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屏蔽双方朋友圈后,我和父母关系更好了

2022-09-16 08: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Lens WeLens 

自从十年前微信上线了朋友圈功能,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就被改写了。

点赞分组屏蔽,里面藏着无数小九九;很多人更是把朋友圈变成了自我展示的宝地,一天发数条的大有人在。

对于赶时髦用上智能手机,也要注册微信的父母,“朋友圈”对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都是新鲜事物。毕竟不光可以自己发,还可以点进去看到别人发了什么,满足了人人都有的窥私欲。

但如今网上冲浪的速度实在太快,很多年轻人中流行的朋友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谐音梗和表情包),不但为父母辈打开了了解孩子的新世界大门,也时常让他们感到不解——在年轻人中很正常的“周五下班和朋友喝酒蹦迪”“深夜分享emo小情绪”在爸妈眼中不仅无法马上转过弯来,还会习惯性地觉得要管教一下“叛逆”的孩子,“我觉得朋友圈不能这样发,你也不能这样发”。

“让我看看这张合影里面哪个最像女儿的男朋友”

“小姐妹才转发了‘一年四季都要喝热水’的养生知识,我的乖女儿怎么还在喝加冰的奶茶?我得去评一评。”

“儿子深夜分享了一首听上去很悲伤的英文歌,他是不是工作中遇到什么事了?”

自己眼中和朋友圈里的孩子,那真是“判若两孩”。

朋友圈大大咧咧开放的人,无形中也向父母打开了新世界的窗,一些父母选择拥抱孩子在自己印象里的落差,欣然接受。而多数选择了屏蔽的人,是想要摆脱父母在生活中的过度干预。本意是兴致勃勃想和父母分享生活,结果被浇了一盆冷水的经历不在少数。同时,发一些被认为是父母无法理解的内容,如果沟通理解不畅也会带来矛盾,很多人就此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小小朋友圈,背后折射出的是宏大而永恒的亲子代沟。今天我们就找了些对父母屏蔽或是开放,或是巧妙地“选择性开放”的年轻人,来聊聊他们的苦恼与快乐。

对于选择向爸妈开放朋友圈的人,就算没有朋友圈,也能和父母聊得火热——或者说,对于父母的时刻关注,不是那么敏感。

Q1:爸妈会和你的朋友圈互动吗?

@Yan,25岁,远渡重洋上水硕

会。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朋友圈是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看世界的窗口,也是了解我生活的方式。

刚出国不久时,我妈还会通过我回复的时间来判断我是否在熬夜,后来我学聪明了,专门等到我这边是白天的时候再回复她。

@五壹,21岁,学生

我爸妈都是追求效率的人,留个emoji,就代表“已阅”,我也会用emoji回他们。

@JoJo,28岁,自由职业

这个问题我决定用他们的方式来回答!

万用回复:������������

发了美食:������

表示厉害:666

还有经典的“微笑”“再见”表情!我爸一直以为那个“再见”的招手是在打招呼。

@老妖狐,33岁,中学老师

每当我爸从朋友圈稍微读出我有一丁点儿抱怨工作时,就会语重心长留言提醒我好好干,干一行要爱一行。

@施施然,30岁,MCN小透明

他们只评论有我的照片。

尤其每次一发自拍,恨不得把我夸成天仙。

Q2:有没有遇到过

“马上私聊你让你删掉”的时刻?

@施施然,30岁,MCN小透明

刚工作的时候经常加班到很晚,有一次因为压力大失眠,发了几句emo的话,第二天我妈:“不要什么东西都在网上发!”其实本来想过要屏蔽他们的,但我的朋友圈决定权在于我,我想删就删,爸妈也需要知道我emo的这一面。

@JoJo,28岁,自由职业

几年前去甲米玩,发了自己穿比基尼的背影,爸妈轮番上阵严辞劝导:女孩子要自尊自爱自重。还有一次喜滋滋染了个粉毛臭显摆,我妈说我是街边的小混混。

@五壹,21岁,学生

有次朋友P了我和偶像的“结婚照”发到朋友圈,可能她的技术太好,我妈真以为我偷偷和“男朋友”领证了,后来给她看了照片和视频,她还是半信半疑。

Q3:爸妈自己会发朋友圈吗?

如果发,多是什么样的内容?

@施施然,30岁,MCN小透明

我妈会把我的自拍同步到她的朋友圈。

@Tina,年龄保密,新媒体编辑

爸妈每天都等着我的文章发布,一发他们就转到朋友圈,从来不发日常。“请多多支持我女儿”。

@五壹,21岁,学生

我妈爱发养生鸡汤和人生感悟;我爸每次和球队的人踢完球,都要发张大合照。

@老妖狐,33岁,中学老师

爸妈帮我带女儿,恨不得一天发一百条女儿的视频,和他们说了很多次也没用。

@大头,26岁,银行职员

我爸妈学会了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如果想起来才去看一眼,基本什么都看不到(微笑)。

Q4:选择开放朋友圈后,

你与父母的关系有变化吗?

@Woody,30+,某大厂员工

没啥变化。可能因为我发得少,他们也不怎么看吧。

@JoJo,28岁,自由职业

开放朋友圈能让他们更加了解我这份“不务正业”的工作,如今工作很忙,回家的时间也少,我觉得这是一个和父母很好的互动。

@Yan,25岁,远渡重洋上水硕

我一个人出国在外,他们能经常通过朋友圈了解我的生活,视频的时候也有更多话题。“想你就翻翻你朋友圈的照片”。而对于选择不对父母开放朋友圈的人,我在他们的回答里读出了深深的无奈,同时感叹:最难的事情是理解。

Q1:你还记得

屏蔽爸妈的“导火索”吗?

