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凡荣出任中国中化董事长 宁高宁卸任,国资国企人事动态一览

2022-08-29 17: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国资国企发生多则人事变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事变动详情,一起来看!

李凡荣出任中国中化董事长

宁高宁卸任

中国中化官网消息,8月26日上午,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调整的决定:李凡荣同志任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免去宁高宁同志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李凡荣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现长江大学)采油工程专业,在石油石化行业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曾先后在中海油、国家能源局、中石油等任职。2021年4月,李凡荣出任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中国中化是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21年5月8日正式揭牌成立,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员工22万人。业务范围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石油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八大领域,是全球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化工企业。截至2021年底,中国中化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位列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31位,化学品行业榜单第一位。

雷凡培卸任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 盛纪纲任中国船舶董事长

中国船舶集团与中国船舶双双换帅。

8月18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600150.SH)发布选举董事长的公告,选举盛纪纲担任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届满。

此外,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方面获悉,近期雷凡培卸任中国船舶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目前集团空缺的董事长一职还未任命。

中国船舶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船舶海工业务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造船业务、修船业务、动力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也是集团旗下总资产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

张英岱到龄退休,盛纪纲任中国船舶董事长

新任中国船舶董事长的盛纪纲,今年54岁,现任中国船舶集团的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据简历显示,盛纪纲1991年8月大学毕业后进入江南造船厂工作,历任造船部工程室副科长,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南造船厂更名)军品部部长助理、总经理助理兼造船三部部长,上海中船长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07年7月任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08年3月兼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12年12月任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12月兼中船华海船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9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船舶海工部主任;2016年2月任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8年1月任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18年8月任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20年9月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现任中国船舶集团的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据中国船舶2021年年报显示,此前中国船舶董事长为张英岱,今年60岁,任期为2020年6月18日至2022年3月18日。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张英岱目前已退休。7月12日,中国船舶曾发布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组成人员的预案》,其中张英岱不再担任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

雷凡培卸任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

除了中国船舶换帅外,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一职近期也有变动。

据最新的中国船舶集团官网显示,董事会和集团领导页面已没有雷凡培相关的信息。

据公开资料显示,雷凡培,出生于1963年,曾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067基地11所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所长,基地副主任、主任等职务。2002年,雷凡培出任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自2005年起,他先后担任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2018年3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2019年10月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任职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前,全球船舶行业正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尤其是民品船舶业务。船舶行业发展低迷的背景下,中国船舶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超26亿元和23亿元。

而雷凡培执掌中国船舶集团后没多久,“南北两船”合并。2019年11月26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俗称“南船”)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俗称“北船”)实施联合重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赴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8月26日,南开大学官网显示,陈雨露已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陈雨露自201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职位调任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此次人事调整是其再次回归高校。

央行官网信息显示,陈雨露于1966年出生,经济学博士。1992年至1997年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1997年至2002年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2002年至2005年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2005年至2010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10年至2012年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11年至2015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2015年任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近日,央行领导层迎来人事更迭。8月23日,记者了解到,原农业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张青松已到任央行,有望出任副行长。

傅红岩任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8月23日上午,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调整宣布会。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企业干部处处长蒋云锋宣读有关文件,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宣布:傅红岩同志任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会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红岩作表态发言。傅红岩同志表示,坚决拥护市委、市国资两委的各项决定,认真落实市委、市国资两委对上海科创集团的部署要求。目前两个集团处于改革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集团将从创新策略角度长期助力推进全市“3+6”战略研究产业发展,找准定位,团结奋进,迎难而上,着力走出市场化、品牌化、专业化道路。今后,必将继续恪尽职守,充分调动和运用各方资源,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发展战略,聚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聚焦浦东六大硬核产业,坚持一手抓高质量党建,一手抓高质量经营发展,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向“国有创投头部企业”目标迈进。

李文清卸任四川发展董事长 张宜刚继任

8月21日,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系列高管人事变动公告。

因四川省委省政府另有任用,李文清卸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张宜刚继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宜刚,1963年12月出生,籍贯四川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曾先后在四川省盐亭县委政策研究室、县委办公室、绵阳市委办公室、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工作。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16日任四川发展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因张宜刚升职调任,郭勇继任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郭勇,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曾先后在自贡市广告公司、自贡市计委、自贡市发展计划委、自贡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工作。2017年3月—2022年2月任四川发展党委委员、董事,2022年2月至2022年8月16日任四川发展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因郭勇升职调任,王璐继任副总经理。

王璐,198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先后任职四川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副主任科员、四川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主任科员,挂任四川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一、二部副部长。

孔祥喜不再担任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8月23日上午,淮河能源集团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安徽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季星宣布省委关于孔祥喜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

因年龄原因,安徽省委决定,孔祥喜同志不再担任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转岗到省人大工作。这段时间,由王世森同志牵头负责淮河能源集团的工作,包括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的全面工作。

公开简历显示,孔祥喜,男,汉族,1962年8月生,安徽六安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煤矿工作,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工学学士,正高级工程师。

2014年2月孔祥喜任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0年4月任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据淮河能源网站介绍,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企业500强和安徽省重点企业之一,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中华环境友好型煤炭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安徽省煤炭产量规模、电力规模最大的企业。

原标题:《李凡荣出任中国中化董事长 宁高宁卸任,国资国企人事动态一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