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园区恳谈会|布局元宇宙①区块链的投资逻辑与困境

澎湃新闻记者 王琳杰
2022-09-06 11:1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今年以来,“元宇宙”异常火爆。国内众多城市推出相应的元宇宙发展政策及规划,各地的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和规划中。近日,我们走进国内的元宇宙园区,围绕区块链、人机交互、电子游戏、人工智能、网络及运算、物联网等元宇宙发展的六大支撑技术和丰富的应用场景,邀请园区负责人、企业管理者与行业专家,共议元宇宙产业如何落地,及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园区恳谈会”以园区为基点,以圆桌对谈方式讨论产业发展问题,持续关注战略新兴产业的当下与未来。我们期待与产业发展主体携手发起议题,深入讨论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共同助力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主持人:澎湃新闻记者 王琳杰 

与谈人:张元杰   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联合创始人

             石岚      咖菲科技创始人兼CEO

             焦正道   双镜2M创始人兼CEO

             陈俊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事业部主任 

区块链是智能化元宇宙新赛道的战略选择。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窜改等特性使其成为元宇宙和Web3.0产业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是建设元宇宙的一项根技术。

基于区块链技术,未来元宇宙可以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的密切融合,并且,每个用户可以在这个系统内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元宇宙的世界将是开放、真实、公平、协作共建的。

各地政府都在竞相推出元宇宙产业规划,上海一直是先行者。2022年7月8日,《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发布,该方案明确,要发展区块链应用,探索Web3.0技术研发和生态化发展,推动分布式存储、可信认证、隐私计算、智能合约等融合应用。方案预计,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 

如何将元宇宙产业实实在在落地?这不仅是政府规划的蓝图,更需要企业端商业模式的可行及推广。 

区块链天然具有金融基础设施属性,所以谈及落地和应用,人们自然将其与数字货币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还有更大的空间。 

NFT是一个成熟的样态,过去两年,NFT在艺术、文娱领域率先掀起了热潮。数字艺术应用也是中国发展区块链业务形态中占比最多的,此外还有解决方案、基础设施、行业服务、底层平台等方面可以探索。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是上海的人工智能高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这里集聚了期智研究院、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微软亚研院、商汤科技等头部人工智能企业,为园区迈向元宇宙赛道提供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本期,澎湃新闻园区恳谈会聚焦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邀请园区内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共话区块链生态在元宇宙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 

区块链在元宇宙世界中的角色和应用

澎湃新闻:区块链在元宇宙世界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张元杰:区块链出现之前,数据拥有明确的边界。区块链出现后,数据作为一种资产,可以给个人确权。一旦做到了数据资产的个人化,就可以做到解放生产力,大家有极大动力去参与数字经济。因为只有做到数字资产个人层面的确权,才有可能激发人们的生产动力。

这跟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有把经济利益确权到个人,而不是吃大锅饭,才真的有可能让元宇宙经济得到巨大的腾飞。

区块链是整个数字经济基础的技术支撑,是元宇宙的上层建筑。没有这些,元宇宙经济根本发展不起来,还是过去互联网的商业范式,而这个商业范式越走路越窄。

区块链则给web3.0和元宇宙经济带来了经济模式的革新。

澎湃新闻:这种商业模式落地是什么样的形态?用户/企业怎么参与其中?

张元杰:这里有数字社交、数字营销还有数字内容,这些方案可以让用户参与到数字经济当中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公有链作为底层基础设施,可以降低用户参与数字经济的门槛,包括创业门槛,推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共同参与分享经济成果,而不是垄断数字经济。

石岚:元宇宙和NFT可以看作是率先落地的商业场景,同时也能够把区块链技术跟C端的消费者和B端的实体经济需求紧密连接在一起。

咖菲科技是一家专门为元宇宙和NFT而生的公司,为品牌企业提供数字藏品营销SAAS平台和元宇宙营销服务,打造了数字藏品跨链展示互动平台——星际岛。

我们看到,由于技术变革和年轻一代需求的变迁,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发展是未来20年巨大的机会。所以,我们组建团队快速进入这个领域。