@CF,22岁,大学生

我朋友圈从不开放给他们。

@Kkimi,26岁,公关行业

大学在法国留学,班上同学一起去酒吧玩,男男女女都有,凌晨趁着醉意发了合照,有一张是单独和男同学(他是gay)距离比较亲密的。我爸马上弹视频问我是不是交了外国男朋友,几乎是在屏幕那头暴跳如雷地说“这样发照片影响不好”。

我想活得自由一点,还是不要让父母打扰我的朋友圈了。@腻腻,26岁,闲散网店店主

早年我不管朋友圈发什么内容他们都要评论,而且一定要刨根问底这条朋友圈想表达什么。被这样问了几次之后决定屏蔽,省去解释的时间,眼不见心不烦。

@奥利奥,32岁,媒体人

爸妈从大学毕业就开始催促我相亲,未经我的允许,把我发在朋友圈的照片发给媒人,一怒之下再也不对他们开放。

@�� ,23岁,大学生

中学的时候摘抄emo歌词在朋友圈,我妈问我是不是早恋,说朋友圈要发有营养的内容,不要发这些负能量的东西。

Q2:内心深处,

你真的想要屏蔽他们吗?

@独角兽,30岁,金融行业

并不想。

朋友圈在我看来只是一个记录自己生活的地方,但父母太看重这个了。

@奥利奥,32岁,媒体人

当然想,虽然我现在已经结婚了,但很多事不想让他们知道,知道了又要问东问西。

@CF,22岁,大学生

想啊,这样有利于在爸妈面前扮演他们喜欢的老实乖乖女。私下里我只要遵纪守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就行。

@�� ,23岁,大学生

我也不想啊,但每次只要一发吃喝玩乐,就要被教育,发和同学玩换装剧本杀的图也要被说;发在寝室挑灯学习的图,他们又来问你为什么这么晚还不睡觉,我能怎么办,我也很难啊(摊手

父母不能理解的朋友圈

@腻腻,26岁,闲散网店店主

屏蔽能省很多事。我觉得就是代沟吧,几十年不同三观不同认知,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释清的。

Q3:爸妈自己会发朋友圈吗?

如果发,多是什么样的内容?

@奥利奥,32岁,媒体人

他俩都不发,我妈总是教育我爸,别人会从朋友圈盗取你的个人信息,然后把你的钱骗走。

@腻腻,26岁,闲散网店店主

各种五花八门不知真假的养生小窍门,抖音菜谱,还有很多一眼假的谣言......

@CF,22岁,大学生

我对爸妈的分组是“不看TA的朋友圈”。

Q4:选择屏蔽朋友圈后,

你与父母的关系有变化吗?

@独角兽,30岁,金融行业

关系更好了,有利于我在他们面前扮演爱学习爱工作爱家庭的大孝子形象。

@Kkimi,26岁,公关行业

我会在家庭群里经常发些能展现我日常生活的,他们认知范围内的照片,所以关系还算平和。

@奥利奥,32岁,媒体人

沟通起来更轻松了,烦心事也少了,在我们家就把它当作和父母沟通和视频看娃的工具就行。

感谢微信,感谢张小龙!

@腻腻,26岁,闲散网店店主

没啥变化,毕竟都这么些年了......我只要他们二老安安分分擦亮眼睛,不被电信诈骗盯上,就谢天谢地了。

搜集样本组成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发现有一部分人属于二者之间,时常会“选择性向父母开放朋友圈”。来听听TA们怎么说!

一般会给爸妈展示什么样的内容?

会屏蔽哪些内容?

@小月肖,25岁,外企职员

会展示日常工作内容的转发,平时和朋友出去吃喝玩乐,还有随手拍的风景照。总之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内容。一般晚上11点以后的,发歌,穿短裤吊带的朋友圈一概屏蔽。

@马可婷,29岁,广告公司打工人

那当然要疯狂展示正能量了,早起朝阳元气满满,重大事件表态度,当然他们最开心看到的还是你晒娃。那些我预估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比如和朋友搞怪玩梗、meme图、穿健身服的自拍等等)还有身体不舒服、对工作的吐槽都会屏蔽。

@Krystal,24岁,公关行业

我会给爸妈专门建个分组,经常发点自拍在这个分组里,还有各种我随手拍的猫他们也很喜欢!晚上和朋友喝酒蹦迪的朋友圈绝对不能发进这个组。

@Patti,25岁,自由写手

我会给父母的分组发自己写的文章的链接,让他们了解我的工作。其他一概不给他们看。

年轻人中很受欢迎的《奇葩说》节目,也曾经激烈讨论过“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这个辩题。

正方认为对父母屏蔽朋友圈,是需要在成年后给自己保留一些心情和秘密,这些秘密并不是所有都能与父母分享。同时“屏蔽”也是另外一种形式对于父母的保护,过滤掉很多繁杂的信息量,选择性给父母建造起一个与孩子的交流空间,距离方能产生美。

反方则认为我们小的时候,父母让我们接受更多新鲜的世界,换做如今长大之后,理所应当拉起父母的手,也让他们接受更多外界的新讯息。同时现在很多人会离开家去外地甚至国外工作,和父母相处时间甚少,朋友圈作为能展示生活的窗口,也变成了和父母日常沟通结合了解的桥梁。

并不是每个人的父母都能开明理解如今的新事物,家家各有本难念的经,但我们都在不断探寻与父母关系当中,那条“过犹不及”的分界线。

任何一段关系,亲密或者保持合理距离,都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去“经营”。

作者:李大猫,编辑:耳朵,运营:yun

你对父母开放还是屏蔽朋友圈?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原标题:《屏蔽双方朋友圈后,我和父母关系更好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