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六届“左英护理奖”揭晓,32名护理工作者获奖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实习生 谢楠
2022-08-25 19:1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作为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护理界最高荣誉奖,由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等主办的第六届“左英护理奖”评选活动于8月25日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这一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本届有17名护理工作者荣获“左英护理奖”,15人获提名奖。

2022年8月25日,第六届“左英护理奖”评选活动揭晓。主办方 供图

以“左英”同志的名字命名的护理奖,具有特殊意义。左英是一位老红军战士,一生奋斗在医学战线,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她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致力于卫生事业发展。左英逝世后,按其遗愿将省吃俭用的毕生积蓄以及家属共同捐资的200万元人民币捐出,专门设立了“左英护理专项基金”,2021年,左英的外孙又为基金追加了100万元人民币,用于表彰、奖励上海卫生系统优秀护理工作者。

本届“左英护理奖”的评选工作得到了上海卫生系统各个单位的高度重视,经过层层推荐和遴选,共有75人上报评选办公室。在这75名候选人中,年龄最长的59岁,最小的35岁;博士4人,博士后1人,硕士11人,大学本科55人,大专1人。获奖名单最终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投票产生。

在这些获奖者中,有工作在护理一线岗位的普通护士、护士长,也有统领各科护士以及在护理管理上获得优异成绩的护理部主任,她们用爱心和智慧诠释了“左英”精神,是护理界的楷模。

在颁奖会上,有2名获奖代表发言。其中一名是获得了43项专利授权,其中41项为实用新型专利,多项专利已在临床试用的华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助理黄莺,另一名是夜以继日坚守在抗疫一线,带领16名护士连续工作12个小时,转运香港抵沪旅客470余人的徐汇区大华医院护理部主任杨雅。

虽然无法一一列举获奖者的事迹,但是“心忧天下、心系群众”的左英精神,在护理队伍中得到发扬光大——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长段怡,具备过硬的新生儿PICC穿刺技术,每年穿刺人数达300余人,维护达800余次。她牵头打造了良好的早产救治平台,成功救治23周仅480克的超早早产儿,医院新生儿死亡率由2014年的6.6‰下降至2021的3.8‰,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李海燕,临危受命担任院新冠肺炎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圆满完成高度疑似新冠重症患者和海外执行任务人员突发急性胸痛后转运至医院隔离特护工作。

浦东新区护理领军人才、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护理部第一主任王艳梅,在危重症、慢病护理方面有较高学术造诣。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上海市等各级课题16项,获上海市护理工作改进成果奖3项、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专利25项。

夜以继日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徐汇区大华医院护理部主任杨雅,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勇挑重担,闻令而动,无畏地站在疫情防控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2022年3月,她带领16名护士连续工作12个小时转运香港抵沪旅客470余人,分别于3月27日、4月2日带领62名护士奔赴两家医疗机构,全面接管护理工作,面对34名气管切开、有创呼吸机患者和119位无法交流的精神病人,指导团队历时28天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救援任务。

第六届“左英护理奖”有17名护理工作者荣获“左英护理奖”。

第六届“左英护理奖”有15名护理工作者获提名奖。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