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开卷|扇边竹刻:刀尖下的笔墨意趣

郭海
2022-08-26 08:4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折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有怀袖雅物之称。而扇骨是折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的两片扇骨,常常是文人雅士与刻竹名家的心血所寄。所谓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明代中叶后兴起的文人竹刻,因藉文人的初尝亲为而自成独艺范式,起点颇高,集诗、书、画、刻千一体,器物类型又多为书画家和文人的案头必备,一经亮相便广受推崇。赵之谦曾作扇铭:“竹上字少纸上字多,多者易毁少者不磨,我写之。”

拾阙斋主人郭海因雅趣嗜好使然,好古笃物,始从兴起积藏秉习,日积月累,辑为《竹人漫录》(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本书集近代以来四十家刻竹名家的扇边竹刻作品而漫录之,扇刻题材含金石文字、人物、花鸟、山水等。同时本书还以扇边竹刻介绍为主线,将涉及竹刻家的相关艺事作了一些考证以期对喜欢扇文化和竹文化的人有所裨益。

澎湃新闻经授权,选取《竹人漫录》中“扇边竹刻琐议”一节,让读者一窥窄窄竹片上的风雅。

折扇素有怀袖雅物之称

折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有怀袖雅物之称。一把好的带刻工的成扇,应该讲要具备以下几个要件:一是扇面制作要好,二是扇面书画要好,三是扇骨制作要好,四是扇骨刻工要好,五是扇面扇骨装配要好。这五个方面的每一方面都可以写成专文,而本文在这里仅结合前辈们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从“赏”“鉴”“藏”“养”四个方面来重点谈谈扇边竹刻问题:

扇面、扇骨皆要好

谈谈扇边竹刻的“赏”,也即对扇刻作品我们应该如何去“品”、去“欣赏”,分清好与坏,雅与俗。赵之谦曾作扇铭:“竹上字少纸上字多,多者易毁少者不磨,我写之。”小小的两片扇骨,常常是文人雅士与刻竹名家的心血所寄。我们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扇骨狭长上宽下窄

扇边竹刻的构图

扇边竹刻的构图要合理。扇骨狭长上宽下窄,竹刻篇幅局促,因而竹人制器必须苦心经营构图。构图不管疏密必须要明画理,要状物取形,因材施之,要加倍致意于 “画外有画之法”。物象未形于笔墨,而观者竟见之于想象之中,感之于视觉之内。一览无余即是俗,耐人寻味即是雅。一件成功的扇骨竹刻作品必定用“画外有画”之法方得雅致。画外有画,蕴藉含蓄,容人想象,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构图“繁”,则要给人以浑厚华滋之感。 构图“简”,则要给人以“疏、幽、淡、远”之致,古人云“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

金西厓先生作品

扇边竹刻的书画摹刻

扇边竹刻的书面摹刻要传神。扇边竹刻书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刻者在扇边自书自面自刻,二是刻者与书画家合作由书画家写稿于扇边而刻之,三是刻者摹写他人书画稿于扇边而刻之。但是不管何种情况,摹刻书画均要力求以刀痕表现书面之笔墨。以能否传书画之神为要,要刻出书画的笔情墨趣。如借刻迹之深浅毛光,以逼肖用墨之浓淡干湿。竹刻书画如是请书画家为之,要使人一望而知某家之作品。同时要明了刻字难于刻面。金西厓先生从刻竹实践体会到“世人每谓刻书易而刻画难,实则刻书难于刻画,何止倍蓰。刻画稍有舛误,尚可修补掩饰。刻书则必须全神贯注,不容有一刀走失也”。

林介候刻自画山水

 

金东溪刻仕女

扇刻如有图章,当用印章之篆法刻之,使印文与真图章无昇。印章如是阳文,印内地子与其周围地子以有差别为佳,如此方醒目跳脱,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

扇刻上的图章

要明了书画艺术与雕刻艺术之区别。书画艺术与雕刻艺术虽属同根同源,但毕竟又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两种艺术门类,笔是软的,刀是硬的,笔有笔味,刀有刀味,两种艺术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国书画是用笔墨挥洒驰骋于宣纸上,以水墨淋溶、富有变化、充满生机的色块与线条组合来表达书画家的情趣意味的艺术。用刻刀把它表现在竹片上,达到刀笔转化,刀笔统一,刀笔融合,既含笔意又有刀味的艺术效果,这需要刻家的艺术再创造。

徐孝穆刻谢之光画荷花

扇边竹刻的运刀

扇边竹刻的运刀要适宜、得当。运刀要点在于能否表现所刻内容。要知巧拙,要能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泽古,合乎天趣。要明阴阳,做到阴阳坳突,勾勒皴擦,心手相得,刀法因笔法而生,笔法因刀法而神,运刀如用笔也!

