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心韩松,也关心一千万阿尔兹海默症病患

澎湃特约评论员 西蒙
2022-09-15 16:0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微博@韩松 图

最近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在尚未满60岁的年纪,却在微博上给自己“倒计时”了:“科幻作家得老年痴呆好像是一个很棒的新闻选题……我也很愿意分享,趁记忆还没有完全消失,让更多人知道并预防”,但还是谢绝了媒体的采访,而且还表示“(自己的)中国科普作协科幻专业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上个礼拜也辞掉了”。

这番表态着实让众多粉丝感到心疼,认为韩松罹患阿尔兹海默症。之后,韩松澄清说:“我目前没有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有的检查也还没有做,只是诊断为‘认知异常,日常生活异常’,还有脑血管病和记忆衰退等”。再翻看韩松的微博记录,可以发现他的日常出行也变得困难了,出门都需要看提示条来提醒自己需要带什么东西,但是“还是忘了手机,回去拿,又出去,发现仍戴着老花镜,又回去换……很沮丧”。

目前很难说,阿尔兹海默症是不是一场误会,光是看韩老师自述的“认知异常”的诊断就很让人揪心了。

韩松在中国科幻文学领域可谓大名鼎鼎,虽然评论家往往将其作品视为“硬科幻”,但其《地铁》《高铁》《火星照耀美国》等作品带有浓郁的人文关怀,也因此韩松的读者群体一直以来比较广泛,不仅包括科幻发烧友,一些即便对科技话题不太感冒的读者,也会被其作品中的优美文笔、人道关怀所吸引。而且,韩松还是一名资深媒体人,在新华社工作多年,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他对于工作和创作,都是兢兢业业,十分拼搏的,因此当得知他身患疾病时,很多人都表示关切与难过,甚至认为这就是“积劳成疾”。

著名科幻作家虽然是公众人物,但也是个普通人,外界不必强加什么特别的“神秘光环”,而要像关心我们身边每一个罹患疾病的人一样,去给予韩松更多的关怀与祝福,用人道关怀去看待韩松的病情,这也符合韩松在作品中提倡的价值观念。

韩松在生活里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很多年前,笔者曾去重庆大学参加一场科幻文学研讨会,组织方给每位嘉宾都安排了条件不错的住宿,但韩松说自己是重庆本地人,可以住在家里。虽然这只是个很小的细节,但却令笔者记忆犹新。尽可能地不麻烦别人,尽量不占用公共资源,关心身边每一位友人,这在韩松的作品里,也是颇为常见的价值观念。

中国科幻文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曾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但以韩松为代表的一批科幻作家,却一直在这一领域默默耕耘,用心创作。近年中国科幻的走红,固然有时代环境变化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作品本身立得住,因为真心热爱科幻事业,才会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韩松一直走在中国科幻的前列,也一直在努力创作新的作品,这是令读者格外钦佩与尊敬的。

韩松老师对头上这一片阿尔兹海默症的乌云,倒是挺豁达的,甚至主动当起了科普者:中国失智患者有1500万,60岁以上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有近4000万,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是1000万左右。“九月二十一号是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广大失智症患者的境况,关注阿尔兹海默病,关注有关的医学进展和社会支持,因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真心希望韩老师和阿尔兹海默症之间就是一场误会,但是,1000万左右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却是冰冷的现实。我们能感受到,韩松老师面临着“认知异常”“记忆衰退”的病痛,依然试图将讨论从个体的疾病引导向关注公共卫生、关注老年化中国,不让公众的注意力过于集中于自己的身上,这是难得的冷静与担当。希望韩老师早早康复,也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失智疾病。

    责任编辑:沈彬
    图片编辑:乐浴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