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最终要靠温柔的人”

2022-08-25 18: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看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

前段时间,剑拔弩张的舆论场上出现了一篇平静恳切的文章,引发的关注不大,但读者都挺受触动。作者是胡少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教授。

在文章中,他描述了和学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

5月底一个同学的作业迟交了两三天,发信来说了许多惭愧、抱歉、对不起,一副诚惶诚恐紧张的样子。我简单给她回复了一句话:

××,你好,作业迟一点交没事,请勿在意。

没想到接着又收到一封她的来信,是半夜3点发来的,开头这样写:

胡老师:您好!也许听起来会有些离奇,但我确实是看哭了。有一种很温和的力量来自您的邮件,我由衷感动于得到原谅。这真的是在很郁闷很崩溃的复习周中,我听到的最柔和的鼓励!……

在他看来,学生因为某些原因违反了规则,从程序上讲,给出警告甚至扣分,都没有问题,但这样做除了让对方感到恐惧和压力,感到老师的权威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原谅不代表对学生无原则的纵容,而是在特殊情况下,充分理解和体谅他人的处境。

他没想到,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一点宽容的空间,竟能引起学生如许大的情绪波澜,可见平时的生活状态是多么紧绷了。

规则和系统压倒性地统治着生活,也格式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受,他也并不陌生。所以,他在文章中强调了一种柔和的力量——尊重个体,善待他人,关注系统背后人本身的境遇。

这只是一些朴素的道理,在当下却显得如此稀缺和珍贵。

在系统性的力量面前,柔和往往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总认为足够坚硬的东西才能保障秩序和安全,但就像任何安全措施之中,缓冲装置都是必不可缺的一样,柔和的力量同样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保护。

它给了人们心灵的缓冲空间,让我们得以在冷硬的规则和限制之下,更有弹性地生活。

那篇文章的最后,他写了自己在课堂上的经历:

在本学期课程结束时我告诉同学,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宣扬一种柔和的力量。所有好的文学都在教育人们要爱人,爱个体,尊重每种特殊性和丰富性,同情弱者,反抗对人进行异化的机制。学了文学,应该善待身边的人,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对陌生人,都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掌握了某种权力,同样不要忘记这柔和的力量。

在坚硬的系统和规则背后还有人道主义,还有对自己同类的爱,有对每个个体幸福感的珍视。个体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只有个体的幸福感充盈,社会才真正成为健康的社会。——这不过是一些基本常识,我只是没想到在21世纪20年代的课堂上,还在重弹这样的老调,并且有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为此红了眼圈。

倡导像柔和这样重要但常常被忽视的价值,帮助人成为更加柔软、丰富、健康的人,或许也是人文学科的价值之一。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和胡少卿聊了聊柔和的意义,文学的作用,以及人应该如何建设自己。

“很多时候,我也仅仅只是一个独善其身者而已,并没有任何道德优势,对他人提出什么要求。但在现实允许的范围内,我还是希望,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可能会对他人、对社会有良性影响的事情。”

01.

柔和,

一种常被牺牲,但不可缺少的力量

看理想:为什么您对这位学生的回复感触这么深?

胡少卿:为学生如此紧绷的心弦感到痛心,同时也有一点感同身受。我也有面对一种庞然大物时的恐惧,有一种压力,感到自己可能会被很苛刻地对待,会不被怜悯地被一种粗率的规则所裁剪,而没有人会有耐心或权限去考虑具体、细微的各种不同。

看理想:您为什么觉得柔和的力量很重要?

胡少卿:从人格修为、行为方式来说,柔和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性。而我在文章里所说的“柔和的力量”,强调的是如何在坚硬的规则、系统面前去善待、呵护个体,保护个体对于生活的期待和对于幸福感的需求。

柔和的力量在社会治理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水分,滋养万物,也是润滑剂,使社会运转得舒适、善良。

系统性地向个体释放善意,多采取人性化的举措,是柔和的力量的题中应有之义。我注意到这段时间北京的许多街心公园在拆除围栏,让绿荫和行人之间不再不必要地隔着栅栏,这是对市民素质的信任,也是打破条块分割的善意。我在心里非常感谢推动这项工作的人,因为我以前就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不收费的公园要围着铁栏杆,这些铁栏杆的花费如果用于多提供休憩设施是不是更好。

