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在读的6本中文原创书:储蓄来生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思想新闻中心
2022-09-15 17:10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储蓄来生、嵇康传、阳明学……这是最近思想新闻中心编辑们在读的中文原创新书。以及,外国译著推荐包括了上月去世的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的代表作,关于刚刚去世的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的《理解戈达尔》等。

《储蓄来生:宋代以来的寿生寄库信仰》

韦兵/著,巴蜀书社,2022年8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书名“储蓄来生”,令我想到《三体》里章北海的名言“增援未来”,在对现实生活失望甚至绝望之际,把期待寄托于宗教信仰或生命科学(幻),大概是仅有的两条出路。

寿生寄库信仰,是指“亡魂凭借诵经功德及生前所焚烧偿还冥府宿债的寿生纸钱和预存于冥府的寄库纸钱,加上证明这些纸钱已经收存冥府的虚拟契约文牒,就可以得到拯救,这是唐宋之际诞生的新观念”。(第2-3页)更进一步说,“如果寿生是还钱,寄库就是存钱,这是指烧纸钱寄存在冥司库曹,死后到冥间领取,在冥间享用或用于投胎转世。寿生是填还前生的欠账,寄库是储蓄来生的福禄”。(第4页)寿生寄库信仰之所以诞生于唐宋之际,作者认为“其实是唐宋以来社会变革的一种折射: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商业与金融的发展,货币的广泛使用,以及平民社会的诞生,都对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寿生寄库信仰中冥府衍生出的金融功能就是这种变革影响的产物”。(第10页)

这一论断似乎是唐宋变革论在宗教信仰领域的体现。但我也有一些疑惑,唐人封演《封氏见闻记》卷六“纸钱”条记载:“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今自王公逮于匹庶,通行之矣。凡鬼神之物,取其象似,亦犹涂车刍灵之类。古埋帛,今纸钱则皆烧之,所以示不知神之所为也。”按照这一说法,纸钱在魏晋时已出现,到唐代已相当盛行。至于纸钱在阴间流通使用的情况,《广异记》《河东记》《冥报记》等唐人笔记小说中多有记载。《北梦琐言》卷九甚至记载,丞相杨收死后,还魂向前同事借纸钱十万缗作为阴兵军费。如果说寿生寄库信仰的变革意义,可能在于冥府库曹允许纸钱的存取,具备了钱庄或银行的基本功能。

作者认为:“晚唐五代以来,人们观念中的地狱逐渐‘日常化’,地狱从酷刑监牢的形象之中又滋生出日常的一面,鬼魂可以在其中过着阳间一样的生活,有当官的、做买卖的,也有婚姻(冥婚)、诉讼(冥讼),甚至修房子钱不够,还要到阳间来借。只有这种日常化的地狱存在,冥财在阴间才有用,人们才会有预存寄库的想法。”(第48页)不过,如前所举的唐人的笔记所见,阴间的“日常化”可能要早于晚唐五代,当然,宋代以来鬼世界的日常化乃至人鬼共处的情况确实有了极大的飞跃,这在《夷坚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作者认为寿生信仰起源于道教,而“影响力的扩大则应该归功于佛教,佛教使寿生信仰有了一个大转变,就是把填还对象从天曹钱库转变到冥司钱库,并结合十王信仰,由此在民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50页)这是很有意思的转变,相对道教讨论的核心是“人如何不死”,佛教对死亡以及死后世界显然要更关注。对普通民众来说,与其追求更为飘渺的升仙,不如努力争取在死后世界过得好些,所以纸钱存入“冥司”钱库要比存入“天曹”钱库更靠谱。古人对于冥府的想象力在此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寿生科仪文献中,很形象地展示了这一想象力:“宋代人头脑中冥财搬运已经是一个需要应对的问题,这个趋势在宋以降的寿生科仪中发展出一套专门安排、犒赏冥财搬运车夫力士的仪式,称为《祭享神吏夫丁集》《夯夫科》《佛门填还预修请车夫科范》等。这些仪式主要就是发牒文至城隍,请发阴中力士车夫搬运冥财,到斋坛聚齐点名,设宴犒赏,交付箱笼之时还要附带关凭路引,以备沿途通关所用,直至安稳运入冥中库司,经检视核对无误收入库中才算完毕。”(第121页)作者指出,“城隍发来的力士车夫是鬼兵”,这与《水浒传》中杨志押运生辰纲的情节极为相似。

