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老北京戏楼的变迁与京、昆的兴衰

2022-08-27 21: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陈飞

近日, 重张后的正乙祠戏楼变身北京“会馆有戏”演艺新空间, 成为创新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的一处典范。这座建于康熙六年(公元1712年)的现存北京最古老戏楼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正乙祠戏楼位于现北京西城区前门外西河沿街,在以经营北京烤鸭而闻名的百年老字号餐馆——全聚德和平门店的后身。戏楼为两层卷棚顶纯木结构,雕梁画栋。舞台位于南面正中,台柱上挂有一副楹联:“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为著名文博专家朱家溍先生撰并书。二楼东、西、北三面环绕舞台设楼座,一楼中庭为池座,摆放八仙桌、椅。整座戏楼古香古色,现被鉴定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整体木结构室内剧场,被誉为“中国戏楼的活化石”。

2022年, 修缮一新的北京正乙祠戏楼外景

2022年, 修缮一新的北京正乙祠戏楼外景。

据清同治四年所立《重修正乙祠碑记》,正乙祠始建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为在京的浙江商人集资而建的祠堂,供奉“正一(乙)玄坛元帅”,即财神爷赵公明,目的是“以奉神明、立商约、联商谊、助游燕也。”因集资的浙商多为经营银号者(旧时的金融机构),所以这里又被称为银号会馆。正乙祠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进行扩建,增建了戏楼等建筑。正乙祠戏楼至今年,正好三百一十年。

从清代到民国的二百余年间,正乙祠戏楼的舞台上,不断上演着作为中国戏曲代表的昆曲和京剧。据《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公历一八八一年光绪七年辛巳,本年二月十七日,张文达等团拜假西河沿饯行,会馆正乙祠演堂会,用四喜班底,班主为梅巧玲,戏目如下。二月十七日,正乙祠堂会,不带灯一准午正前开戏,莫误。富贵长春(连桂)、渭水访贤(福盛)、功臣会宴(长山、笑云、芷孙)、太师回朝(宝庆)、辕门射戟(素云)、甘露寺(素云、小八、连奎、周五)、变羊计(赶三、宝芬、多云)、打瓜园(麻德子、四十、八十、如福、顺德)、二进宫(许处、怡云、何九)、送回面(荣仙、麻德子)、长坂坡(菊升、黄三、宝峰、麻德子、沈三元)、盘丝洞(梅巧玲、四十、八十、如福)。”

这里的张文达,是指晚清重臣张之洞的族兄、状元大学士张之万,梅巧玲为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祖父、清末著名花旦演员。所列剧目皆为当时流行剧目,其中既有京剧也有昆曲,演员也都是当时的名角儿。

清末吴焘的《梨园旧话》也佐证了当年正乙祠戏楼的演出盛况:“余友王君镜泉,一日具柬邀在正乙祠观堂会戏。王君在银号经商,盖其同业于是日演剧酬神也。午后一点钟开演,不带灯戏。程长庚演《昭关》,徐小香演《射戟》,卢胜奎演《空城计》,何桂山演《五台会兄》,黄润甫演《取洛阳》,春兰演《祭江》,末出武戏为《五人义》,麻得子饰周文元。本班名伶以次登场,真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应接不暇景象。”程长庚在京剧界被称为“大老板”,可谓京剧的开山之祖,其他几位:徐小香、卢胜奎、何桂山、黄润甫等也是京剧各行当的开创性人物。进入民国以后,在京剧的鼎盛时代,梅兰芳、马连良等京剧大师也都在此登台献艺,可见正乙祠戏楼当年的辉煌。

