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宿新宝:城市更新寻求不以平方米为计算的城市价值

澎湃新闻记者 叶莺
2022-09-05 00:17
来源:澎湃新闻
城势 >
字号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副院长宿新宝

在上海城市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有着大量的老建筑穿插其中,承接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给予城市新老相交的别样风情。宿新宝,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副院长,在他看来,历史建筑与现代高楼的并存,正是一座城市更新发展的最高形式:“当城市的价值不再以平方米计算,那么真正的价值就将更多地体现。”

东有外滩源,西有虹桥源

从上海展览中心到孙科住宅,从宝庆路三号到玉佛寺……宿新宝所接手的上海历史建筑都是有名有姓的,不少在他的保护和修缮下,都成了网红打卡点。而最近,他更是将位于“虹桥路600号”的一座历史老建筑进行了保护更新。

更新后的宝庆路三号

说起这座建筑,宿新宝显得很兴奋。这是一组中不中、西不西的建筑,分为东西两栋。东楼,屋檐起翘,屋脊正中雕刻着福禄寿三星、龙纹等中国传统文化图案,外形像个庙,因此当地人都把它叫老庙。而它的西楼则极为简单和素朴,但出檐宽大,形制颇有日式建筑风格。

经过反复的查找资料,设计团队终于在历史的尘封中找到了关于这座老房子的蛛丝马迹。原来,这处老宅的建设年代大约是1924年,离虹桥机场不足200码(约182.8米)。老宅曾名为“The Limit”,属于“Hawkings”(音译“霍更斯”)即赫经士家族,而这家人直至1949年5月底还在此居住。随后,通过对老宅更深入的历史研究,研究团队与赫经士家族后人建立联系,通过上百封的邮件往来,这处曾经鲜为人知、保存完好的近代历史建筑,终于焕发出了全新的光彩。

项目经过修缮,拆除了后期影响风貌的违建,按照历史照片还原了建筑原有的中西合璧风貌,并对室内装饰进行了更新与布展。据说,未来该项目还将结合“会客厅”的功能,设计更多有特色的活动空间,让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建筑更紧密地和现代城市生活结合在一起。

“老建筑就是那么有意思,它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折射出的是城市文化。”修缮后的老宅,取名为虹桥源一号,它是迄今为止,虹桥区域最老的房子,直到1948年虹桥区域的航拍图上还显示,除了机场和这座建筑,虹桥地区还被农田包围。东边有外滩源,西有虹桥源,老建筑的存在,就仿佛是一个城市的记录者,不但以自身的历史信息向我们展现了百年来上海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塑造出虹桥机场地区空间布局的独特性。”宿新宝告诉记者。

修缮后的虹桥源一号

他解释说,老建筑的保护,对于城市更新来说,更像是从原来一个鲜为人知的空间变成一个开放式的场所,以宽广的胸怀去呈现城市的变迁,接纳不同时代的人进到房子中,感受历史,感受文化,让他们在享受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明白它来自何处。这种文化上的深刻印记是城市发展更新中所要保留的。

从“解码人”到“编码人”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中,宿新宝给了自己团队一个称号,叫做历史建筑的“解码人和编码人”。他表示,作为常年和老建筑打交道的人,工作的第一件事情是“解码”——解读这些老房子背后的故事。但是,他强调,解码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合理“编码”,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运营的结合,将符合时代的认知植入。

“这种植入,其实是一种干预。历史建筑所采取的干预程度不太能做到最小干预,而此时的干预我称为有限干预。这种有限干预的目的性,是为了能让老建筑自如顺利地延续下去,但又不影响它自身的风貌和价值。”宿新宝提出了全新概念。

他进一步表示,曾几何时,老建筑的保护也曾一味强调要满足当代功能,但是做法太简单。室内需要空调,就挂上一个空调重新做吊顶,结果破坏了原来的层高和室内风貌,也挡住了原有的精美天花板……而如今所倡导的城市建筑的有机更新,是在老建筑修缮的要求上,不再局限于“修旧如旧”,而是在保留老建筑整体风格的同时,完善现代化的功能配置,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比如,宿新宝团队所做城市更新项目之一的上生·新所,由3栋百年历史建筑、11栋贯穿新中国成长史的工业改造建筑共同组成。“我们要充分考虑如何把现代化的设备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等都融入进去,但是又能够把它原有的价值展现出来。人跟老房之间不是一个脱离的关系,而是能够走近它,且在走近它之后依旧能够感受到它的价值。我希望每个老建筑都能再次承载城市的活力,让人感受到它们全新的价值。”

所以,他再次强调,在城市更新中,既要做解码人同时也是编码人。“我们需要甘作配角,但不甘平庸,让这些城市的主角继续延年益寿,还要让它跟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服务于当下。”

让建筑成为“锚点”

在宿新宝的理念中,建筑一直是以“锚点”的形式存在。“老建筑就是一个锚点。它锚定了位置,让人们无论什么时候的人来到这里,都会产生与时代相关的生活生产之间的记忆。它们天生具有故事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这些房子只要融入新的业态活力,它就会给出更高的价值。”

上海文联大楼保护改造

不过,宿新宝也指出,在城市更新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于价值的认知还停留在平方米单价的层面上,但面积和价格并不是城市更新的唯一价值。他表示,现在有些人太急功近利,对建筑价值的认知不够全面。一处好的城市更新,是能将建筑的价值继续保留和增大下去,相信通过经济持续发展,当物质文明已经非常充足,那么精神价值就会通过建筑呈现出更加熠熠生辉的光彩。

“保护历史建筑的城市更新,可以更多地保留城市的原有肌理和城市脉络,以及保留城市空间环境所带来的城市记忆。人们可以在这个城市中,体验到不同年代面对相同问题去解决的方式,并以此看到一个城市的成长过程。”他总结道。

    责任编辑:陈贇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