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展览|城门、牌楼、广场,20世纪北京的标志建筑影像

宗和
2022-09-11 10:21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展览“城门、牌楼、广场:关于摄影和历史的动作考古”于2022年9月1日在北京泰康空间开展。展览聚焦泰康收藏中20世纪北京的城市影像,提取其中与前门、中山公园保卫和平坊(原克林德碑)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相关的照片,以“入城”“擦除”和“逗留”三个连结人与建筑的动作为坐标,相对系统地将作为“考古资料”的照片关联起来,考察摄影及承载摄影图像的其他关联媒介,如何透过技术发展、历史叙述、风格演绎等多种维度,推动三座标志性建筑其意义与功能的交叉与嬗变。

展览关注的城门、牌楼和广场三者的位置隔相遥望,它们交汇共存,在经验和想象的双重空间中融合,并且与不同时代的人“交往”,共同见证了古都北京一个世纪以来的变与不变,是中国步入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的缩影。

佚名,进入端门的英属锡克军,1900年,艺术微喷(原作为火棉胶相纸印相),18×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入城

前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曾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一旦跨过它,人们便与当时的中央枢机重地紫禁城仅千步之遥了。从明清盛期到晚清民国的波折年代,从共和国初年热情洋溢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到今天,随着北京城域面积的扩张,前门渐渐被包裹进城市的腹地,亦不再担纲城门的角色,但其“城市门面”的象征性却一直延续下来。在摄影这一旨在记录真实的媒介技术和现代印刷术的加持下,这种独特的象征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复现和变形。

尤其是在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的北平入城式中,摄影相较绘画、广播、文字,其在标记“曾经存在”的人与事上的媒介优势得到淋漓的展现,并浓缩于原中共中央东北局主办的第48期《东北画报》的“入城”专题报道中。而在其他各种类型的往昔照片里,人们或独自、或成群结队地从前门走过,依次穿越街道、牌楼、箭楼、瓮城和城门,怀着迥异的身份背景、行动目的乃至心情,进入北京的中心地带,也一次次修改和更新“入城”的内涵,继而编织出复杂有机的意义图景。

佚名,前门火车站,1900年代,艺术微喷(原作为火棉胶相纸印相),18×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黑白小报》,两宫回銮,1902年,画报,27.2×18.7cm张逸良收藏

爱伦·凯特琳,北平前门,1934年,艺术微喷(原为《了解北京》书页),36×24cm  

詹姆斯·利卡尔顿,瓦德西带领联军士兵穿过大清门去往午门,1900年,蛋白立体照片,9×18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高粮,北平入城式:解放军机械化炮兵部队行至前门大街,1949年2月3日,银盐纸基,23.5×29.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擦除

“保卫和平坊”原为立于西总布胡同西口的“克林德碑”,是清政府迫于列强的压力为纪念在义和团运动中殒命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而建。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与之相关的克林德碑被协约国人员擦除碑文并拆毁破坏,后重建于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中,碑文改刻为“公理战胜”。1952年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召开,碑文再次改为“保卫和平”。

从“克林德碑”到“公理战胜坊”,再到最后的“保卫和平坊”,这座牌坊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遭遇了多次擦除、拆除、位移和复建,它的形象亦被如数保留在不同年代的照片中,并且因摄影图像的接续传播而变异,这一复杂的过程使得牌楼在建筑自身形制几乎未改的情况下,发生意义的数次质变。此外,官方关于克林德碑建立的新闻报道,与相关文学作品及回忆文字所汇聚成的文本网络,也让牌楼的轮廓在历史、流言和文学虚构中逐渐模糊,变成民国时期国人在面对强权侵略时进行民族想象的载体。

佚名,克林德牌楼,1900年代,艺术微喷(原作为火棉胶相纸印相),80×115cm泰康空间文献与档案中心藏

佚名,克林德碑落成后醇亲王载沣与德国军政要员合影,1903年1月8日,艺术微喷(原作为火棉胶相纸印相),18×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佚名,克林德碑落成典礼,1903年1月8日,艺术微喷(原作为火棉胶相纸印相),17×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西德尼·甘博,被擦除文字的克林德碑,1918年,艺术微喷(原件为黑白负片底片),15×20cm,杜克大学图书馆收藏

佚名,公理战胜牌坊,1920年代,艺术微喷(原作为银盐纸基),70×115cm泰康空间文献与档案中心藏

佚名,公理战胜牌坊,1930年代,银盐纸基,5.7×8cm泰康空间文献与档案中心藏

佚名,保卫和平坊,1950年代,艺术微喷(原作为银盐纸基),80×115cm泰康空间文献与档案中心藏

叶浅予,北平解放,1959年(196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宣传画,54.6×38.9cm泰康空间文献与档案中心藏

中山公园照相处,保卫和平坊与花坛,1980年,银盐纸基,6.8×6cm 泰康空间文献与档案中心藏

逗留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于1949年9月30日,1952年8月1日开工建设,1958年5月1日揭幕,是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牺牲的人民英雄而设的纪念碑。纪念碑矗立于天安门广场的中央,宣示了它在共和国历史中无可争议的核心地位。

建成以来,到访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从伤感的追忆到令人神往的瞻仰,从平和的小憩到激情澎湃的欢庆,等等。而纪念碑本身的意义亦跟随人们不同形式的逗留而变动,并在对数不清的照片及其延伸物的书写、记忆和挪用中持续叠加,最终化为亟待厘清的考古地层。

佚名,天安门广场前景(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前),1950年代,艺术微喷(原作为银盐纸基),15×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李剑晨,晨曦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1950年代,印刷品,38.1×26.6cm

鲍乃镛,1976年4月3日,1976年,艺术微喷(原作为银盐纸基),15×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延续“吴印咸”“1949:艺术的选择”“专业余·出现代:骆伯年与同代影人1930—1940s”等研究项目及展览,“城门、牌楼、广场”是泰康空间向美术馆转型期间,围绕泰康收藏展开的一次探索尝试。同时,本次展览亦邀请建筑、城市规划、期刊史、早期影像等领域的实践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对历史叙事、视觉建制、媒介技术和古代遗迹的考察与重访,以打开历史影像在物质维度和意义维度的双重褶皱,将沉睡的往昔转换为具有反思性的“当代史”。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日——10月22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院B2

 

    责任编辑:吴栋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