而在京剧与其它地方戏开始流行的清中期以前,占据戏曲舞台的一直是明代就出现的昆曲。从正乙祠戏楼的规模和形制来看,最初也是为昆曲演出而设计,并不适合演出后来京剧的大戏和武戏。虽然正乙祠戏楼保存完好,依然让人领略到数百年前剧场的概貌,但其一直未作为营业性演出剧场存在,而只是不定期演出一些堂会戏及作为京剧票房的活动地点。这也许就是它至今尚存的原因。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北京更为古老的戏楼,位于北京前门外肉市胡同的广和楼。据考证,广和楼最早建于明代末年,原为浙籍查姓富商的花园戏楼,到清代康熙年间改为茶酒戏园,所以名为查楼。据清乾隆年间按清吴长元所著《宸垣识略》:“查楼在肉市,明巨室查氏所建戏楼,本朝为广和戏园。衖口有小木坊,旧书‘查楼’二字。乾隆庚子毁于火,今重建,书‘广和查楼’。魏之琇《广和楼观剧》诗:‘春明门外市声稠,十丈轻尘扰未休。雅有闲情征鞠部,好偕胜侣上查楼。红裙翠袖江南艳,急管哀丝塞北愁。消遣韶华如短梦,夕阳帘影任勾留。’”

差不多同一时代的戴璐所著《藤阴杂记》引《亚谷丛书》云:“京师戏馆,惟太平园、四宜园最久,其次则查家楼、月明楼,此康熙末年酒园也。查楼木榜尚存,改名广和。余皆改名,大约在前门左右,庆乐、中和,似其故址。自乾隆庚子回禄后,旧园重整,又添茶园三处,而秦腔盛行,有魏长生、陈渼碧之流,悉载吴太初《燕兰小谱》。近又见《瑞云录》以续《燕兰小谱》,皆好事者为之。”

北京广和楼戏园旧照

北京过去像广和楼这样的营业性戏楼,也就是剧场,一般称为戏园,而且多为茶楼或酒楼发展而来。茶酒楼顾名思义,主要以经营茶、酒为主,来此的顾客主要也是为吃茶饮酒,观看戏曲只是附带项目。以广和楼为例,最早的舞台很小,而且座位是一排排纵向舞台排列的长桌和长凳,客人相对而坐,喝茶聊天,一边听戏,或侧头观看表演。后来戏曲在北京逐渐繁荣,地位上升,戏园才改建为以舞台为中心,观众面向舞台的格局。与正乙祠戏楼一样,广和楼最早也是以演出昆曲为主。清初,曾发生过一起因演出昆曲名剧《长生殿》而获罪的事件,其发生地,有一个版本即是广和楼。这见于清况周颐《眉庐丛话》所引《文献征存录》:“洪昉思引赵秋谷之言曰:‘昉思为《长生殿》传奇,非时演于查楼,观者召如云,而言者独劾予;予至考功,一身任之,褫还田里,座客皆得免。昉思亦被逐归。’”这里提到演出地为查楼(广和楼)。

《长生殿》是清初著名戏剧家洪昇所创作的,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传奇的戏剧,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其剧名则来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著名长诗《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而这一名剧也同作者洪昇一样命途多舛。洪昇,字昉思,杭州人。虽出身仕宦之家,但屡试不第,居京20年做太学生,未捞到半点功名,却创作出了这部伟大的戏剧作品。但《长生殿》第一次正式公演正值孝懿皇后忌日,禁止娱乐,便遭人参奏,洪昇及一同观看的50余名官员被治罪。时人有诗感叹:“秋谷才华回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昇回原籍后,穷困潦倒,不到60岁即溺水而亡。

正乙祠戏楼(2001年)

上文提到,清乾、嘉年间,曾在广和楼演出的,除了昆曲还有秦腔,即梆子腔。这实际上便是中国戏曲史上“花雅之争”的开端。昆曲为明嘉靖年间寓居江苏昆山的魏良辅所创新腔——水磨腔,因其细腻婉转,逐渐流行全国,并涌现出一部部以昆腔创作的戏剧作品,令昆曲从明代至清中期一直居于戏曲的主流地位。但昆曲主要是文人士大夫所创作的曲牌体戏曲,表现的内容也多为风花雪月、上流社会男女爱情等,尤其是其唱词典丽训雅,需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才能听懂。而且昆曲的剧目一般较长,有三、四十出之多,一部剧演完,要几天时间,所以并不适合商演。

