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和文徵明、唐伯虎齐名,跟随这个有趣的灵魂走进江南

2022-09-15 19: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明四家”是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听过乃至了解沈周的人并不多,他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

沈周家庭环境优异,出身自书香世家,上至曾祖一辈都是高门大户出身。沈周幼时便聪慧过人,饱读诗书,他11岁时游历南京,便能写下百韵长诗。

虽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但沈周蔑视污浊的政治现实,终生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他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在明四家当中,他的辈分最高,但却丝毫没有架子,幽默风趣得像个老顽童。他爱交友,也爱跟人开玩笑,经常做一些好玩有趣的事情。

比如,沈周先生有一个朋友叫赵明玉,苦于作为堂堂七尺男人却没有胡子。一天,沈周正在苏州城外的家里和朋友们饮酒,高谈阔论之中,有人又拿赵先生没有胡须打趣,沈周便当即灵机一动,提笔给当时的美髯公周宗道写了一封信,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书法名作《化须疏》。

沈周性格随和,心胸宽广。曾经有一位太守求画,沈周为他画了一幅《五马行春图》。因为古时太守出行,以五马驾车,所以“五马”也被称作是太守的别称。

太守没明白其中的典故,他看到图中除了他只有驾车的五匹马,便不是很高兴:“我岂无一人相随耶?”沈周知道后另外画了六个随从者送给他,对太守说:“无奈绢短, 只画仪仗前导三对。”

年纪愈大,沈周就越是追求平和清净。沈周72岁那年,本在他避世隐居的“竹庄”过日子,突然新上任的曹太守把沈周叫去,到他的府中画画来装饰一番。沈周的好友都有些不满,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谒贵游可勿往。”沈周却心平气和地答道:“往役义也,岂有贱哉?谒而求免,乃贱耳。”

作为中国美术史上声名显著的艺术家之一,沈周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当其在世之时,便已蜚声吴门乃至两京。事实上,沈周在文学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惜为画名所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王瑀的《沈周诗画中的江南》选取江南作为主题,以苏州为核心,带我们走进了当时江南地区文人才情雅致的世界。

01

不须千万朵,一柄足春风

沈周笔下能笑、有情的牡丹

“鼠姑”是牡丹的古称,亦是其作为药材的别称。在沈周眼中,唯有牡丹始终出众,即便烂漫的桃花李花在其面前也只能无人问津。他甚至半开玩笑地调侃“老僧却在色界住”,言语间充满了艳羡——此时,他的家中应尚未栽植牡丹,而他所能做的唯有“急借纸面图其生”。

去别家看牡丹,是沈周中老年时期每年春游的重要内容。而他所涉足的“别家”,又以苏州城中林立的寺院最为常往。六十岁以后的沈周,更喜欢在苏州城东南的东禅寺(今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一带)赏牡丹,晚年的他时常借宿于此。沈周入城借宿僧舍的习惯,大约从他十四岁随父亲入城时一同借宿于西禅寺起便逐渐养成。

正德《姑苏志》地图中的报恩寺与东禅寺

弘治二年三月十日(1489年4月10日),正在东禅寺小住的沈周接到孙子诞生的喜讯,欣喜之余,他与来访的好友们把酒共赏寺中牡丹,写下“花不能言却能笑,道是无情还有情”的诗句。东禅寺的牡丹之于沈周,产生了新的意义。

此后的六年间,他未及再赏东禅寺此花,但始终挂怀。弘治七年三月十八日(1494年4月23日),头一天出门南游寻访好友的沈周,趁着暮色赶回东禅寺夜赏牡丹。当他发现昨天还是“半蕊”的花朵,今日已是“宝盘红玉生楼台”时,不禁感慨“花能待我浑未落,我欲赏花花满开”。

夜深人静,沈周“烧灯照影对把酒”,体味着“露香脉脉浮深杯”。当晚的情景,通过现存故宫博物院的《牡丹图轴》依然能够打动今天的观者。

尽管画面简单,只描绘了一枝斜向生长的墨牡丹,但依然可以发觉画家蕴藏其中的用心。不同于一般的折枝花卉作品,沈周笔下的牡丹几乎都是只采用折枝形式的构图,其枝干皆为画幅边缘所截断,并未如常见的折枝花卉作品那样真的将牡丹“折枝”。换言之,沈周着意描绘活着的牡丹,能笑、有情的牡丹。

沈周 《牡丹图轴》 立轴 纸本水墨 故宫博物院藏

02

晚翠枝头果,黄金铸弹丸

沈周诗画中美妙的枇杷

五月,初夏的苏州,枇杷上市,一年中最美好的水果季由此开始。

“弹质圆充饤,蜜津凉沁唇。”枇杷入口的滋味,在沈周的笔下如此诱人。苏州最好吃的枇杷产自太湖之滨的洞庭山地区,这里种植枇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朝。到了沈周生活的时代,当地人已能利用枇杷“初接则核小,再接则无核”的规律,通过嫁接技术来改良果实的品质。沈周认为,吃枇杷犹如服用黄金丸一般美妙,是“天亦寿吴人”的恩赐。

