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人大法工委:反电诈法将重点保护公民物流、贷款等信息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林平
2022-09-05 17:31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个人信息的泄露越来越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反电诈法如何防个人信息泄露?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集体采访。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处长张义健介绍,反电诈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衔接,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要建立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机制,特别是对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密切相关的物流信息、贷款信息、交易信息、婚介信息等要予以重点保护。

澎湃新闻注意到,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于个人信息通过立法作出保障。

公民个人信息是公民基本权利,立法机关高度重视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个人信息的泄露越来越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张义健说,个人信息的泄露,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牵线搭桥”的便利,特别是在投资理财杀猪盘案件、冒充领导、快递物流类等诈骗案件中,实现了精准锁定诈骗对象的精准诈骗。

张义健表示,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个人信息保护双重发力,既要从上游阻断为实施电诈提供信息源,也要防止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个人信息的二次泄露。

具体而言:一是与个人信息保护法衔接,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要建立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机制。特别是对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密切相关的物流信息、贷款信息、交易信息、婚介信息等要予以重点保护。

二是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要对犯罪所利用的个人信息的来源进行查证溯源,并依法予以追责。

三是对于出售、提供个人信息,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支持帮助的黑灰产行为明确禁止,规定相应法律责任。

四是强调在反诈工作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为了保障反诈工作,本法对实名制、依法收集、使用有关信息作了规定,这也有如何保护好这些信息的问题。对此,本法规定,有关部门和单位、个人应当对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过程中知悉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同时明确规定为履行反电信网络诈骗职责获取的有关信息,不得用于反电信网络诈骗以外的其他用途。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施佳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