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开工,将加速上海南通同城化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2022-09-08 14:45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连接南通海门和苏州太仓的海太长江隧道9月7日正式开工建设。7日上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通召开海太长江隧道开工动员会,省委书记吴政隆出席并宣布开工,省长许昆林出席并讲话。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8日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海太长江隧道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明确2025年前建设的公铁复合型过江通道项目,建设工期六年,计划2028年上半年建成通车。目前,海太长江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也是中国断面最大的水下盾构隧道、全国首个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预制拼装一体化建造的公路隧道。

海太长江隧道(公路部分)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含敞口段),北接线长15.724公里,南接线长12.161公里。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海门南互通立交至碧溪互通立交段(含过江段隧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隧道净宽2×14米,其余路段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5米。

澎湃新闻注意到,海太长江隧道的建设,对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承担苏通大桥复线及过江交通分流功能、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和跨江融合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推动上海和南通同城化发展方面,海太长江隧道位于现有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上游,建成后将进一步缩短南通和上海之间的通行距离。南通市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对江苏《新华日报》表示,未来的南通海门,10分钟就可以跨过长江,半个小时就可以抵达上海市中心,与上海、苏南将真正实现同城化,海门也将成为长江以北接受上海、苏南辐射带动的“最前沿”。

地处长江口的南通市,和上海及苏南隔长江相望。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南通和上海的同城化发展也在加速。据《南通日报》9月7日报道,南通未来有8条过江通道,也就是将形成“八龙过江”的格局。目前,苏通长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崇启大桥目前已经建成通车,第四条通道——张靖皋长江大桥已于今年6月28日全面开工;第五条通道即海太通道;第六条通道——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先行用地已获自然资源部批复,为开工建设奠定基础。此外,苏通二通道正在全力推进中,崇海通道在前期研究中。

    责任编辑:谢春雷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