在第五章,作者讨论了寿生信仰与《西游记》取经缘起的关系,他认为:“以寿生寄库为代表的经忏斋醮仪式中体现出来的新时代精神,这些精神也体现在深受这些仪式影响的《西游记》中。首先是突破身份界限,平民社会取代士族社会,身份平等是时代的新潮流,刘全进瓜曲折而隐晦地表达了最大胆的追求身份平等的理想;其次,平等带来了契约精神,寿生仪式对契约的强调,尤其体现出宋代以来社会的变革;再次,寿生寄库的个人主义精神集中表现在对三世生命的自我规划和掌控,寿生仪式疏文开篇强调‘福由自作’,可谓抓住了寿生的本质。个人而不是教团才是灵魂拯救的主体,这与《西游记》中孙悟空特立独行的个人主义精神是相通的。”(第247-248页)《西游记》中唐太宗的三个承诺是否体现了“追求身份平等、契约公正、共同解放”社会与思想发展的风势,我当然没有能力判断。不过倒是联想到南朝关于轮回转世的大讨论。佛教轮回转世观念在此辩论后,压倒了早期道教《太平经》中的“承负”说,成为幽冥世界建构的重要元素(北朝佛教徒似乎不愿多争论,直接花钱各种造像做功德,以求全家一齐转到后世共享荣华富贵)。而轮回转世观念相对于“承负”说的差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由自己而非后代承担因果报应,强调对生命的自我掌控,而不是将因果报应的结果由后代集体承担。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个人主义精神”。

按照我粗浅的理解,民间的佛教徒原本强调通过诵经、修持、行善等方式积攒功德以求“福由自作”,而寿生寄库信仰则为身后祈福开辟了一条简单粗暴的新路,即预先在冥府银行存钱,并且允许个人诵经折算为纸钱(后期由于烧醮寄生仪式由专业僧道把持,斋主个人诵经折钱影响其生意,而不愿折抵)。在这个意义上,民间性极强的寿生寄库信仰,强调的也许是“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纸钱也不例外。

《馆中窥事:透过美术馆看日本》

漆麟/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近来躺在床上读书之时,常常想起钱穆先生在《读书与游历》一文中所说的:“我不幸不能读外国书。我又不幸而不能漫游世界各地,只困居在家乡太湖流域之一带……只能借读书为卧游……”这较之于倪云林诗“满壁江山入卧游”,似乎多了几分拘束与无奈,不过更为贴合我们此时此地的心境,也是显然的事。因之,漆麟的新书《馆中窥事:透过美术馆看日本》也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书中记录了十个作者“不仅自己去过,而且去过不止一次”的日本的美术馆,逐一加以解说。作者本就是专研中日近代艺术史的学者,具有内行人的眼光自不待言,难得的是不拿专家的架子,而以一种朋友般的亲切与诚恳,细致、深入地梳理美术馆收藏的作品的相关史实,以及美术馆的由来与演变。说来惭愧,东京都美术馆与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我也都去过,“而且去过不止一次”,可是,在漆麟这位高明的导游的指点下,我才发现,自己此前看到的,原不过是最为浅表的部分。第一章对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所藏瓷器与第四章对乐美术馆所藏陶器的介绍,更是让我悠然神往(不得不说,数量既多,清晰度又极高的图片,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不幸而不能出游,手此一书,居家卧游,多少也是一种安慰吧。