过去一年,我们服务了大量行业头部客户,做了中国十几个行业数字藏品营销的首发案例,这个市场很广阔。 

焦正道:双镜2M是国内第一家主做博物馆系列的NFT发行平台。现在的定位是一个养成系品牌运营平台。

我们希望年轻人像养成自己的idol(偶像)一样,深度参与到一个品牌的共创管理以及营销传播过程,而用户也可以从品牌增值中收获经济价值和精神享受。

Web3.0是去中心化,更加开放的。大众可以参与其中进行创作,产生新的内容。比如,我们和万和天一影视公司合作的项目。关于剧本的生产过程中,过去传统的模式下,生产者就是生产者,消费者就是消费者,两者边界明确。现在,我们探索一种去中心化的生产关系。消费者不仅消费,也参与内容的制作和共创。既是消费者也是内容生产者,同时也是版权共有者,这是新的去中心化生产关系的探索。

因为Z世代的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参与感。他们选择购买某个品牌,选择的是品牌的调性或者所传达的价值观。而web3.0的开放性、去中心化,可以让用户参与到品牌故事当中,去共创内容。

web3在国内落地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就是放大用户参与品牌的构建。

澎湃新闻:在繁荣生态方面,树图区块链是怎么策源的? 

张元杰:树图公有链在4年前立项,2年前上线。除了一些政务服务,我们主要涉及元宇宙和NFT领域。目前涉及的品牌超过300家,发行的NFT数字藏品数量也接近500万个。我们的生态企业目前有70多家,其中超过一半都注册在上海徐汇区。

首先,这与公有链本身的特性有关。公有链是一个开源的底层基础设施平台,最基本功能就是数字资产的分布式账本,大家可以在上面发行数字资产。而元宇宙、web3.0的发展逻辑是去中心化的,开放的。这种生态下,数据可以互联互通。企业、用户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助力。

双镜为什么愿意来到西岸?因为我们生态里面有一个用户可以和他们公司进行合作。

大家聚在一起可以进行思想碰撞。商业上的合作都很自然,而且合作效果又非常显著。当参与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形成更好的生态。但要强调的是,只有在特定技术范式下才能达成共识。

此外,我们也一直在做一些行业讨论和宣发推广工作。我们组织行业研讨会,去介绍区块链技术,介绍海外的一些成功发展经验,甚至进行一些小范围的宣发推广和市场教育,对下游的生态企业也是有影响的。

澎湃新闻:目前链上生态集聚的多是一些小型创业公司。能否介绍下他们的经营逻辑?

张元杰:我们提供的是开放式底层基础设施,追求的不是所谓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聚集效应,实现生态繁荣。

很多创业企业都选择公有链起步,因为公链不会对企业做很多限制,没有内容审查,也不用捆绑销售,部署什么样的合约都由企业自己决定。所以,这些初创企业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加入到生态,然后进行元宇宙经济业务。

在这个生态里面,不管是消费还是创作的用户,都可以收获一些精神或者经济价值。

相比之下,互联网公司的目标是商业实体利润最大化。公有链的逻辑与大厂盈利的需求是矛盾的。

焦正道:互联网大厂的终极目标都是要打造一个超级应用,提供给3亿Z世代人使用。元宇宙的终极目标是要让这3亿Z时代人自己打造精神家园,所以一定是自下而上的,这两者的底层逻辑是不一样的。

在元宇宙中,数字资产是自己的,可以在各个场景去使用。不同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能力体系的小伙伴在做不同的事,这些可以彼此打通的。 

联盟链VS公有链,哪个是未来

澎湃新闻:数字产品在上链的时候,选择公有链还是联盟链?

张元杰:如果只是限于数字资产,这种单一展示或者发售,或者交易的几个环节,其实选择公链和联盟链没有太大差别。

政务方面,更多用到联盟链。因为涉及到隐私安全这些问题,那么选择联盟链其实和选择一个中心化数据库没有太大区别。中心化数据库对数据的访问或者读写都有很强的控制性,安全性很高,但是意味着开放性和连接性也很差。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仅仅是数字资产、NFT这种模式是非常单薄的,也不可持续,最终还是要去构建一个生态。出于对监管或者合规的强调,大家更相信联盟链。

联盟链将会逐渐呈现出很明显的疲态,即使是有互联网大厂背书的数字藏品平台也都在节节败退。公有链上,用户的数据本身就是互通互联。百花齐放的Web3.0创业者才有可能为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场景,这些特征现在已经开始逐渐出现。在我们生态里,大家正在热火朝天地互相对接。 

澎湃新闻:和国外技术相比,国内区块链发展还有哪些差距?怎么去改进?

