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空间布局思考

2022-09-09 13: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2022年9月,《浦东论坛》2022年第3期“本刊特稿”专栏刊发了我院首席研究员、前知数据总裁宋杰封,区域经济研究室(新城市实验室)主任李帅,院长、首席研究员何万篷的文章《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空间布局思考》。现全文转载如下: 

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空间布局思考

宋杰封  李帅  何万篷 

战略空间是落实重大战略使命,承载城市核心功能,在特定地域、特定领域、特定时间,通过实施特别措施,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空间场所。 

当前,全球经贸体系加速重构,大国博弈持续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浦东新区是上海的压舱石,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战略链接。党中央赋予了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使命,需要浦东新区站在服务全市、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服务全球的视角和维度进行系统谋划。 

浦东新区地域大、纵深广、要素多、场景丰富。但仍面临重点区块功能单一,缺少联动;南北发展差异大,资源要素流动不畅;增量空间不足,存量土地调整等问题。需要突破线性思维,对照引领区建设任务要求,按照竞争导向、未来导向、全球导向,基于“先进制造、消费促进和贸易服务、综合营运、授权赋能、公共活动和城市治理”等未来场景设计,优化浦东的战略空间布局。为紧扣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时代主题,推动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体现担当和作为,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空间布局应该更具有系统性,总体思路可以从六个方面考虑: 

一、 聚焦六大硬核产业,系统谋划先进制造的战略空间 

聚焦“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对照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的任务要求,优化提升现有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完善先进制造创新生态体系。 

(一)增强现有功能区的产业承载力。发挥现有产业功能区、市级特色园区的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关键环节突破、核心技术攻坚和共性平台建设。重点强化张江科学城南区、临港生命蓝湾等生物医药战略空间,提高张江研发、浦东转化的产业承载力。发挥临港大飞机园、商用航空动力产业区等载体优势,加快集聚大飞机研发、制造、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打造高能级航空产业集群。持续增强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基础材料、封装测试等领域布局,优化提升张江集电港、临港东方芯港等战略空间的服务配套能力;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汽车、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融合,加快拓展以上海金谷智能终端基地等为代表的新终端产业战略空间。 

(二)激活留白空间,做实都市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借鉴欧美、日本等未来产业发展经验,围绕未来网络、量子科学、未来生物、未来材料、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前瞻谋划,提前布局。积极探索战略留白区的打开机制,提高资源要素的活跃度、混合度,实现空间升维和功能迭代。激活浦东中部(南汇工业园区)空间,探索通过用地置换等方式,实现战略留白用地集中连片分布,围绕绿色制造、增材制造、数字制造等都市产业领域,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助推浦东中部崛起。适时推动浦东北部高化滨江地区开发,结合金桥开发区、外高桥综合保税区的产业基础、人才优势,重点布局前沿新材料、未来通信、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 

(三)超前谋划增量空间,推动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考虑沪舟甬跨海大通道规划建设对浦东空间格局的积极影响,超前布局海洋经济发展空间,重点培育海洋精密装备、海洋电子、海洋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推进与浙江舟山、宁波等区域的产业协作。启动实施“沿湾”战略,沿杭州湾北岸向西延伸至奉贤海湾等区域,加快重大项目引进和成果产业化,打造浦东先进制造业的“增量区”。 

二、立足城市发展本质,着力强化消费促进和贸易服务的战略空间  

城市的生命力在于“市”,即交易或贸易。聚焦引领区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目标,增强消费促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场景设计及其相对应的空间安排,引领带动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构建高标准国际化经贸规则体系。 

(一)突出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场景融合,提升消费新能级。发挥现有商圈、服务业集聚区优势,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核心承载区。重点提升小陆家嘴商圈和前滩国际商务区商圈能级,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商业主体和消费品牌集聚,打造高端商业商务、文化体验等功能互动的世界级消费场所。加快推进与新型消费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开放,如医疗健康、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依托临港新片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建设,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消费窗口。探索建设基于元宇宙等虚拟现实融合技术的未来消费场景平台。加快推进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与周边地区商业商务、旅游文化、展示展览一体化发展,实现由自然人消费为主向自然人消费与法人消费并重转变。 

(二)聚焦离岸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提升贸易服务能级。把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机遇,对标CPTPP、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贸易协定,加强与国标规则对接,重点培育洋山特殊综保区离岸贸易、数字贸易、转口贸易等新业态发展。结合沪舟甬跨海大通道建设,协同浙江推进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加快构建并完善洋山港水公铁集疏运系统,推动其成为长三角港航一体化江海联运服务的主要承接地。进一步完善外高桥保税区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全要素贸易生态圈。加大布局跨境保税仓、公共仓、中转集拼等跨境电商公共平台。探索复制推广洋山特殊综保区政策。让外高桥的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和保税研发制造等特色功能进一步集聚。加快推进浦东枢纽地区建设,依托浦东国际机场和铁路上海东站的综合性交通优势,吸引航空物流、免税经济、商务服务、要素交易等临空经济业态,深化与长三角城市群联动,打造世界级枢纽经济示范区。 