《嵇康传》

王晓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9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清华大学历史系王晓毅教授致力于魏晋玄学研究,其论著以玄学大师王弼、郭象最多,但在本书序言中,王教授说他最喜欢的人是嵇康,“他的可爱之处,是真诚自然、光明磊落的人格。他自称是老庄的信徒,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儒家的智仁勇,是中国士大夫心中最完美的人格”。

本书是一部系统性的嵇康传记,除了介绍生平事迹,作者通过对嵇康重要文章的解读,带领读者以感同身受的视角,跟随嵇康从漫游、求索,为官、打铁,到遁迹山林、从容赴死,既写出了独立不群的嵇康,也写出了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嵇康。生命之矛盾、艰难与高贵,在简单的叙述中显露出来。此外,本书对向秀、阮籍、吕安、钟会等人虽着墨不多,却形象鲜活。读罢《嵇康传》,不仅对竹林七贤及其所处历史环境有所了解,对魏晋玄学也会有新的认识。

《阳明学十讲》

周志文/著,中华书局·上海聚珍,2022年7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关注到这本书并不是出于对阳明学的兴趣,而是因为作者周志文,诚如杨渡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的,周先生“写作的散文,对自己成长的历程,对人生的苦难与国族家史的刻画,既有典雅的历史感,又有一种哀而不伤的韵味”。他的散文集《同学少年》《家族合照》等读了都很喜欢。而在散文家的身份之外,作为台大中文系教授,周先生主要从事明清学术史、明清文学的研究,这本书是他应邀为电台录制的讲授阳明学的课程讲稿,“因为是给一般人听的,所以要尽量简单明白”。他用两讲的篇幅大致梳理了传统儒学史以帮助理解阳明学的位置,又用了两讲铺陈了王阳明的传奇人生,后面六讲则集中介绍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阳明学的核心思想以及阳明学与朱熹之学的关系等等,对于阳明弟子、后学流派及其在日韩的发展情况等也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

周先生说,“阳明学其实很简单”,他也试图以平易晓畅的方式将阳明学讲得很简单,没有繁冗的征引注解,也没有太多个人观点的展开和演绎,确实如其所愿地“清爽”,对于我们入门性地了解阳明学非常友好。直到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似乎才略略放开了一点自己文学性的表达:

朱熹曾形容陶洲明,说:“陶(诗)却是有力,但语健而意闲,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朱熹似乎深契渊明之心,知道陶诗在平淡的表面之下,其实是有着一股热肠,偶尔会流露出其不羁之气……所谓“带气负性”,是指一个人有自己的个性,行事有时克制不了冲动,平日修养很好,却不免还带有点意气的成分,当意气一出,常会不顾一切。阳明与朱熹形容的渊明一样,在某些部分,他也是个“带气负性”的人……他的“良知说”,反而因为他偶尔呈现的“意气”而显得更为鲜活,更具有生存感与说服力,这一点很像孟子。

《一团坚冰》

杨知寒/著,译林出版社,2022年7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班宇、双雪涛之后,‘东北文艺复兴’浪潮的接力书写。”因为出版社的这句宣传语,对杨知寒这位“90后”东北作家的这部中短篇小说集起了兴趣,也深觉在“东北文艺复兴三杰”全是男性作家之后,终于有了女性作家代表。

《一团坚冰》包含了九个东北故事,或许是女性视角的缘故,这些东北书写完全不同于班宇、双雪涛和郑执,更加的日常化。在杨知寒的笔下,更多的是关于家庭、情感,比如《瑞贝卡》中的母女关系,《连环收缴》中的两家人,《一团坚冰》里舅舅与外甥以及舅舅对外甥的老师的暗恋……而在这些故事中,家庭大多是破碎的(多数情况下又是父亲的出走或缺失),或是父母离异,或是一方早逝,又或者双双离开东北去南方工作,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或许是作家的个人成长经历,又或者是东北的部分现实反映,是一代东北人的伤心往事。

正如杨知寒在小说中写到的,小城的生活缓慢,感觉后置了一个时代,之前看东北故事,也总有这样的感觉。但是,《一团坚冰》里的几个故事就比较当下,比如个人比较喜欢的《瑞贝卡》,疫情、朋友圈、微信群聊、抑郁症等等,这些新鲜的元素都融入在小说中。

杨知寒的文笔很好,完全看不出是从网络文学转场而来。在她的这些故事中,总透着一些悲凉,就像最终选择的书名“一团坚冰”,人就如同这东北最常见的冰雕,“谁又真的能在里面藏进火种呢”?