张元杰:首先国内和国外的公有链路线有根本性差异。

国外区块链核心是交易所,真正的公有链像以太坊,他们的路径就是先金融化,先发展金融应用,然后再在这上面去发展各式各样的应用。这条路线在中国是不可行的,央行明令禁止数字货币。

所以,我们需要跳过这一步,直接发展web3.0,重视生态、内容和营销。要企业家和用户能够去创造一个合理的经济业态才行。

双镜和咖菲科技都是很有生机很有活力的经济业态,所以我们越来越有信心。即使第一个阶段不做金融化,也能够直接去做web3.0。

至于向国际市场去拓展的话,抛开金融去跟这些公有链PK很难,整个生态、模式、市值、发展方向都不一样。但是未来,我们这些企业家慢慢会以弱金融的方式出海。

澎湃新闻:除了NFT,区块链赋能哪些产业前景广阔?

石岚:万物皆可NFT。任何一个新技术在落地的时候,最先的场景往往都是在文化、娱乐、游戏这些领域。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场景、每一种商业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可以找到跟元宇宙、数字创新、区块链技术产生交互的地方。

接下来产业互联网变成产业元宇宙,各行各业都可以去触达到,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焦正道:数字藏品、数字艺术品是NFT的先行军,但目前只有非常小部分。3亿Z世代的年轻人,实际参与过购买NFT的用户大约只有 100万人,占比很小。大部分年轻人还没有接入进来。

NFT本质上是确权工具,第一可以确定你是谁;第二可以确定这件物品属于谁。确权这件事情,在结合各个产业的时候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东西。

确权的最底层逻辑是让资产属于用户,也就是说,用户消费的数字资产,能真正成为资产,而不是服务。这将为各个产业带来一些变革。 

产业面临的困境与需要的支持

澎湃新闻:企业为什么落户西岸?目前,在技术和市场方面有哪些挑战?

焦正道:我们团队总共40人左右,主要技术团队还在北京,然后也逐步会来上海徐汇,现在商务团队在上海这边。

文博是我们上一个阶段的方向,因为文博系统整个决策流程会很长,用户能实际参与进去的东西很多。我们目前也在探索更多的模式,重点还是围绕更偏向年轻人的品牌养成逻辑。

石岚:我们今年上半年把注册地迁移到了徐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我们看中了徐汇在科技和艺术这两个领域深厚的产业基础。第二,看到了整个生态企业在这里的强联动,在这样的一个生态环境中,我们会有更大作为。

陈俊琰:这三年人工智能产业会发展比较快一些,西岸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战略集群。我们当时也是围绕科技创新应用扩展和生态培育,去做的布局规划。

西岸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过程中,一方面,聚焦原创性基础研究,强化对本市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战略承接,构建起“1(浦江实验室)+2(期智研究院、微软亚研院两大世界顶级研究机构)+3(商汤科技“智能视觉”、依图科技“视觉计算”、明略科技“营销智能”三大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是浦江实验室,是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打造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上海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机构。

高能级创新平台与创新型头部企业同时发挥了“塔尖”引领作用,支持西岸重点建设国际人工智能总部基地。 

另一方面,徐汇多年积蕴的浓厚人文艺术氛围使得ART(艺术)成为西岸的另一个引擎,在“引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也为AI赋能提供了更多场景;目前,西岸正以“AI+ART”双A战略为引领,突出AI与水岸生态、艺术人文、智能体验相结合,加速数字内容、数字藏品等领域的探索。徐汇区对人工智能产业领域投入了大量扶持资金。

当下发展元宇宙产业,未来可以成立元宇宙联盟,数字藏品也好,NFT也好,要有一个联盟或者协会去把生态打造起来。 

澎湃新闻:产业政策方面,企业还需要哪些帮助?

张元杰:人才和科研资金支持这些肯定是锦上添花,但是,当下更需要的是一些监管和支撑。

首先是要一个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沙盒监管。在没有监管规则之前,是否可以成立行业协会。这样,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间可以有一个沟通渠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同时,也需要对一些行业中的不良现象保持警惕并加强监管。区块链是个账本结构,可以交易。有一些企业打着数字藏品的名义进行炒作,这些都需要高度监管。

第二,很多支付的通道以及一些流量渠道被互联网大厂垄断。所以,是否可以去和这些互联网大厂沟通,把这些渠道打开,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大厂有大厂的考量,确实有一些害群之马扰乱了市场生态。这些东西都根本不上链,割一波韭菜就跑路。这种混乱无序的市场状态下,大厂是有所考虑的。但是,大厂把握了流量的入口、支付入口,他们就开始变成了规则制定者。 