三、对标全球顶尖城市的核心功能承载区,持续增强综合营运的战略空间 

全面提升浦东新区在全球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集聚高能级的市场主体、高层次的人才、完善高品质专业服务,推动企业做大市场、做大增量、做强能级,覆盖全市、辐射全国、链接全球。 

(一)全面增强陆家嘴金融城全球金融信息中心功能。加快推进陆家嘴金融城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市场,完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培育本土金融信息企业,推进高能级持牌类机构集聚和业务创新,建设成为全球金融信息策源中心。在全球金融行业规则、风险防范、政策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参与金融信息博弈,引领金融新秩序。 

(二)有效增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金融湾离岸金融中心功能。依托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优势,加快金融资源集聚,推动建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跨境资产管理平台、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等金融要素交易平台。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借鉴国际通行的金融监管规则,提供大宗商品现货离岸交易、保税交割等离岸金融服务。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探索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设立离岸贸易外汇专用账户等。 

(三)提升世博前滩国际商务总部服务功能。积极把握央企市场化改革趋势,深化央地创新合作,加快承接更多高能级的央企总部及功能性机构。进一步增强前滩国际商务区国内外总部及营运、结算、投资、管理、采购和销售功能中心集聚,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持续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新设项目。加快建设前滩南区域,围绕国内科创型企业“分流”趋势和“并表”需求,重点建设长三角民营总部企业集聚区。 

四、紧扣“四个面向”战略要求,全面提升授权授能的战略空间 

围绕引领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目标,聚焦“四个面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培育张江科学城国际科技创新思想市场和创新资源集散功能。全球范围内创新功能一般具有三个层次体系(见图1),即科研成果的研发、转化与应用功能;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集散交易功能;源于技术、又超越技术,开放自由的思想市场功能。其中,张江科学城中区应依托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会堂等高能级基础设施和重大科学装置,吸引更多海外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来沪,加快培育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思想市场。张江科学城北区重点吸引各类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科技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同时,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集聚更多“数商”企业,打造全球性的数据资源配置枢纽。  

图1 科技创新的三个层次(图片来源:前滩综研自制)

(二)聚焦研发、转化与应用功能,推动临港新片区国际协同创新功能。围绕打造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品牌效应,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统筹协调各类创新资源,培育国际创新协同功能。其中临港科技城重点打造一批全球化合作、市场化运作的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服务平台,促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关键技术突破。生命蓝湾积极争取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和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落地,探索建立“产学研医用”国际合作大平台。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强与日韩科技公司、科研团队的项目合作。 

五、围绕对外交往功能建设,超前布局公共活动的战略空间 

强化浦东引领区的对外交往承载与服务功能,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重点谋划国家主场外交储备空间,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密集、公共活动勃兴的世界级战略性平台。 

(一)加快集聚国际组织机构,提升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实施浦东“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争取更多国际组织机构入驻,提升上海参与国际事务能力和话语权。其中,前滩国际商务区发挥已有优势,进一步集聚高能级的国际组织。大力吸引全球知名、具有相当活跃度的智库汇聚,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智库街区。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发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影响力,探索发起设立城市级别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依托临港新片区现有教育资源,探索设立“一带一路”大学,持续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球投资贸易创新合作。 

(二)举办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重大活动,增强城市影响力。持续提升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陆家嘴金融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并争取上升为国家主场外交活动。建议增设张江论坛、洋山论坛、前滩论坛等高端公共活动。积极争取全球发展国际论坛、全球安全论坛、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等永久会址落户浦东。发挥临港新片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交通便利、环境友好、制度创新等优势,研究增设承接重大公共活动、多边文化外交的战略空间,如举办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SXSW,每年3月份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举办的音乐科技盛会)、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等全球科技活动,打造现象级公共活动集聚地。前瞻研究上海申办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国际性体育赛事的承载空间。 

六、贯彻“人民城市”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城市治理的战略空间  

围绕引领区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的目标,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推动城市治理模式、治理方式、治理体系创新。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升引领区综合善治水平。 

(一)深入推进乡村治理,承接上海多元化高能级经济发展功能。用好乡村战略空间,重点推进浦东中部航头、新场、大团、宣桥、惠南、老港镇等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见图2)。推动与沿线镇工业园区、生态廊道建设协同开发,通过数字技术变革、特色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提升等方式,凸显引领区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加大力度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房、田园综合体等政策创新,盘活乡村土地资源,推动更多产业项目和创新创业落地,打造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示范区。  

图2 浦东中部乡村振兴示范带

(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空间统筹管理水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在浦东滨海、滨河、生态廊道沿线,拓展自然娱乐休闲功能,解锁蓝绿空间,在紧凑城市中给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与节点。 

(三)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大应急物资储备空间布局。发挥洋山特殊综保区港口和政策优势,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的战略空间,重点提升医疗卫生、食品等各类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探索构建平战结合、智敏韧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结语

建议浦东新区立足下一个30年,代表国家深度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基于产业业态、空间形态、自然生态的组合,激活存量、释放增量,努力构建“尖峰-高原-廊道-网络”未来型生产力布局。让各类要素在浦东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采编:陈萌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