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乡愁标签到重新发现,文学以怎样的方式回到田野大地?

2022-09-09 20: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郑周明 文学报

整个20世纪,文学与艺术以不同形式前赴后继地关注实践着乡村建设,其背后实则是关注着现代人的建设。距今百年前,教育家蔡元培就对中国之美有一个期待——“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的完成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新命题摆在文学与艺术创作者的面前,他们又该如何重新认识当下乡村,摆脱刻板“乡愁”概念,在田野大地重寻文学艺术的实践能力?在近日由《十月》杂志和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美丽中国·文学论坛——田野志:书写美丽中国”对谈活动里,李敬泽、高世名、韩少功、西川、邱华栋、杨庆祥、季亚娅等作家、评论家对此展开了各自的观察思考。

▲ 画作《秀美家园、悠悠乡思》 中国美院 图

近年来,许多乡村改造建设或是乡村艺术节背后,都有中国美术学院团队的深度参与,不同观点形式造就了乡村新景观的差别,这其中既有整体搬迁将乡村呈现整齐划一的传统建筑美学风格,也有局部改造翻新让新旧共存的景观,更有从文旅发展角度出发,引入知名酒店品牌来带动乡村振兴的尝试。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认为,虽然美院参与的一些改造项目品质上在业内颇有名声,但其中体现的现实性还是不足。摆脱全球现代化改造的单一思路,从“吾土吾民”的角度去理解乡村,在他看来才是艺术工作者真正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向。而这必然是建立在团队深度理解地方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他以美院多年来下乡采风传统为例进一步解释道,许多时候美院的采风是“在设计一个田野,在模仿现代主义以一个观看者、采风者的视角去参与,而这对现实性的介入是远远不够的”。诗人西川行走多年,对乡村建设也有着类似的观察,他以游山玩水的谢灵运和根植当地的陶渊明来形容两种面对乡村的态度,谈及自己看到一些乡村流行引入咖啡馆,或是把城市建筑风格平移到乡村之中的现象,这些表面的动作往往是失败的,而近些年微改造、微创新的普及说明许多地方意识到了过去略显粗放的改造方式存在的问题,“美丽中国要求我们要更小心地面对乡村世界。”

▲ 西川近年在《跟着唐诗去旅行》《与古为友》《山水之上》等纪录片中作为讲解人

乡村世界的复杂性也是作家韩少功与评论家杨庆祥所关注的,韩少功认为,作家应该真正去认识乡村和自然的复杂性,那些过于美化的写作无益于大众认识真正的乡村,也正是年轻时采风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常常是以“局外人”的视角去看乡村,难以触摸到当地核心的东西,这促动了他从2000年开始每年在乡村定居,并将对乡村生活的思考写进了《山南水北》《人生忽然》等散文集中。而在回乡观察的杨庆祥看来,书写“美丽中国”的复杂性是当下作家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他注意到,作家很少去关注乡村的孤独群体,对乡村景观中的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问题选择了回避,“我们需要创作新的语法、新的装置去召唤这些情感和问题,让无声变有声。”

▲ 韩少功在湖南汨罗乡下

这种陌生或者回避背后,以评论家李敬泽所观察分析的原因而言,“我们今天面对的田野,已经不是传统地理意义上那个田野了。所谓山乡巨变,是指乡村正在被现代网络重新建构,田野与城市相互嵌入难以分开,这为我们带来了许多认知和书写的困难。”前段时间,他集中阅读了近两年部分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注意到了一个新现象,“这些小说写乡村,十篇里面有八九篇,作家在其中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以第一人称视角去书写的,为什么作家要在书写乡村时需要放置一个‘作家’的角色?这对他们来说或许是在场的可以把握的方法,是既有的文学经验,也是安全的写法。”他进一步提出,作家是否敢于放下这种安全的写法,重新去认识乡村田野?“如果取消这个形象视角,我们的作家还能进行有效书写吗?是否可以说我们的经验已经严重失效了?”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

正如韩少功回忆起曾经自己写作《马桥词典》时,他的背后是多年的地方生活经历,他足够了解当地农民的言说方式,那种把抽象变成具象的能力,以及方言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给予了他灵感去进行一次写作实验,“我从当地农民言说的特点找到了这本书言说的方式,他们擅长借助民间传说里的典故,用叙事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样,在艺术田野调查领域,高世名也更推崇早期美院的毕业旅行形式,那时鼓励学生从学校一路出发,去陌生的西北乃至到西藏和新疆,再沿着长江流域回返,对中国的田野大地进行一次大巡游。在他看来,这与现在美院的学生采风活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和介入程度。

▲ 陶行知手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上世纪2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在杭州开展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实验,《新青年》发表各类乡村田野调查报告,鲁迅发表《故乡》《阿Q正传》等作品,他们直接或间接推动了当时的乡村建设热潮。到了四五十年代,柳青、赵树理、周立波等人接续起了这个传统,深度参与到当时的乡村建设之中,以理性之眼和感性之心去审视乡村问题。站在今天展望乡村振兴、书写美丽中国之际,李敬泽由此更期待作家们“要恢复自己在田野志的位置和态度,重新回到现代文学中那个田野书写的传统之中,以行动的、实践的主体去介入书写,不仅仅满足于作为观看者、思考者,在这个过程中提出文学的问题,打开视野看看哪些是文学可以展开的地方”。

原标题:《从乡愁标签到重新发现,文学以怎样的方式回到田野大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