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涨超13%!晶科能源重登全球出货量第一宝座

2022-08-30 19: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胡荣华 能源圈

光伏组件厂商排位再洗牌,晶科能源以约18.21GW的出货量居于首位,反超隆基绿能,重回巅峰。

上半年光伏组件出货量榜单放出后,晶科能源再发公司半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除了销量和营收飙升以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同比增长60%,超过预期。

双重利好,刺激股价飙升,昨日,晶科能源盘中一度涨超13%;今日,光伏概念板块整体下行,晶科能源仍然逆势上扬,跑赢大盘。

曾经的王者

晶科能源曾拥有光辉历史,无论在市场还是研发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光伏企业。

2016年,晶科能源力挫近千家来自全球各地的能源大鳄,以2.42美分一度电的全世界最低电价一举全部拿下阿布扎比1117MW迄今为止全球单体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2017年,两次刷新PERC电池效率最高纪录;2018年更远超其他同行,以11.6GW的出货量和12.8%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组件出货第一的位置。

在2016-2019年,晶科能源蝉联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名。晶科能源在2019年的表现尤为突出,因为自身全产能结构高效的一体化带来成本效益,并在组件毛利率上升、出货量增加、存货减值减少的共同作用下,公司净利润猛增404.52%。

但是,没有永远的顺风顺水。在2020年,由于晶科能源回A时间晚于同行,资金相比于同行存在短板,产能偏旧,大尺寸出货占比偏低(全年不足50%),公司组件的毛利率持续下探,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进而引发其增收不增利,利润大幅下滑24.55%。与此同时,晶科能源的市场份额也被隆基股份超越,出货量降为全球第二。

▲晶科能源逐年下滑的毛利率

百亿逆袭计划

“龙头”地位被取代后,晶科能源开始奋起追赶。其标志性动作,就是频频募资加快扩产步伐。

今年以来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远超预期,下半年随着硅料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国内光伏市场需求将加快增长。有机构认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1年光伏装机需求未完全释放,预计2022年需求将大幅提升。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达到240GW,同比增长41%。

在这种预期下,光伏企业扩产大动作频现。例如特变电工、上机数控、隆基绿能、京运通等光伏上市公司近期纷纷宣布扩产计划,同时,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企业均将一体化产能扩建作为投资重点。

晶科能源也表示,目前公司拥有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产能。随着太阳能组件产能不断扩张,太阳能电池产能匹配存在较大缺口。目前,公司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利用率较高,有扩大生产的必要。

2021年10月,晶科能源拟募资60亿元,用于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今年1月,晶科能源闯关A股科创板,募资到的100亿元,全部用于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7月28日晚间,晶科能源再一轮募集100亿元,用于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

在募资后,晶科能源的资金压力确实有所减轻,2021年经营现金流32.29亿元,同比上涨28.74%,不过,融资没有根本性破解收支失衡的窘境。晶科能源的负债率一直位处高位,截至2021年底,公司负债率为74%,而光伏行业正常标准是51%。

虽然受资金掣肘,但晶科能源始终聚焦研发。尤其是在TOPCon方面,取得了相对领先的技术成果。例如,今年3月发布了Tiger Neo系列N型TOPCon双面组件,具备更高效率、更大功率、更高双面率和更低衰减;今年6月,晶科能源安徽肥东和浙江海宁两个TOPCon电池项目已实现满产,使晶科成为全球首个拥有10GW级N型电池产能的光伏企业。

在自身资金承压,业绩不稳定与光伏领域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内忧外患下,晶科能源选择了顺应市场洪流,连续募资扩产。而光伏企业们均加速持续扩产,或造成行业产能过于饱和,若未来装机量无法消化,晶科能源还将被卷入新一轮的“厮杀”。

原标题:《涨超13%!晶科能源重登全球出货量第一宝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