弘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九(1500年11月29日),雪后的冬夜格外寒冷。沈周与好友徐良臣、潘宗毅一同灯下小酌。席间三人谈及元代画家张中有“墨枇杷折枝之妙”,潘宗毅遂出纸索画。于是,沈周凭着想象即兴绘制了一件《晚翠图轴》。

沈周(款) 《晚翠图轴》 立轴 纸本水墨 藏地不详

这件立轴超过三分之二的画面为折枝墨枇杷所占据,顶部则留出适当的空间题写诗文。枇杷树枝从画面右边破入,自画幅中线下垂探至左下角,整体呈现出对角线式布局。枇杷叶以不同墨色染出,以别其荣枯翻转,树叶的锯齿形边缘亦被着意表现出来,均以浓墨描绘叶筋脉络。枇杷果则以淡墨画就,并尝试用深墨晕染的方式呈现其立体感。

“晚翠”是沈周对枇杷树外观特征的总结和代称。现藏吉林省博物院的传为沈周所作的《枇杷图》上,亦有“晚翠枝头果,黄金铸弹丸”之语,读之便使人感到枇杷树结实之时所呈现的冷暖色差跃入眼帘。

沈周(款) 《枇杷图》 立轴 纸本水墨 吉林省博物院藏

题有“天亦寿吴人”诗句的这幅枇杷册页,属于沈周的名作《卧游图册》,现藏故宫博物院。(图4)不同于《晚翠图轴》,此为淡设色画,但两作的技法与构图颇为相似。整套册页由沈周精心选择并描绘的家乡风物组成。

画家借南朝宗炳因老之将至,不能亲历山水,遂绘之于四壁,卧以游之的典故,为全册命名,创作动机很可能是希望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朋友缓解乡愁,而一句“天亦寿吴人”似乎也暗示着受画人应为画家的同乡。若果真如此,则说明枇杷足可成为异乡吴人对故土幽思的寄托。这种寄托并非仅仅因为美味,更因它如桑梓一般常见于故园的庭院道边。

沈周 《卧游图册》之「枇杷」 册页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03

我爱杨家果,丸丸绛雪丹

从杨梅中看见怀才不遇

以太湖东南为核心的江南腹地,至今仍是最主要的杨梅产区。根据沈周的考证:“杨梅家湖之弁山,其族衍于杭、于苏、于明(即明州,宁波古称),林林然号为蕃盛。”他认为,杨梅发源于湖州的弁山,随后播迁于苏浙,以至于“一支至子孙数百不止”。

杨梅易烂,保质期短,即便在原产地,人们也面临着保存的困扰。沈周也曾为此忧心忡忡。为了实现“龙睛藏熟久还宜”的目标,通过简单熏制而成的“薰杨梅”应运而生。

相比于鲜杨梅和杨梅干,薰杨梅“肉都不走丸微瘦,津略加干味转滋”,虽然同样会损失一些水分,但仍保留了鲜杨梅湿润的口感。苏州的薰杨梅在正德年间便被作为特产载入《姑苏志》,并称“家造者尤精”,而沈周的上述诗句也如广告词一般被收录于同书之中。

沈周 《花果二十四种卷》 手卷 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

当然,身在吴地的沈周有足够的自由和便利品尝新鲜的杨梅。“摘落高林带雨枝,碧烟蒸处紫累累。”他笔下的杨梅时节活灵活现,如此诱人。杨梅见红,整个江南都为之躁动。

“我爱杨家果,丸丸绛雪丹。”在现存一件传为沈周所作的《杨梅图》上,留有这样的题诗。不过,沈周对杨梅的爱,并不仅在于它的外观与美味。在沈周看来,杨梅果实从青变紫的成长经历,像极了读书人的理想生涯——“自幼好着青碧衫,壮亦绯,老服紫縠裘。”

但现实总是如此残酷——那些最终凋零在山野之间的杨梅,它们“遗落于风雨空山,委蜕草莽间,餧(同‘喂’)诸鸟雀蝼蚁,无亲无疏,同归于尽,亦所甘心焉。”由此化身为“负才不遇、藳死山林者”的象征与写照。而世间这样的“杨梅”,一如沈周所叹——“岂一枚也哉?”

沈周(款) 《杨梅图》 立轴 纸本设色 藏地不详

原标题:《和文徵明、唐伯虎齐名,跟随这个有趣的灵魂走进江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