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心灵之声”第二十八期——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心理调适

2022-09-14 16: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讽,郁郁寡欢,辍学在家;因向异性表白,遭到拒绝,痛苦不堪,不思饮食,无心学习;某中学生因与家人发生争执,激烈争吵后,采取极端的行为。以上类似事件的发生,不是偶发情况,都存在着诱发因素,对事件的发生起到导火索的作用,是学生平时不良情绪的累积,最终产生抑郁情绪,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如果没能及时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非常容易酿成悲剧。

抑郁情绪是一种心理问题,属于情绪、情感方面出现的问题,由轻及重:由抑郁情绪发展到抑郁情绪障碍直至抑郁症。以长期而显著的心境低落或沮丧为特征,严重时这种状态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持续时间在两周以上。抑郁情绪的核心症状是(1)心境低落:情绪低落的状态可以由失望、沮丧到悲观、无助。严重时对生活会感到绝望,产生厌世情绪。(2)兴趣丧失: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逐步发展为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

中学生处于11、12-17、18岁的年龄阶段,生理成长和身体发育都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加之心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些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不能及时宣泄和疏导,就会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乃至抑郁障碍,有的严重会发展成抑郁症。

01

中学生抑郁情绪原因

1.生理早熟产生的诱发因素

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经济、科学技术发展,不同文明生活方式的影响、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导致人类青春期提前到来和青春发育期缩短,使每代人都出现性早熟的情况。加之媒体对青少年成人化的宣传诱导、不良生活风气的熏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误导等因素,给学校教育和社会风尚带来很多问题,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有的学生出现生理性紊乱、神经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的产生情绪的紧张和焦虑的出现,进而出现心理疾病如强迫症、神经症、病态人格、躁狂症等,产生身心危机。

2.应试教育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

当前中学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由于学生面临初升高、高考等现实情况,有的学校会忽视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无端取消各种课外活动,限制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中。

3.家庭养育方式的影响

良好科学的养育方式,和谐友爱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非常重要。对孩子生理上、心理上的需求要尽量满足,对过分、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讲明道理,给予拒绝。过分顺从孩子的意愿、溺爱----“保姆式”的教养方式或粗暴苛责、干涉----“专制式”的教养方式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会使孩子在生活中感到很无助,易产生抑郁情绪。

家庭成员不良的交往模式对个人影响也许在童年时期并不明显,但成年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会增加。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时期丧失主要抚养者与抑郁症高度相关。现今较高的离婚率、留守儿童及隔代抚养等现象,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榜样的作用。如果父母对待挫折的态度是消极退缩的,孩子也极有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应对,个体容易陷入抑郁情结。

4.个体性格因素原因

对于安静内向、敏感多疑,不喜欢与人说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对事情容易看到消极一面,多愁善感、敏感脆弱、缺乏自信,很看重他人的意见和评价,易产生负面情绪,加上不善于或不愿意表达内心感受,日积月累的压力和消极体验会把他们压垮。

02

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调适

(一)建立完善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重要的生活环境,它们提供的支持能有效地帮助个体应对压力,积极面对困难,克服心理障碍。

1.建立完善的学校支持体系

(1) 学校应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学校应树立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帮助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2)学校应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学校应寓教于乐,采用形式新颖的宣传形式,通过观看视频、录像、微课、讲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基础和素养,提供应对不良情绪、情感冲突、校园欺凌事件及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帮助孩子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

(3)学校必须设置心理咨询室

每所中学校都应该设置心理咨询室,应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负责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专业干预的手段使学生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平复心情,调整行为,纠正不良人际关系,正确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趋向。

(4)教师应具备基本心理学常识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品德,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为人乐观热情,能细致入微发现孩子情绪、行为的异常,能及时进行干预,施以安抚,适宜的开导和劝慰,并能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帮助孩子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孩子可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进行专业系统的调节与治疗,从而化解危机。

