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记忆、情感与想象力:假如动物也会做梦,对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

2022-09-08 18: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想象力往往被视作人类特有的能力,并成为区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重要指标。但日常生活中是否曾有这样一个时刻:在参观动物园或与宠物共处时,我们会偶尔忍不住设想,动物会不会也正在享受着绚丽多姿的梦境?意识、主观性、自我、情感……在惯常思维中,我们是否能将这些词汇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体联系起来?

在 PBS 系列纪录片 Nature 第三十八季第一集中,一只名叫海蒂的章鱼在睡觉时展现出了其生动、多彩、华丽的色彩系统:她的皮肤从光滑的白色变成闪烁的黄色、橙色,然后变成深紫色,最后是一系列的灰色和黄色。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各异的图案,人们仿佛可以在她的皮肤上读到其美丽的梦境——也许她梦到了一只小螃蟹,并随着自己皮肤的色彩变化完成了猎杀与进食的一系列过程。

作为一名一位同时对生物学、环境和自然感兴趣的哲学家,在 When Animals Dream: The Hidden World of Animal Consciousness 一书中,旧金山州立大学人文和通识教育副教授 David M. Peña-Guzmán 试图借助哲学和思想史中的概念,在哲学动机与实证研究的双重视角下,揭示动物做梦的可能,以及如何以新的伦理视角来看待与人类共享世界的其他动物。

动物的主体性

动物是怎样睡觉的?睡觉时,它们的思想、身体甚至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如何经历不同的睡眠阶段?这些是作者在 When Animals Dream 想要探讨的问题。正如有些评论指出的那样,在这本书中,David 是以“主体性”的概念开始了对于意识的讨论。主体性是指人把生命体验成一个统一的自我,一个与世界对立的内在“我”。这种状态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所有可移动的动物,无论虫豸还是狐狸,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将自己的身体与外部环境区分开来,包括线性时间与自我能动性。

关于如何定义“梦”,学界存在一定的分歧。例如,有些人认为梦并不是真正的“想象”行为,而更像是一种“相信”。例如人梦到一只白象,本质上是相信它的存在。其他人则认为梦要比想象生动得多,更接近于幻觉。作者认为,幻觉往往是单感官的,常常只涉及视觉、听觉等某一种具体的感觉,而梦实际上结合了许多感官,它构筑起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

在 David 的论述中,作为“想象的现实”,梦是对做梦者某种感官现实的呈现,也是一种显著的精神创造行为。假如我们接受动物会做梦这一观点,许多问题都会随之产生:它们的权力、思想、认知能力,它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以及如何作为主体而存在。

作者整理了两类与之有关的科学研究,一种视神经科学研究,即不同动物在睡眠期间的神经活动模式,第二类则是行为研究,后者对动物身体在睡眠中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描述。在书中,David 用了整整一节来谈论梦如何成为了解动物情感的窗口。如果将内在的神经活动与外显的行为表现结合起来观察,动物做梦的内容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而这关乎“记忆”。从各种物种的大脑中收集的神经学、电生理学测量表明,它们能够在睡眠中看到、听到、感受到可识别的特定场景,这些场景似乎是它们生活经历的直接重演。在感官的、现象的世界当中,梦承载了我们的经验,并且涉及到对自身主体的呈现。正如 Simon Ings 在发布于 New Scientist 的书评中所写,梦对动物而言,可能意味着某种自我的存在。

“想象力”同样是作者论述的一个重要切口。从历史上看,不论科学家还是哲学家都认为,想象力是一种复杂的品质,也是将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命区分开来的方式。David 认为,梦可能是种关于想象力的练习,因为梦境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是来自别处,而正是来自我们的头脑。作者相信,梦是无法逃避、不可阻挡的想象,每个梦的核心都多少有些幻想的成分。梦境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幻想,尽管它会涉及过去的经验,但在做梦的当下,一切都只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此时此地”。因此,尽管动物无法像人类一样品鉴音乐、思考哲学、创造诗歌,它们仍然有表达自身想象力的方式,并且借其体验周边环境中尚未存在的东西。

“动物做梦”何以成为一个议题?

动物真的会有梦境体验吗?在研究动物的“梦”之前,许多科学家都曾围绕动物睡眠进行了非常有趣的探讨,但往往会有意识地保留意见,而并不针对动物是否有梦境体验进行任何形式的确切争论。

David 觉得,在这一领域似乎有这种不可知论,但事实上,人们在希腊文化的古典时期就发现了关于动物做梦的记载,亚里士多德的巨著《动物志》中就谈到了这一点。后来,达尔文在《人类起源》中用比较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了人类和非人类的认知,其角度之一就是动物做梦。他谈到了动物的感知系统和人类的感知系统,谈到动物拥有抽象的概念,也有记忆,是具有社会关系和可塑性社会等级制度的动物。在达尔文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在入睡时所拥有的各种主观体验也发生在许多其他动物身上。

关于“动物做梦”,人们从维多利亚时代便开始探索达尔文的进化论概念,那时有一些相当丰富的文献将感觉作为前提,探讨动物是否有意识或者是否会做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由于心理学科学内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欧美的心理学学术界在动物思维研究方面进入了一个“漫长而沉默”的世纪。在 David 看来,其中的原因是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无法共享动物的第一视角,科学家们因而决定不再考虑其他生物的情绪、感觉、思想和信念。

人们往往将科学看作是一种线性进步——在这条线上,我们不断地获取新知,抛弃那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并且永远不会发生倒退。但现实是,我们会不断发掘过往的问题、挖掘所有潜在的主题,并根据新的研究做出现代诠释。

在研究过程中,David 偶然发现了一些关于动物睡眠的参考资料。当时他并没有想太多,只是继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但奇妙的是,“一只动物在实验室里面睡觉,甚至可能在打盹做梦”的画面,竟然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几个月后,他的眼前重又浮现出那个场景,他开始认真考虑其中有什么东西值得深入探索。那时他意识到,作为一个哲学家,自己能够用哲学分析清楚地表达一些东西,同时借助科学手段,为研究动物思维的哲学本质提供有力的证据。将哲学思辨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这是独特的知识体系赋予作者的能力,也是他写作本书的最大特色。

如何面对会做梦的动物?

