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摆了20年地摊的邓云,与她的3次“生气” | 重庆肖像

2022-09-08 17: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LIN 三明治 

作者 | LIN

邓云的地摊在重庆南坪,某老社区,周围很多小区,还有小学、初中和商业区。

邓云说,自己摆摊20多年来,因为生气,和人正儿八经吵架,只有一次,还不是和城管。

那是一个姓王的女人。夏天傍晚,褪凉下来的天气还算温和,能出来饭后散步。当时,邓云在一个小区门口摆摊,卖报纸和杂志。摊位前摆着一条灰色的旧沙发,旁边有几个小板凳,不少人路过和她打招呼,有的摇着扇子过来在摊前坐下,歇歇脚。

当时,邓云正和几个乘凉的人聊着家常,王姓女人也来了,加入了他们的谈话。大家聊的多是当晚的饭菜,或者最近的蔬菜的价格。聊到中间,王姓女人悠悠然,来了句。“农民都跑来城里,把城里人的饭碗都抢了,日子过得倒是舒服噢。”也没冲着邓云,一句话,讲得不紧不慢。

一群人在聊天时,不时会遇到“集体沉默”的某一刻,比如此时此刻。女人话毕后,大家突然就都不说话了。

当然,其实这场谈话本就不算热闹。这边,靠着唯一一张有靠背椅子上的王婆,今年已经87岁了,她眼窝凹陷,嘴里还下剩一颗牙;沙发一角的棒棒小李,40出头,单身汉,总是沉默寡言,紧抿着嘴唇。而当时正在给人擦鞋的邓云,听到这句话后,手顿了一下,没应声,只是转头看了看王姓女人。回头后,她加快了手里的动作,抹布飞快地在面前的皮鞋上左右摩擦着。

皮鞋的主人是张老,比邓云大一岁,今年74。张老是邓云的常客,每天,他都会来摊上买一份一块钱的《参考消息》,穿皮鞋的那天,还会顺便来擦鞋。擦完鞋,手哆哆嗦嗦地在裤兜里掏出钱。“报纸一块,擦鞋三块……五块,就不用找(零)了,我明天再来拿报纸。”嘴里轻声念叨。

“唉,现在的日子真不容易啊,这些农村人摆个摊,坐着闲着,就把钱挣了……”王姓女人扭扭脖子,手正狠劲地抓着后颈上被蚊子叮出来的红包。

“农村人摆个摊,坐着闲着,就把钱挣了?!”这时,邓云擦完了鞋,她一字一顿,重复着女人的话,手里的抹布捏紧了。“我就这么给你说,我们以前每年都给国家交公粮,200多斤的粮食,从来没跟哪个拿过一分钱。”女人把头扭到别处去“哎呀,我是说……”

“我不管你怎么说”邓云打断了她,提高声音“我就问你,是我们农民抢了你的饭碗?是我们农民让你不工作的吗?啊?”

王姓女人耸耸肩,准备离开。“你莫要走,听我说完,”邓云站起来,“我们的养老金现在是一个月130,你说,我们是抢了哪个的饭碗?”女人转身走了,邓云没再跟她理论,把手上的抹布重重一摔,飞出了木板盒子,也没弯腰捡。更安静了,大家都不再说话,王婆摇着扇子,打了个喷嚏。

“她估计是看不惯你买的房子”,看了会儿报纸后,张老把视线从报纸旁边移了移,开口道,“你毕竟还是有两套房子的人嘛”,“那也是我摆了20年才挣出来的房子!”“摆摊看起可能没得那么辛苦嘛”张老瞄了瞄一直没有说话的小李,“你看他们棒棒嘛,一天风吹日晒的,拿的钱有多少?再说,现在房价那么高,挣两套,怕是想都别想……”

莫生气了,一旁的王婆碰了碰她的手肘,含糊不清地劝着。

邓云说自己最近老是生气,和王姓女人吵架过后,后来,还和另外一个路人起了争执。其实也不关我的事,邓云回忆当时的情境,是一个棒棒在给女人搬东西,需要把绳子用物品绑紧,那个男人试了几次,没有绑好,女人在一旁急了,“你们农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

听到这,在一旁的邓云坐不住了,接过绳子,三下两下就绑好了,女人打量了她几眼,也没说声谢谢,转头对棒棒说“你看别个老太婆都比你会做事。”“我们农民怎么了?”这时,她开口,“农民也是人,不要瞧不起人!”

其实,邓云当初从农村搬到城市,也是因为一次“生气”。

52岁那年,种了半辈子庄稼的邓云,决定搬家进城,不是因为拆迁,也不是为了挣钱,她和丈夫老张在农村过得自在,自己种地,还养鸡喂猪种,生活是不用愁,乡下空气还好。本来,邓云是打算一辈子都待在这里的。

从农村搬家那天,邓云给屋子做了清洁,还把房门紧紧锁住了,她知道,自己将来某一天,还是会回来的。

邓云搬家,其实是为了“争口气”。

事情还要从儿媳小李开始说起。邓云有两个儿子,大的那年30,小的26。大儿子当时已经结了婚,和媳妇住进了城里。农村老家,留着邓云、老张和小儿子,三人都在务农。在老家农村,到了结婚年龄还没出去的儿子,不时会招致一些闲言碎语。倘若是其他人的牢骚,邓云还能当耳旁风听听就过去,但若是来自家里人的,她就有点承受不住了。儿媳抱怨邓云更偏爱小儿子,才一直和他住在一起,还说,将来,估计连存款都会全部给小儿子。