第三,在税法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这些创业企业更好的支持。

石岚:我们最关注的还是政策监管上的明确性。这次《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间是提到了NFT,之前的报告和政策中间对元宇宙也有很多支持,我觉得,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和信心的支持。

这个行业确实有一些不正规的企业,我们很担心 “劣币驱逐良币”。就是这些不守规矩的企业打法律擦边球,或者是一些违法的企业,会带来一刀切的监管政策。所以,希望政府能够有一个沙盒监管,对一些有资质,合规的企业可以纳入沙盒监管。

第二,我们现在处于元宇宙行业发展早期,在商业落地场景、消费者认知、客户认知上仍然很不成熟。

如果政府包括行业组织能够组织一些研讨会,发布一些报告,邀请行业头部企业来共创成功案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将会非常利好。

这也是政府和行业组织可以发挥监管和引导作用的一种机制,建议徐汇和西岸可以往这个方向去发力,我们也非常愿意来支持。

最后,希望构建行业规范:形成一些数据标准、生态标准等。

焦正道:我们也呼吁政府可以有更多的监管跟标准出来,至少让企业明确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达到什么条件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碰的。因为有了对应的标准与红线,行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作为一家初创型公司,很多服务都需要第三方提供,比如支付业务,各家都有各自的标准,所以我们花在办各种证上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很高。

另外,投融资方面也需要监管政策更加明确,这样,我们从业者可以选择好正确的方向,整个行业也会有更好的业态。

澎湃新闻:行业比较新,企业发展人才招聘情况怎么样?

焦正道:行业在快速迭代,人才其实也在快速迭代,所以经验在这个行业可能没那么重要,更多的还是探索性精神,以及能举一反三,快速应用自己能力模型的人,所以这对软实力要求会更多。

硬实力人才,相对好招。但是,市场运营以及营销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我们对这类人才的需要更迫切。

石岚:我们特别需要开发人才,尤其是既懂web2.0又懂web3.0的开发人才。

整个中国现在web3.0工程师还是稀缺。不管大学毕业生,还是有实践经验的人才都非常稀缺,如果在徐汇或者上海能够建一些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会非常有利。

另外,上海的人才成本也非常高,我们希望政府、行业在供给层面能够扩大规模,降低企业成本。

张元杰:我们主要缺少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开发的人才。

这方面人才基本都被海外的生态吸引走了。因为海外可以做金融,待遇非常丰厚。这样背景下,国内做元宇宙藏品,还有NFT这些智能合约区块链的开发人员,得重新培养,而我们的预算又很有限。

我们有一个北斗计划,每年都深入几十所高校,和高校学生组织合作,然后去培养人才。如果政府能够给我们一些支持,更有利于行业发展。

澎湃新闻:西岸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元宇宙产业布局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进?

陈俊琰:徐汇区作为中心城区,发展数据经济具有天然的优势。在过去几年里,前瞻性地布局培育了人工智能产业,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而现在“元宇宙”概念,具备成为徐汇区下一轮数字经济发力点的条件。徐汇区在“元宇宙”的各个技术领域均有一批优质企业和研发机构布局,重点企业100余家,专业人才高度集聚,具备培育元宇宙产业的丰厚土壤。

下一步,徐汇区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网络游戏等产业集聚的先发优势,抢占元宇宙产业发展先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科技先行,推进元宇宙关键技术储备。为保障元宇宙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联合标准研究机构前瞻布局元宇宙相关标准规范研究;发挥区内顶尖科研机构强大的技术攻关能力,推动虚拟现实引擎、区块链、脑机融合、AR/VR新一代智能终端等元宇宙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和应用落地;聚焦基础软硬件和前沿技术,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和应用创新能力。

二是全民共建,集聚元宇宙产业生态能量。区内政产学研联合成立元宇宙行业联盟等平台,开展产业生态共建、技术创新联动、项目资源共享;依托智库机构,促进跨行业、跨领域的广泛技术交流、成果发布、生态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打造区域元宇宙创新中心,鼓励各类中小企业参与元宇宙建设。

三是需求导向,推动元宇宙场景试点落地。加强高速网络、算力等元宇宙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区内腾讯、网易等头部公司的优势,推动虚实融合引擎及平台研发,带动VR终端、数字人等关联领域产业化发展;在滨江西岸、漕河泾等具有产业基础的园区推动元宇宙可体验场景的率先落地突破;充分结合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利用元宇宙相关产业及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数字孪生学校、互联网医院、智能交通、虚拟商圈、数字体育等场景,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标杆应用。

海报设计:白浪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