至清中期,由于“康乾”的太平盛世,各地方戏曲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以秦腔为代表的板腔体戏曲异军突起。著名秦腔艺人魏长生来北京演出后,一时风靡京城,据清一代礼亲王昭梿的《啸亭杂录》:“魏长生,四川金堂人。行三,秦腔之花旦也。甲午夏入都,年已逾三旬外。时京中盛行弋腔,诸士大夫厌其嚣杂,殊乏声色之娱,长生因之变为秦腔。辞虽鄙猥,然其繁音促节,呜呜动人,兼之演诸淫亵之状,皆人所罕见者,故名动京师。凡王公贵位以至词垣粉署,无不倾掷缠头数千百,一时不得识交魏三者,无以为人。”

此后,其它板腔体地方戏曲也纷纷进京献艺,其中就包括京剧的前身——徽调。这些板腔体戏曲多为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唱腔高亢激越,音域广阔,音节变化多端,听之悦耳。唱词和内容也通俗易懂,贴近日常生活。尤其是表演火爆、热烈,给予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虽然为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所不齿,但受众广泛,易于流行。这在《啸亭杂录》中也有记述:“近日有秦腔、宜黄腔,乱弹诸曲名,其词淫亵猥鄙,皆街谈巷议之语,易入市人之耳。又其音靡靡可听,有时可以节忧,故趋附日众。虽屡经明旨禁之,而其调终不能止,亦一时习尚然也。”

这些地方戏曲在北京的发展,必然要与主流的昆曲争锋,并威胁到其主流地位,因此就开始了所谓“花雅之争”。时人把昆曲作为雅部,其它板腔体戏曲统称为花部。而花雅之争的结果,是昆曲逐渐显露颓势,最终败下阵来。徽调经过几代艺人的努力创新,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程长庚等人,广泛吸收其它曲种的精华,形成了皮黄戏(京剧原名),并得到满清宫廷与显贵的青睐。至清末,京剧已后来居上,昆曲只得靠与之同台演出来维持,即便如此,一听下一出唱昆曲,观众便哄然散去,或者找地方方便。因此,时人便送了昆曲一个雅号“车前子”,车前子是一味中药,谓有利尿之功效。此后,正如《清稗类钞》所言:“昆弋诸腔,已无演者,即偶演,亦听者寥寥矣。”

清末民初是广和楼的极盛时期,堪称京剧艺术家“摇篮”的富连成科班以此作为主要演出场地,观众如云,盛况空前,令这个小小的舞台成就了一大批京剧的名角、大师。与这样一座舞台相称的是,在戏台两侧醒目的台柱上挂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上联是“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出,漫道逢场作戏”;下联是“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叫拍案惊奇”。

此联传为曾做过清逊帝溥仪的老师、同治年状元陆润庠所撰,不仅对仗工稳、文字浅近精炼,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更为难得的是,它高度概括了中国戏曲的文化价值与表现内容,与前面提到的正乙祠戏楼的那副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副对联精准定位了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内容形式与功能作用,即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说“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以此抒发爱恨情仇、评判是非曲直,给人以“忠孝节义”的教化。演绎的是悲欢离合,带给观众的是抑扬褒贬。

2022年, 修缮一新的北京正乙祠戏楼

这座戏园历经数百年风雨,上演过这数百年间曾在北京流行过的各类戏曲,最终,随着京剧的江河日下,也逐渐走向衰亡。上世纪60年代还以“样板戏”形式活跃于舞台的京剧,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受到其它表演艺术的无情冲击。京剧观众严重流失,戏院门可罗雀,大量院团解散,演员改行,演出市场一片萧条。广和楼也为生存而不断挣扎,上世纪80年代后,这里曾改放电影、录像,作过交谊舞厅、游戏厅等。而最终,这座承载过中国戏曲数百年辉煌历史的古戏楼,还是在新世纪之初的前门地区改造中被彻底拆除。

在提倡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今天,许多有识之士开始重拾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一些年轻人对昆曲等传统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戏曲也开始赢得了一批新的观众。但愿,北昆在正乙祠戏楼的成功演出能成为中国传统戏曲振兴的一个新的开端。

(本文作者系文化学者、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