邓云当即决定:谁都不要在家里住了,三个人都走。遂进城,分别租了房子,她和丈夫住一起,小儿子单独一个人住。这样也好,她对小儿子说,你也该自己另谋生路了,年轻人,一辈子待在农村可要不得。

后来,小儿子当了电工,老张去了工地打工,邓云则出去摆摊,卖报纸杂志,也给人擦皮鞋。

邓云不识字,但会基本的算数,她身型瘦小精干,和人打起交道来落落大方,声音响亮。当初选择摆摊的商品时,邓云选了报纸。她觉得,相比起卖吃的,这份生意干净些,每天带出去的只是纸张,不需要推餐车、挑扁担,不仅东西没那么重,就算是被城管收了,也没那么心疼。

20多年来,邓云说,自己都在这附近,围着主干道的十字路口转。早些年生意不错,有时一天能卖上百份,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挣上一百多两百块钱。不过这几年,人们已经基本不看报纸了,每个人手上都拿着手机,专注在亮着的小屏幕上,路过摊位时,连停都不会停下。

邓云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信,但还是摆上了收款二维码,这是儿子的。每个月末,儿子用现金的方式,把这个月的收入交到她手上。

现在,邓云一天能卖十来份报纸,几份杂志,生意好些的时候,一天赚十几块钱。一般来说,一份一块钱的报纸,邓云六角钱的成本价拿来,赚四角。报纸里,单价最贵的《南方周末》,进价四块,卖五块,卖得不大好。虽然一期只拿一份,但已经迟迟很久没有人来买了,以前积攒下来的连同最新一期,一齐躺在角落里。《参考消息》卖得好些,有客人每天都订,因此摆在最前面,叠成薄薄一摞。擦皮鞋的人也少了,尤其是夏天,大家都穿运动鞋,凉鞋,一般,一天也就两三个,擦一双鞋收3块。

天气好一些的时候,一天里,邓云会摆两次摊,上午从早上六点开始到午饭前,晚饭后,五点左右出门,九点收摊回家。她的摊位就着路边一处的石板平台,自己用纸板糊了糊,再在上面铺了一层塑料膜,旁边还撑着一把大阳伞,上面斑斑点点,已经很破旧了。收摊时,邓云再搭另一张膜上去,边沿处用石头压好。什么也不用带,直接回家。

老张在家里准备晚饭。老两口吃得清淡,红薯、南瓜是饭桌上最常见的,配一点米饭和炒的小菜,就成了一顿。一般来说,邓云说自己和老张一个月里就吃三次荤,在菜市场割点儿瘦肉,就着青椒或者土豆炒肉丝。再配点咸菜,下饭就很香了。

早些年,邓云在外摆摊,丈夫则在工地打工。几年前,老张得了支气管炎,工地上的日晒雨淋,身体有点受不住。孩子们劝父亲别打工了,老张于是回到家休息,带孙女,做饭。孙女是小儿子的女儿,当邓云问老张要不要一起出去摆摊时,孙女在一旁应,“婆婆摆,婆婆做生意得行些(方言:厉害),爷爷不行。”邓云笑了,老张也笑了。“爷爷才不想出去呢”。

老张的确不太愿意出去摆摊。一来,他觉得现在摆摊已经挣不了几个钱了,二来,天天出去吹风淋雨晒太阳,又是何苦呢?邓云不这么想。“我在家里坐不住”,她说。以前,孩子都劝她别摆了,但她还是天天出去。“也不是主要为了挣钱”,“当然,我现在也没有什么存款,能挣一点是一点。”

摆摊20年来,无论生意如何,靠每一笔都精打细算的方式,邓云每个月都会攒一点下来。她攒钱,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如果生意不好,就尽可能降低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30斤米买25斤,一桶油用成半桶……用这样的方式,20年来,她攒出了两套房。第一套是大儿子买房时,她给了20万的首付,第二套是给自己买的养老房,老小区,没有卧室和电梯的单间配套。

63岁那年,邓云开始领养老金,一个月130块。后来,大儿子每个月给他们600块生活费,不过前年他开装修公司,又遇上新冠,一度用钱紧张,就没有再给了。邓云说自己理解孩子,但就是因为这样,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所以还是要趁着能做事的时候多做一点。

在邓云眼中,两个儿子都很懂事,也很腼腆,不会开口提过分要求。大儿子的首付,是当时他们主动提出给的,而小儿子买房的时候,四处找亲戚借钱,却没跟父母主动要。最后,邓云塞给了他两万,这点钱,你妈还是给得起的,对他说。

邓云觉得,每个月如果能拿到500左右的养老金,就是很好了。当听闻城里的工人能拿几千时,耸了耸肩,“那是人家有技术,该拿。”

邓云时常会庆幸自己运气好,摆摊20年来,和城管相处还算和平,没有被收过摊。而自己见到的其他摊主们,尤其是卖早餐、卖水果的……他们几乎天天和城管周旋,过得战战兢兢,过去,被收东西一度是家常便饭。

问及自己没被收摊的原因,邓云没有说话,倒是旁边一直沉默着的棒棒小李开口了。“她可是很晓得该怎么和城管相处噢。”“哎呀,是他们看我这么大把岁数了,也不好意思收我的。“邓云摆摆手。“那可不一定,”小李说,“如果你和他们搞不好关系,再大的年纪都要遭收。”

从下个月开始,市里又要开始新的一轮清洁卫生检查,为此,许多同行都相当苦恼。邓云打算摆到检查之前就正式收摊,以后也不卖了。之后,邓云还是想回农村老家。种种地,晒晒太阳,这多舒服不是?她说。

原标题:《摆了20年地摊的邓云,与她的3次“生气” | 重庆肖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