《粤菜北渐记》

周松芳/著,东方出版中心,2022年8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广东消夜杏花楼,一客无非两样头。干湿相兼凭点中,珠江风味是还不。”在这本《粤菜北渐记》中,说到上海最早的广东菜消夜馆,作者引用了清末民初朱谦甫《海上竹枝词》中的一首。而这首竹枝词中的“杏花楼”今天也依然开设在福州路上,甚至在每年中秋将近之际都免不了迎来门口买月饼的长队。上世纪初,上海的广东菜馆从消夜馆向大酒楼发展,“民国时期,粤菜风行上海,尤其是新雅饭店的粤菜,还赢得了‘国菜’殊荣”。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岭南饮食文明的彰显,实在是晚近的事,特别是一口通商之后所累积的物质生活的高度繁华有以致之,但其被广泛接受,获得并叫响‘食在广州’的招牌,从‘文献可征’的层面,应该是晚清民国之际,又特别与作为文化传播中心的上海有莫大的关系。”

这本书不仅描述粤菜在上海的发展,更是讲述了粤菜驰骋九州、横绝一时的盛况。作者广搜史料,对粤菜馆在京津沪宁汉渝等城、在闽滇桂黔等地的发展规模都有着墨,从饮食文化的风气嬗变看出一段生活史。

附:译著新作推荐

《理解戈达尔:聚焦<筋疲力尽>与<轻蔑>》

【法】米歇尔·玛利/著 胡敌、龚金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2017年9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在米歇尔·玛利看来,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筋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1960)与《轻蔑》(Le Mépris,1963)无疑是他1960年代影片中最有名的两部。前者是戈达尔的第一部长片,在1959年夏天迅速拍摄完成。该片在1960年3月发行之际,成为作者,甚至是新浪潮的“宣言影片”,它震惊了评论界,还使大众为之欢呼雀跃。经过三年时间拍摄五部影片的历练之后,戈达尔改编了意大利作家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的小说《轻蔑》。这是一部法国、意大利与美国的合资片,是关于电影世界及其神话的影片。它通过拍摄德奥裔老导游弗里茨·朗,用画面再现了作者论,并且提供了让好莱坞电影的代表,西部片、战争片和警匪片演员杰克·帕兰斯(Jack Palance),与最有代表性的欧洲电影“新女性”、当时的大明星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对峙的机会。影片在1963年12月上映后,不论是观众还是影评人的反响,都产生了分裂,但它慢慢变成了神话,1980年代的重新发行使之成为1960年代法国电影的代表作。《理解戈达尔》介绍了两部电影的拍摄背景,以及影评界对它们所作的反应,并从叙事、主题、风格、技术实践等角度对影片进行评论。米歇尔·玛利说:“我们没有胆量让那些不支持戈达尔的观众喜欢上戈达尔。我们只是希望能让他们反思自己杯葛、怨恨他的原因,如果可能的话,能让他们产生重看这些影片的意愿。”

《日本妖怪化物史》

【日】江马务/著 王子豪/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2年8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小册子,作者1927年曾任日本风俗文化学会会长。他写作本书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反对井上圆了那本著名的《妖怪学讲义》,《妖怪学讲义》属于用科学祛魅的方式否定妖怪,而本书则是“为挽救那些和迷信一起被圆了葬送的可怜妖怪”(第204页,译后记),“主题是在假设妖怪化物实际存在的前提下,探讨自古以来人类与妖怪间的往来——即我们的祖先如何看待、如何理解,以及如何应对妖怪化物”(第3页)