2.营造温暖有爱的家庭支持体系

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应学会如何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父母宽广无私的爱给孩子以力量,增强自信心,帮助孩子战胜生活中的困惑和障碍,使他们内心充满力量,有效抑制或减缓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

当孩子烦躁时,父母应投去温柔的目光;当孩子退缩时,报以鼓励的目光;孩子痛苦时,投以温暖的目光,让孩子时刻感受父母的支持和陪伴,体会到家庭是温暖的力量源泉。学会用微笑面对孩子,你对孩子微笑,孩子也会报以微笑,交给孩子如何积极乐观,心情平和的对待事物,让他的生活充满阳光。学会倾听孩子,给孩子以关心、肯定和尊重,关注孩子的情绪流露。这些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教育观念和方法会改善孩子的观察力和自信心,培养孩子形成充满爱心、自尊自强、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进而提高孩子应对重要挑战的能力,学会控制并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孩子的成长需要广阔的空间,这要求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尊重和激励。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父母的宽容给孩子有更宽松的成长空间,让孩子的心胸变得更宽阔。”

一个人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强大,就会有越多的资源帮助他应对来自外界的各种挑战。当学生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关爱、支持和理解时,能够产生心理安全感,增强自信心,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这些积极的感受能帮助中学生产生积极正面情绪,避免抑郁情绪的形成。

(二)体育运动缓解抑郁症状

体育运动在缓解紧张焦虑情绪、调整心理状态方面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适宜的运动能提高身体素质,以此提高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磨难,以及情绪对你的损耗。

参加体育运动,比如球类运动,通过对球的掌控,会快速提升你的控制感,有效地克服生活中的无助感。有抑郁情绪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会胡思乱想,运动时会让你专注于对躯体的控制,可以避免想太多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运动让你专注于当下,当你完成一个利落的投篮,漂亮的舞蹈动作或一个扣球动作,就会有一种非常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快乐的情绪能弥补生活中好几天的不如意。

参加一些团队比赛,在比赛中团队成员彼此关爱、安慰,彼此激励,让你与他人之间有集体感、团队感和链接感,这种团队的凝聚感会驱除一个人独处时产生的孤单感、无助感,有助于抵抗抑郁。运动的人抗挫折能力强,经常尝到失败的滋味,对失败就会产生免疫,从而提高人的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03

认知疗法缓解抑郁情绪

有抑郁情绪的学生对事件的想法、看法有时会比较极端或绝对,非黑即白;或者把事情的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常常认为事情都与自己有关,应该对所有事情负责;只看事情的消极一面而忽视了积极的一面等等错误认知。如果孩子的抑郁状态比较严重,建议进行心理治疗——通过认知疗法进行干预。认知疗法是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使求助者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进而从事物积极的方面着想,调整认知,纠正错误观念,调节不良情绪,改变不适当的行为。

咨询师需要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如咨商会话技术、倾听技术、语义分析技术等的实施,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偏差,进而积极配合,学习如何宣泄不良的情绪和苦闷,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

通过心理咨询的调节机制,学生会合理地对待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并懂得根据环境的需要和自身客观条件来设计自己的努力目标。当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既定的目标时,学会适当降低要求,对目标进行调整,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做力不从心的事情。孩子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能够积极客观的看待失败和成功,能意识到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是避免不了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它们,并能及时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重新回到充满活力、充满挑战的生活中。

中学时代是每个人人生经历、情感体验最敏感、最丰富多彩的时期,让我们每个人身处不同的身份,都能尽其所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理解、宽容和帮助!让爱与关怀如温暖的春风驱散孩子们心头的乌云!如细雨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祝福孩子们的生活洒满金色的阳光!

本期嘉宾简介

周小鹭,专业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植物生理学、室内花艺设计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及实践应用设计等工作。某职业院校学科带头人。省教学成果优秀奖获得者。哈尔滨市红十字心理专家团队成员,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会员。

原标题:《​“心灵之声”第二十八期——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心理调适》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