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果19岁那年,我没放弃读大学

2022-08-26 18: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采访撰文/泓泓

如果没有考上好的大学,人生就会变得不完整吗?这里是仙林说观察者,今天我们来记述一位高中毕业,就进入社会打拼的男孩的故事。

主人公是来自安徽的锡安,这个夏天他刚刚过完23岁生日。当天,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来南京4年了”。

时间回到4年前,锡安高考结束,放弃了去合肥一所专科学校读书的机会,选择一个人来到了南京,开始了自己的大城市体验课。出走家乡,他想见证大城市的繁华,更想为自己的选择争一口气。

租房、找工作、进修,锡安渐渐融入这座城市,也有了存款,开始为自己的家人和未来打算。原本一切都还算顺利,可今的一次变动将他的计划彻底打乱。失业后,锡安找工作不断碰壁,一直在商场精品零售门店做销售的他无奈选择了在一家便利店打零工。

“同龄人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我总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拿得出来可以结业的”,“如果9月还找不到工作,我就回老家”。

“但我就是不服气”,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锡安还没有放弃寻找到自己的出路。

一、“寒冬”凛冽

3点15分,锡安用水龙头冲湿了自己的头发。等吹风机吹干,他用发蜡熟练地抓了一个前刺发型。头发整理完毕,便在衣柜里拿出了昨晚准备好的休闲西装,换上了一双干净白色运动鞋,品牌的菱形花纹镶嵌在鞋面上,这是锡安最贵的一双鞋。

3点25分,他走到镜子前,简单的修了下眉毛,用粉底遮住了黑眼圈。整理完毕后,锡安对着镜子长舒了一口气,出门了。

4点的时候,锡安来到了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德基商场,等待一家精品服饰品牌销售岗位的面试。 

从今年3月份开始,锡安就开始在招聘软件上投递简历。到现在,已经马上快5个月了,锡安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销售工作还不好找吗”,这是他之前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锡安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羽绒服轻奢品牌做销售,这份工作的劳动合同只签到今年2月底,虽然是短期合同,但是待遇比之前的那份工作要好些,招聘方也答应会有晋升为正式员工的机会。锡安很快就从上一家单位离职,来到了这家羽绒服品牌。

由于下半年是羽绒服的销售旺季,锡安的收入提成很是乐观。年底的时候,他发现一同进来的两个大姐姐开始默默地找工作了。他不是很理解,“销售的工作还不好找吗,还有两个月的合同期呢”。

其中一个大姐告诉他,今年很多品牌都停止招聘了,要早做打算。

这波“寒冬”,确实比他料想的还要凛冽。

合同期马上结束的时候,品牌方还没有放出转正的机会。锡安托朋友打听了上海总公司,得到的消息让他很失望:由于当下情况反复多变,集团暂时停止了转正的岗位应聘。

合同到期,锡安有点措手不及。

今年春天,往年“金三银四”的招聘旺季没有出现。锡安一周都没有收到一个面试通知,而且4月份的时候,南京疫情严峻,很多品牌的岗位停止招聘。

“那段时间,我整天憋在家里。存款花得差不多了,也不敢乱买东西。每天一顿便利店的饭团,然后剩下的一顿自己做。”

也是在附近的便利店买饭团的时候,锡安看到了店里的招聘信息:招兼职,每小时17.5元。

锡安不敢相信,“一天只有140块钱!还没人和你聊天,真的很无聊。”上一份在新街口的工作,不算提成,锡安每天的工资是这个的2倍。但是,存款见底,锡安也不得不先接下这份工作。

南京春天的清晨温度很低,锡安要6点就出门,他笑自己“起得比鸡还早,冻得和狗一样。”

“最起码可以缓解房租的压力”,去便利店打工,是锡安的无奈之举。

二、我要去体验大城市的繁华

19岁那年,锡安放弃了读书的机会,离开老家安徽宿州,来到了南京。他决心离开家的理由很简单:去体验大城市的繁华。

有“亚洲第一商圈”之称的南京新街口,高楼大厦林立,以孙中山的雕像为标志,周围被众多商业广场簇拥,德基、新百、中央、金鹰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打造了江苏最繁华的商业区。

与家乡的白墙青瓦不同,这里更多的是耀眼的玻璃幕墙。抬头望不到屋檐的大厦,虽然挡住了远眺的视线,却填补了锡安对繁华的向往。

其中一年营业额可达上百亿的购物中心—德基广场,位于这块繁华之地的C位,每天吸引着大量来自江浙皖的消费人群涌入,锡安的第一份工就在德基的一家精品品牌门店做仓管。

“一个腰带要几千块,还不断有人买,这是我对大城市的初印象。”冲击不仅仅是来自于奢侈品的消费,锡安的薪水是4700元一个月,房租每个月是980元,日常中午吃饭要超过25元,下午还要和同事消费一杯咖啡,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花100块钱。这样的消费力让锡安受到了冲击。