虽然作者在序说开始就指出“妖怪”与“化物”的内涵存在明显的差异:“妖怪”是人无法觉察其真面目的不可思议之物,“化物”是某种善于变换外形之物(第3页)。但是全书读下来,感觉作者似乎主要是为了将妖怪与其实体分割开来描述、研究,所以对于这一定义也在游移。对于完全不懂日本语境的我来说,还是忽略这一区别更省力些。

作者所做的妖怪与化物的归纳表

从作者的归纳可以看出,日本妖怪文化与中国的鬼文化及精怪文化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在他们眼中,人类与动物、植物、器物的变化都可以视为妖怪,而中国的精怪都是非人的。

至于妖怪化物产生的原因,作者总结了三条原因,一是遗执的原因,即人类的某种情感达到高潮而化作执念,行走人世间却无法维持平和的心境,纵使身死也无法前往极乐净土,最终沦为妖怪;二是他律的原因,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化作妖怪,某种巨大的力量推动了这种变化,比如咒语、佛法或鬼魅的力量;三是时效的原因,是指万物随时间流变的自然法则,譬如古时的迷信认为人老朽至极则成妖。(第59-65页)

从这三条原因看,日本庞杂的妖怪体系,似乎是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观念在进入文明社会后,未受到各种秩序规则改造、规训的结果。对比中国的精怪世界与鬼世界就非常明显。在中国的精怪文化中,虽然也有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妖怪(特别是《山海经》的记载),但由于神鬼人三界体系规则的深入影响,对于妖怪有各种管理、奖惩、改造的办法。最明显的是对狐狸精的改造,从六朝时期完全视为异类,到唐宋之后渗入人类世界,直至明清时与人类共生,并且按照人类的基本伦理规范与人类交往,几乎被完全同化。更不用说幽冥世界,中国的冥府自东汉后期出现以来,对幽冥世界的管理基本与人类世界同步,鬼在阴间的生活形态与阳间无异,基本成为阳间生活的镜像。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关于人类化妖的记载,但都被认为是溢出了人伦秩序,属于需要清理的妖异。在这个意义上,日本妖怪的谱系显得更为丰富,而中国的鬼、妖世界则显得更规范化。

从第四章到第八章,作者分别描述、归纳了妖怪的形质、形象、能力等特点,比如,妖怪化物的形象经常具备几个特征:欠缺身体的某一部分,如影子般出现,化为火焰后现身,没有形体。(第105页)无论是妖怪还是化物都以中年形象出现者居多,老者与幼童都不多见。近代以来,幽灵以女性为主,作者认为也许是因为女性的执念比男性更深重。(第140页)

作者在结语中虽然努力强调妖怪化物故事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但就我读到的日本怪谈来说,对于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强烈的感觉,反而是其中渲染的执念的强大,以至冲破现实世界各种秩序规范,让人称叹不已。比如神奇的“辘轳首”,这种妖怪能不断伸长脖颈,使头颅在空中飞行。

《王赓武回忆录(上)——家园何处是》

【澳大利亚】王赓武/著 林纹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8月版

《王赓武回忆录(下)——心安即是家》

【澳大利亚】王赓武、林娉婷/著,夏沛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8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王赓武先生回忆录,应该令不少读者期待已久。两卷本的回忆录书名一问一答,围绕“家”而展开。上卷写他的父母、家史,他的少年经历,读书、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年少的他和他的父母是彼时南洋移民世界中一类“不一样”的存在,他们与其他华人不密切往来,他们是漂泊在外的异乡之客,是终会回家的。“家园何处是”,更像是形容其一家人身处海外、几度想要回国而不能、回国之艰难的漂泊之感,而不是少年王赓武心中的一个大问号。当然,或许在他对周遭人事环境的观察和体悟中,在他与父母短暂回乡又赴南洋的经历中,这也曾是他脑海中出现过的问题。但相较于少年时代,“家园何处是”大概是在青年王赓武离开南京再返南洋时更成了一个问题。于是,下卷开始了寻觅之旅。从他在南洋的大学生涯写起,讲他所接受的教育,彼时所思考的问题,以及后来他的婚姻、家庭和学术事业。