作者坦言,如果必须要回答为什么写作这本书,答案一定会是其中涉及到的伦理道德。从动物可能会做梦这一前提出发,如果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互动,似乎会迫使我们重新构想自身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

动物的意识、主体性、认知、情感等问题,均无法脱离基本的伦理讨论。在西方伦理学中,人类是唯一拥有道德的动物,并且理性也被用于培养人的道德与认知能力。如前所述,“想象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人类的专利,因此只存在于“人类学”的讨论范畴。针对此,作者在本书第三章中创造了一种“关于想象的动物学”,并提到我们需要拓宽对想象力的理解,认识到想象力并非人类独有。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考虑动物获得道德保护的权利,并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行为。

在西方哲学、文学和理论的历史上,已经有人谈论梦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但这些讨论大多集中在梦境的内容是否道德。例如,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非常关注有罪之梦的道德含义,梭罗也探讨了梦是否会揭示人的基本性格。但在本书中,David 认为,梦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只存在于事实层面上,相比于动物或人类做梦的内容,作者更关心的是做梦的行为本身。

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David 借助三个步骤来展开讨论。在做梦时,我们被呈现在各种主观现象中进行感觉和感知,所以首先应当认识到,梦属于有意识的体验,或者说现象意识的表达。其次,梦是道德状态的核心,即做梦者应当能够运用理性、认知、智力对其他生物进行道德考虑与道德保护。最后,如果动物拥有道德状态,那么它们就有权得到道德考虑。

作为一位科学家,作者借由“动物会做梦”为人类反思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坐标提供了重要参照。虽然会做梦的动物与人类在种属、生活环境、大脑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睡眠中的大脑确实暴露出惊人的共性。这或许表明,“做梦”是物种进化树上许多分支都汇集交叉的一种技能。

PUP内容推荐

When Animals Dream: The Hidden World of Animal Consciousness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会做梦的生物吗?在睡觉时,动物的头脑中会发生什么?本书将动物的睡眠行为与神经科学研究和有关做梦的哲学理论结合起来,并表明,梦为我们了解非人类动物的认知和情感生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使我们得以进入一个似乎无法触及的动物经验领域。

作者 David Peña-Guzmán 在科学文献中发现了动物做梦的证据,表明许多动物会在睡眠时进行“现实模拟”,使梦中的自我在动态、连贯的梦境中移动。他为动物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建立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案例,并研究了棘手的科学、哲学和伦理等相关问题。一旦我们接受了动物能够做梦的说法,我们将会产生一系列道德义务,从而重新思考动物是谁、以及它们内部的生活。

本书可被看做一场进入非人类意识领域的迷幻之旅,对当代关于动物认知、动物伦理和动物权利的辩论具有深远影响。

章节目录

INTRODUCTION In the Trenches of Sleep

引言:在睡眠的深壕之中

CHAPTER 1 The Science of Animal Dreams

第一章 动物做梦的科学

CHAPTER 2 Animal Dreams and Consciousness

第二章 动物的梦与意识

CHAPTER 3 A Zoology of the Imagination

第三章 一种有关想象的动物学

CHAPTER 4 The Value of Animal Consciousness

第四章 动物意识之价值

EPILOGUE Animal Subjects, World Builders

尾声:动物主体,世界的建造者

PUP作者简介

David M. Peña-Guzmán

David M. Peña-Guzmán 是旧金山州立大学人文和通识教育副教授,专门研究批判性动物研究、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当代欧洲哲学。他是 Chimpanzee Rights: The Philosophers’ Brief 的作者之一,也是 Overthink 播客的联席主持人。

PUP名家推荐

“When Animals Dream,从引人入胜到惊心动魄。这是一本非常容易理解、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书,让我们得以用全新的眼光理解人类之外的思想。”

——Carl Safina,Beyond Words: What Animals Think and Feel and Becoming Wild 的作者

“When Animals Dream 是一本革命性的书。Peña-Guzmán 令人信服地表明,老鼠、猴子和章鱼等许多不同的动物都会做梦,有时科学家甚至可以告诉我们动物梦到了什么。这本美丽的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人了解动物在精神及情感世界中迷人的建构能力,也让我们明白,人类必须更好地对待动物。”

——Barbara J. King,Animals’ Best Friends: Putting Compassion to Work for Animals in Captivity and in the Wild 的作者

“在这本激动人心的书中,Peña-Guzmán 帮助读者认识到,动物思维中的差异并不妨碍我们承认它们是有道德价值的存在。将其他动物视为做梦者,使我们得以提出新的问题,了解它们做梦的大致状态及基本特质。”

——Lori Gruen,Ethics and Animals: An Introduction 的作者

参考资料:

[1]https://press.princeton.edu/books/hardcover/9780691220093/when-animals-dream

[2]https://www.theatlantic.com/books/archive/2022/07/when-animals-dream-book-review/670542/

[3]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5534000-300-when-animals-dream-review-making-the-case-for-animalhood/

PUP相关阅读推荐

Greek Fire, Poison Arrows, and Scorpion Bombs

原标题:《记忆、情感与想象力:假如动物也会做梦,对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