 李卓云刻江寒汀画荷花

扇边竹刻的金石摹古

用刀将甲骨书契、古泉钱范、汉镜秦权等摹刻于扇边,宛如拓本,为扇边竹刻题材之一种。金西厓先生讲 “欲求神采,全在逼真。金文虽用刀镂,须一望而有范铸意趣。其棱角残缺,或系损伤,或由侵蚀,锈花斑驳,或分层积起,或片片剥落,咸求毫发不爽,一一可辨。此全在薄地阳文上致力,如虫蚀木,自然成文,绝无雕琢气方好”。

谭一民刻金石

关于在扇骨上摹刻金石,著名竹刻家周玉菁先生曾从刻竹实践角度,深有体会讲道“在扇骨上刻篆隶阳文整篇是最为精工的一种。此等精品,作者一生中只能完成几件,有的只有一二件,因为从事这项工艺的人,年轻时虽精力充沛,目力锐敏,往往功力不够,待到功力到家,目力将衰退,须在精力、目力、功力互盛之时,环境安适兴高之际,专心致志方能刻出此等精湛的作品”。

总之,扇边竹刻金石摹吉作品要既有金石韵味又有书卷气息方为上品。

 谭一民刻齐侯罍铭文

特殊材质的扇边雕刻

特殊材质的扇边雕刻要合乎天趣。天造奇材,人付以情,要以少少许来胜多多许。如湘妃竹的扇边雕刻作品,有一种俗称湘妃巧雕(注:也叫“湘竹补花”)的,金西厓先生曾言道:“湘妃竹有留斑刻地之法,借其斑点,作为花萼,宛如笔墨染成,是天然水墨与人工镌镂之合作画也。惟竹斑天生,疏密浓淡,宁随人意?必待刻者熟睹深思,看出如何用枝叶穿缀掩映,构成画本,使斑点又似为我而设,岂非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耶?”

张志鱼刻《湘竹补花》

谈谈扇边竹刻的“鉴”,也即对扇刻作品我们应该怎样去辨别“真”与“伪”。一般来讲扇刻伪作均为受经济利益驱使而作,主要有“臆造”和“老刻加款”两种表现形式。辨别真伪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要注意收集扇刻作者的相关资料并加强学习。搞清楚扇刻作品的时代风格及扇刻作者的个人雕刻特点和运刀习惯等;二要多看实物。主要是去博物馆看展览,去拍卖会看预展,去市场看商品;三要多听多问。主要是向有经验的藏家、行家讨教学习,多问几个为什么;四要综合运用好文献资料、影像资料、拓片资料,学会类比与互证。通过确立标准件来进行比对和互证,从而辨别出真伪;五要学会运用好辩证法。尤其在碰到疑难问题不能决断时更要辩证地去分析问题。

谈谈扇边竹刻的 “藏”,也即怎样选择收藏扇刻作品。收藏扇刻作品如果财力允许,那不妨兼收并蓄,反之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惯,将扇刻作品进行分类,来选择主题收藏。可以按题材,如:人物、山水、花鸟、金石文字等选择一种来收藏。可以就扇刻作者来选择一家或几家的作品收藏。也可以按雕刻技法,如:阴刻、阳刻、留青等选择一种来收藏。还可以按扇刻作者的籍贯地域,如:海派、北派、浙派、吴门派等选择一种来收藏。更进一步还可以细分,比如人物可分为:高士、仕女、童子等选择一种来收藏。

金西厓刻的薄如蝉翼

总之,玩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在收藏扇刻作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精品意识,最好所收藏扇刻作品能做到“真、精、新”。

二要做到每收一把扇刻作品都有“亮点”。对于欣赏来说就是要有看点,对于买卖来说就是要有买点与卖点。举个例子,同样刻钱币文竹扇骨,但各有特点。

三要明了扇刻作品的定价。一般来讲物以稀为贵,大名头作品价格要高于小名头作品价格。同一题材以扇刻精品为贵。不同题材的精品又以摹刻金石作品为贵,这方面可以当时刻件的润格为证。同时要因扇子的品相、造型、保存状况之不同而做好价格上的加减法。

余仲嘉润格

谈谈扇边竹刻的“养”,也即扇刻作品的保养问题。最基本的要从防霉、防蛀、防裂等来做好保养工作。其次,平时我们使用把玩扇子时要明白:“佳刻箑边,不可汗污油渍,尤不可常以手指摩挲,否则刻画刓而妙迹毀矣。”竹刻家潘行庸先生曾讲过一个小故事:“从前,嘉定城里有个有钱的人,他得到了清代嘉定著名书画家兼竹刻家周芷岩的两件作品,得意极了,用一块鹿皮朝摩夕擦,想把它弄得更光润些。有一天,他邀我去看这两件作品,把我弄得哭笑不得,原来,他把作品上的刀锋都摩掉了(注:妙迹毁矣!)。”

 张石友刻的雅秀内敛

总的来说,对于扇边竹刻的鉴赏收藏我们不妨多体会体会白文贵先生在《蕉窗话扇》申所讲:“镌刻箑边,要以金石、书画为尚,奏刀时须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间,心所欲,刀适成之,充分表现内心之美蕴。有时割切痕迹宛然,不事琢磨,恐掩其韵。盖觚棱愈露,愈显刀工。层次虽报繁复,似未见其用力。刻划有时简略,亦不感空疏,虽出妙手,似本天成。其趣在神,隽永在味,此固属于运刀之事。至于缩刻鼎彝款识、 瓦当货泉、旧拓墨迹,尤贵乎神气丝毫不走,此又关乎博雅矣。作者工书善画,自不待言,偶镌旧作,或咏新什,益增韵致,冶金石、书画、文学、艺术于一炉,始称登峰造极。然悬的以求,愁难多觏。

 支慈厂刻的立体感强烈

若夫市肆竹工作品,纵极精工,难脱市气,摹拟翻刻,韵味索然。且奏刀既竟,崚嶒毛吐,必假磨砺,始掩其疵。疵既掩,而刻划刓矣。然会计工资,须求易售,不得不尔,此艺术品与匠作品之所以不同也。是故扇骨以刻竹者为最雅驯,若出自士大夫手笔者,益佳。”以上白文贵先生的经验之谈,用心体会并加强实践,有志于扇刻作品集藏者定能窥得门径,登堂入室,终有所成!

《竹人漫录》

 

    责任编辑:徐明徽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