山系,昆仑山脉像条巨龙横贯亚洲中部,被誉为“亚洲脊柱”。昆仑山脉主体在青海,在新疆、青海境内有3000多千米长,平均海拔5600米,它身躯庞大,由它衍生出数座大山,这些山峰像晶莹剔透的玉珠一般镶嵌在昆仑山脉这条巨龙的背上。

“昆”为高的意思,“仑”则是形容屈曲盘结的状貌。藏语“阿玛尼莫占木松”,是祖山的意思,在古籍中,尊其为万山之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原先民的眼里昆仑山脉是一座“高万仞”的白神居所,因此昆仑山脉承载了以西王母和黄帝为主要形象的中国最庞大的神话体系之一。在这个神话体系里有大家熟知的《西游记》里的各路神仙,还有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经典故事。

昆仑山。人民网 贾桓仲摄

数千年来,延绵千里的昆仑山脉滋养了温润的和田玉,也哺育了晶莹的昆仑玉。古代先民采挖玉石,再将玉石运往河南(中华早期文明的腹心之地)和欧亚各国,先民运输的道路后被称为“玉石之路”。经考证,正是因为有了玉石之路,它由近及远地不断延伸,才有了丝绸之路。昆仑玉凭着自身优势“打败”中国四大名玉:新疆的“和田玉”,陕西西安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以及辽宁岫岩的“岫玉”,成为奥运奖牌的制作材料,自此昆仑玉逐渐走进国人、国际视线。

玉珠峰。人民网 甘海琼摄

②唐古拉,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

唐古拉山脉位于西藏与青海的边界处,东段是西藏与青海的界山,是西藏和青海握手的地方。在藏语中,“唐古拉”意为“高原上的山”,在蒙古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这条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绵延耸立的山脉,整个山体宽150千米以上。山峰上的小型冰川,为长江、澜沧江等河流的发源地,江河之水在这里凝结成晶莹的冰川,下游奔腾的江河暂时在这里安眠着,等待春天的来临。

远眺唐古拉山格拉丹东峰。人民网 甘海琼摄

青藏铁路穿越唐古拉山,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是青藏铁路全线气候最恶劣、地质条件最差、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穿越唐古拉山的难也在传说中体现出来: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当来到唐古拉山时,被漫天的大雪所阻而无法前行,无奈之时,经随行僧人的点教,公主将其乘坐金轿上的莲花座留下镇风驱雪,这才得以安然过山。当年成吉思汗率领大军欲取道青藏高原进入南亚次大陆,却被唐古拉山挡住去路。恶劣的气候和高寒缺氧,致使大批人马死亡。所向披靡的成吉思汗,只能望山兴叹,败退而归。

唐古拉山。人民网 甘海琼摄

而在海拔5321米的唐古拉山垭口,是青藏公路的最高点,也是世界公路的海拔最高点。对旅游者而言,5321米就是他们极力想穿越的高度,哪怕不能穿越,乘坐车辆前往西藏的人们,也大多选择在这里留下一张纪念照。由于唐古拉山口的坡缓、高差小而不显得难以逾越,因此任何一个前往青藏高原的人,都会在山口处停留,哪怕数秒,也要在这片土地上站一站,感受这片接地气、连天空都最深、最纯、最圣洁、最厚重的地方。而那些常年飘荡在这里的哈达、风马旗、经幡,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感受高原最典型的呼吸和脉动。

③巴颜喀拉,李白的心头山

诗仙李白有言“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天上”在哪?为何会让李白如此念念不忘?其实这里的“天上”指的就是巴颜喀拉山。巴颜喀拉在蒙古语中是“富饶青色的山”,是古时唐蕃古道,是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清康公路,也是如今的214国道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中国古代称巴颜喀拉山为“小昆仑”,著名古籍《山海经》曾有记载:“昆仑山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出其东北隅,实惟河源。”可见从中国远古时代,人们就已认定巴颜喀拉山(扎曲、约古宗列曲、卡日曲三条河流的汇入地)为黄河的发源地。