答案要如何获得呢?既来自理性的学术思考,也来自感性的生活经验。如王赓武自陈,“等待回到中国以及重返马来亚,这两者形塑了我的人生,影响远比我意识到的还要深刻”,他开始“书写父亲这一辈身处的变局以后,更加了解二十世纪初的局势,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发生怎样的剧变”,他投入到海外华人、移民研究等课题时,吸引他的是中国对外部世界、对那些离开中国定居海外的华人而言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及想法。这些学术议题最初都来自他对怡保和南京的回忆。至于生活呢,也许就像书封所昭示的那样直白——《家园何处是》是少年王赓武的流离迷惘,《心安即是家》则是婚姻家庭给予的慰藉和支撑。在回忆录上卷接近尾声的部分,王赓武从南京返回怡保之后,他说:“很奇妙地,我不久就觉得自在融入,回到和从小成长时差不多的生活。”很奇妙吧,“回到和从小成长差不多的生活”,但感觉却那么不同,曾经觉得疏离、与别人“不一样”,如今“自在融入”,生活好像不自觉地就给出了答案。

《银发世代:重新定义老年、反思医疗体系、重构老年生活》

【美】路易斯·阿伦森/著 蒋一琦、张光磊、周哲/译,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7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银发世代》一书从社会对老年的定义、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医疗体系,以及老年生活等方面讨论了老年群体所面对的问题。作为老年病专家,路易斯·阿伦森讨论了医学界对于老年医疗教育的缺失,老年医疗中存在的医疗暴力,以及医学界对于老年患者的隐性歧视。在当今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洋溢着对青春的褒奖以及对衰老的厌恶和隐讳批评。年轻人一面扮演社会的劳动力,一面为社会的消费做出贡献;而老年人却遭到了忽视。但是,在医疗技术不断提升的今天,社会中的老年人将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另一方面,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中,许多老年人感到被抛弃、越来越无所适从。

此外,尽管许多人表示可以将老年人送去护理机构接受照顾,或让护理机器人照护老年人,但作者表示这种做法缺少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他们也需要受到别人的关注,维护好自己的尊严和体面。因此,家人和专业的看护者不应该仅仅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应该关注他们的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

《制造宠物:支配与感情》

【美】段义孚/著 赵世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2022年8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宠物作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似乎有些离奇,段义孚先生在序言中对此作出了解释:人类如何为自己的利益而改变了自然是地理学界研究的主要课题,而他将“环境”作为一个广泛松散的概念加以使用,不仅泛指自然(气候、地形、植物和动物)和人造空间,还包括其他的人类。因此,本书中的宠物并不仅仅指小猫小狗之类的陪伴动物,而是将花园、喷泉、草木、动物、儿童、女人、奴隶、侏儒、愚人等等尽皆涵盖在内——凡是产生于拥有权力者的嬉戏性支配心理,都是被制造出来的宠物。

尽管书中随处可见权力与力量的残酷与荒诞(例如,“一次在命令一个团队举枪致敬达一小时之后,米哈伊尔大公评价说‘很好,美中不足是他们在呼吸’!”),无法摆脱支配欲望的权力和情感之间始终存在天然的矛盾(就像努尔人爱自己的牛,这种爱甚至并不居高临下,然而在母牛死去时,他们会坦然承认,“眼睛和心悲哀,但是牙齿和肚子高兴”),但本书对感情对于避免权力滥用的作用仍然怀有希望,将世界踩在脚下的王公贵胄也会对自己的宠物报以深情(腓特烈大帝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命人给卧榻边发抖的灵缇犬盖条毯子)。正如引言最后所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不那么光明却也不全然悲观的结论:“……制造和维持宠物终究是一种相当无害的事业,这个事业常常有利于主人,在较低而且有争议的程度上有利于宠物,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