日常生活中,一个善意的举止、一个微笑、一声问候,有时可能会阻挡一桩自杀,一次恶性事件,因为它能让绝望者觉得自己仍然被同类所接纳、所尊重。微小善意的释放可能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但可以稍微缓和一下紧张感。

看理想:但您在文章里也提到,柔和的力量常常是最容易被牺牲掉的,要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胡少卿:柔和是很难的,在丛林法则之下,柔和甚至常常被当成了好欺负。有读者留言说,他现在的工作环境根本不允许他柔和;也有同学提醒我:你能柔和,还不是因为你是老师,掌握了权力。

我非常理解这种感受,现在谈柔和有点奢侈。柔和是和从容相关的,而今天,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这种从容都很稀缺。我们只能力所能及地去做,能做多少算多少。

但“柔和”的理念本身是应该被传递的。我的文章发布后,有一个做老师的朋友给我发消息,反思说以前对学生太严厉有些不应该,以后得改一改。也有不少读者留言说,他们看文章的时候哭了,这说明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一点冲击,那在日后的行为方式上,他们可能就会给柔和留下一席之地。

去写、去说、去提倡、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每个个体总是可以尽一点点微薄之力的。

02.

当我们去看海,就已经在诗意状态中了

看理想:近些年,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因为人们的生活出现了许多问题,而这些学科的理论可以给许多问题以解释。文学能够或者需要解答人的现实困惑吗?

胡少卿:当然,这是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文学需要去回应现实关切。许多人之所以读文学,是因为他觉得能从中获得心灵的疏解。文学不提供理论、概念,它提供场景、提供意象、提供对话和情节,用一种感性的方式,告诉读者应该怎么生活,怎么缓解焦虑。

举个例子,这两年很受关注的一位年轻作家陈春成,他的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被很多年轻人喜爱。这本书流行是有原因的,它的内容看起来幽僻,却有着极强烈的时代关怀。

我在课上跟学生一起讨论了其中的一篇《竹峰寺》。这篇小说很安静,它跟时代有什么关系?它其实是告诉读者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怎么去找到内心的安宁。

主人公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生活漂泊不定,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真实状态,他在竹峰寺居住的那些天里,沉思默想,有时躲到一个埋在地下的瓮里去,好像跟自己进行了一次安静的对话。小说的场景、语言都很沉静,故事也很沉静,给人一种有根的感觉,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安定的自我疗愈的力量。

书中还有小说集的同名小说《夜晚的潜水艇》,课上一个大一同学说:我依靠它捱过高三。小说写一个高中生如何在升学的重压之下坐在房子里幻想。

尽管现实的压力很大,但仍然可以在想象中虚构一艘潜水艇,指挥它去解救另一艘真实的被珊瑚礁卡住的潜水艇。这其实映照了许多人的生活状态,有很强的心理疏导作用在里面。

陈春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如此深地楔入到我们的现实情境之中。当然,他的写作仍然有许多不自然的地方,有许多学徒的痕迹,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包括作家本人的生活选择,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他选择在家乡省份的植物园做一份“钱少事不多”的工作,利用空闲时间写小说,在一个带有同仁性质的网站上发布,赢得关注。这是一个经典的人如何深化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借之超越现实的成功例子。也可以说,陈春成的经历是一个励志故事。

看理想:作为诗歌的研究者和创作者,您如何看待诗歌的边缘化?

胡少卿:这是一个文化多元社会里的正常现象,现在人们获得精神享受的途径太多了,并不一定非得读诗歌。拿食物来打比方,好的诗歌像是烈酒,它纯粹、高度浓缩,能剧烈地作用于人的神经,引起人情感上的波动。生活中好喝烈酒的人本来也只是一部分。

我一直主张要很开阔地理解诗歌。尽管人们可能不读诗,但人们离不开诗意状态。当我们去看大海、去看日出日落、去品味美的瞬间、去K歌的时候,就已经处在一种诗意状态之中。

诗歌在现实中的存在,像金字塔形状,底部是很宽阔的,流行歌、朋友圈的分行感慨、大众化诗人等构成了金字塔的底部,金字塔的顶部则是纯文学意义上的好诗。

我说过“诗歌是最易获取的奢侈品”,要领受这种奢侈品的好处,需要的不是一个人物质的富裕程度,而是一个人精神的富裕程度。当读者有足够充分的精神准备时,就能领受到经典诗歌带来的巨大快感。

03.