更多的不习惯接踵而来,什么都不懂的他要每天学习仓管和销售知识,同事都是大他10岁有余的哥哥姐姐,交流起来也会出现偏差。刚上班的时候,他每天晚上都会偷偷哭。

“那个房间只有一张一米五的小床,角落一个移动衣柜,我是房间最大的东西,也是唯一发出声音的活物”,锡安说,“那间小房间最常听到的声音是我的哭声”。

当初,家里不放心他一个人离家,爸爸妈妈和姑姑以及表姐表妹一行6个人专门送他来的南京。这对锡安来说,也成了一种无形的动力。既然大张旗鼓地来了,就要忍着扛下去。

三、作为新市民

得知第一份工作没有转正的机会的时候,锡安开始为自己下一份工作做打算。在精品零售品牌店几个月的工作经历,为他加分不少,他很顺利地通过了另一家零售品牌的销售面试。这次面试让他有了对自己的认可,“店长对我很满意,我有点出乎意料”。这份工作属于正式工,有不错的五险一金,基本工资也可观。

锡安在门店上岗第一周就有顾客了,是一款千元的男士钱包。“虽然不算贵,但是我包起来递给客户的时候,那个当下真的超级满足”,锡安说,“我第一次感觉被这个城市接纳”。

2020年年底,锡安又换了一次工作。一年的销售经历,让他有了一些忠诚的客户。在南京的这两年,身边的朋友也逐渐多了起来。

他有了自己的存款,虽然不多,但是可以寄给家里,过节都会给老人红包。锡安说姥姥家有11个外孙,他是第一个给姥姥红包的。对于南京,锡安也不再陌生。他知道哪里的咖啡最好喝,哪家餐厅的菜最地道。

现在,他可以花600块钱请朋友吃顿火锅,也舍得给自己买3000块的鞋子。锡安成为了南京“新市民”的典型代表—外地来南京打拼,依靠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工作后的第三个月,锡安用自己攒的钱报名了一个本科函授教育。他说,虽然没后悔放弃读大学,但是会觉得人生没有读过大学就“差一点事”。

今年,锡安“差一点事”的大学已经顺利毕业。但是,曾经让他引以为傲的工作,却比以往差了一大截。

四、我就是不服

“回去等消息吧”,下午4点的面试依旧是熟悉的答复。

从4月份开始,锡安一边兼职,一边找工作。但是整个春天,他都没有几个面试。沉寂的春季招聘季过去后,江苏省发布了“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等助企纾困政策来盘活市场、刺激就业。从7月份开始,锡安也发现岗位确实比春天要多了,“虽然还没有合适的岗位,但是每周都有面试,也不至于没希望”。

对于工作岗位,锡安也降低了自己的需求。“之前我面试大品牌,都很轻松的一次过了。现在面试很多快消品,二面后就让我再等等”,锡安不再执着于高端大品牌的销售岗,一些快消品的销售也成了他投递的目标。

如果不算在便利店做兼职工,锡安失业已经快5个月。这几个月经历的困难,让锡安感受到了成长的答卷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前几天,锡安过了自己23岁的生日,他在朋友圈感叹“来南京4年了”。4年,许多同龄人在这个夏天刚刚拿到了大学的毕业证书。现在,他们拿着自己的大学文凭、学业成绩单、获奖证书、实习证明等一沓资料,也一同卷入了求职的浪潮里。

与毕业生相比,锡安没有那么出彩的教育履历,在就业市场,这相当于缺少了一块“敲门砖”。想要向上突围,锡安面临着比他们更残酷的竞争法则。

“他们也大学毕业了,我感觉自己现在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来结业的”,锡安说,“但我就是不服!”锡安的底气,来自自己不错的工作经历和业务能力,也来自刚离家时候的那口气,“不上大学,也要混出头”。

1999年出生的锡安,如同南京40℃高温的夏季,有着融化一切的野心。灼热的激情,蒸蒸日上。

7月底,锡安辞去了便利店的工作,准备全力找工作。7月27日,南京人社部门发出消息,计划在8月—10月3个月时间里,举办线上线下百余场专场招聘会,提供近5万个就业岗位。

这对锡安来说是利好消息,他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一定会在9月前找到新的工作。

“有没有想过自己当初选择去读大学会怎么样?”

“想过,虽然没机会在教室学习。但是这4年下来,社会教会我的也很多。”

(图源网络;应受访者要求,锡安为化名)  

END.

本文编辑:小鱼干

关注“仙林说”公众号,发现更多青春人物故事,或私信投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