云中的巴颜喀拉山脉。曹民锴 摄

巴颜喀拉山地势高寒,气候复杂,但是雨量充沛,山前遍布大小沼泽和湖泊,其中著名者为星宿海、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青海南部重要的草原牧场。这里盛产被人们称之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和举世闻名的藏系绵羊,故有“牦牛的故乡”之称。

公元7世纪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与当时的唐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多次向唐王朝请婚。唐太宗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派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经日月山口、巴颜喀拉山口前往吐蕃首都拉萨。以后,唐朝又遣金城公主入藏,嫁与尺带珠丹(吐蕃王朝第36任赞普)。公主入藏及唐蕃通使都是经由这条线路。古道沿途尚存有唐蕃交往的遗迹,流传着美妙的传说。

④阿尼玛卿,孔雀翎上的雪峰

阿尼玛卿山是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最大的山。其山势磅礴,在280平方千米的大地上耸立着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分布着50多条大大小小的冰川。阿尼玛卿山因此得名,藏语翻译后叫“千顶帐篷”,意思是像“几千顶帐篷一样”的冰川,仿佛是藏族同胞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格萨尔王的驻军场,是藏民心中的神山之一。

公元1775年,乾隆皇帝发动了史称“十全武功”的十次战役,平定边疆和台湾,远征缅甸、安南。但是黄河泛滥成灾,他就派人不远万里到阿尼玛卿雪山地区祭告河神,望祭雪山,还让西宁办事大臣每年拨款祭祀山神。之后就有了延续至今的祭山习俗。

1926年,以美国《国家地理》记者身份来中国考察的洛克被阿尼玛卿山的壮美与神秘吸引,成为这里探险的第一位白人。他测算认为阿尼玛卿山以8500米的高度稳居世界最高峰,这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直到1960年,它的真实高度才被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登山队揭开面纱,之后探险者的足迹愈加频繁,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阿尼玛卿雪山上有着巨大而美丽的冰川,约为黄河源区冰川的 90%,而黄河源区的水量占到黄河的40%以上,阿尼玛卿雪山,是黄河成长的真正摇篮。这里呈现着古拙原始的地貌:是大山的王国,山脉交错,雪峰耸立,一座座高峻挺拔的大山托举着这片土地;是众水的家园,河流纵横,湖泊繁多,鄂陵湖、扎陵湖、星宿海等数千湖泊宛若一面面明镜与天空相辉映,水天一色。雪峰之下,可以看到让黄河得以壮大的星宿海地区,众多湖泊连缀在一起,正如孔雀开屏一般美丽,也就有了孔雀翎上的雪峰之称。

⑤可可西里,云巅伊甸

可可西里山是昆仑山脉南支,蒙古语为“美丽的少女”之意,但是在藏语当中,它叫“阿青公加”,意思是荒芜的土地。由于很少有人能真正从它的腹地穿过,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它成了一个谜语,成了中国960万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一片留白。

让可可西里保持荒野本色的是各式各样的“荒野技能”。第一个技能是寒冷,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相比之下,拉萨海拔仅3600余米,高海拔造就可可西里的冰川之景,行走其中,仿佛面对的是一堵堵冰墙,让你置身于南极大陆。当天气转暖,可可西里保持荒野本色的第二项技能也随之产生,即湖沼化(春天温度升高,冰雪融化并流入可可西里的盆地,盆地平坦、排水不畅),由此积水成湖。

可可西里面积2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有7个,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总面积达3825平方千米,相当于600个西湖,是中国甚至世界上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比千湖之省-湖北的湖泊还要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水乡”。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两项技能,可可西里几乎没有人为改造的痕迹,这使其成为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因此这块原始的自然之地成为野生动物的伊甸园。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在这里自由驰骋。

原标题:《【探秘江源】三江源国家公园内5座大山背后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