人能把自己建造完工,就是很大的成就了

看理想:您在大学里,获得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胡少卿:我在北京西北角度过了长达十一年的大学时光。现在回想,真的如同海明威评价巴黎生活一样,这是“一席流动的盛宴”。那是流光溢彩的迷惘、求知、恋爱、交友、搞文学社的日子。

这种自由不羁的生命形态,是在两句格言的照耀之下进行的,一句是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一句是矗立在清华校园的陈寅恪碑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两句话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在大学里遇到的许多老师,都用自己的行动身体力行地阐释了这种精神。人应该独立思考,应该具备怀疑、批判的精神,任何一种观点如果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咀嚼,不要去轻信。这可能是我在大学教育中的最大收获。

看理想:那您希望您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什么?

胡少卿:观点是课堂上的黄金,我在课上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会尽可能去肯定他们的观点,让他们理解发表自己的独立意见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文学尤其是一个有利于建构多样性和开放性的领域,它绝对反对标准答案。有时候我们读一首诗,可能会在课堂上收获十几种解读路径,我在同学的解读中也能获益。

我教过的学生,最早一拨也就三十多岁,可能还处在事业的起步阶段,有各种各样的遭遇。其中许多人已经很好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心已经比较安定,他们在充满活力和弹性地活着,有自己的生活主张与人生哲学,是独立、理性、成熟的个体,这就很好了。

人的成长就像是搭建一幢建筑物。把自己建造完工,使这幢建筑物可以抵抗风雨,就是一种很好的状态。我看到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建造,能够在其中安居,我觉得这已经是一种成就。

大学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为这幢建筑物准备材料,乃至施工的时间。毕业之后你通过若干年的历练,最终把这幢建筑完成,人生就开始有一种相对的稳定和从容。

看理想:您在《椅子》一文里提到,从自己的“鸡娃”焦虑,感受到城市里不同年龄层人群焦虑的剧烈和可怕程度,不敢设想如果自己是今天的大学生,还能否保持心理健康。那在环境很难被改变的情况下,想给大学生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去应对焦虑或迷茫感?

胡少卿:我一直跟同学说,要通过强劲而主动的读书、思考、实践,去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当你为心灵搭建的空间足够宽广深邃,心灵就可以在其中自在优游,就好比无论黑夜如何浓重,你总有一盏温暖、平静的台灯。

尽可能专注地去做一件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可能也有利于抵抗焦虑和迷茫。一次我在乒乓球培训班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乒乓球教练们在下班之后,又一起打起乒乓球来。这时打乒乓不再是职业、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生命意志。他们打球时的专注让人感到生命的宁静和平和。

爱好也会推动你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出于兴趣结成的带有纯粹感的小团体很重要,能给人提供支撑,让你感到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还有人有类似的困惑、类似的价值观。撇开大环境,个体还是有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适宜生活的小气候的。

2020年,胡少卿出版了一本诗集,收录了他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创作的诗歌,诗集的名字叫《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他在后记里这样解释:

“诗人顾城喜欢说,人活一口气。这里的气,说的不是呼吸,而是‘心气’,某种保持高傲和倔强的本能。世界纵然有钢铁机器的质地,但我们必须有这样的骄傲,维护心尖的一厘清洁和柔软。我试图在诗歌中保存的,就是这微弱但不可摧毁的力量。……

‘忆君清泪如铅水’,生是沉重的,但我们总得保存一些东西,并确保它们没有丢失——‘一片冰心在玉壶’。”

采访中再次提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又补充:“人应该维护自己人之为人的高贵感,它会给你建立一种生活的根基,让你觉得人生值得一过。”

努力在世俗层面活着,同时保留一点“清洁和柔软”,可能也没有那么难做到。

采写:Purple

监制:猫爷

配图:《编舟记》《帕特森》《横道世之介》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