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月15日0时至21时,新疆新增21+2例,出院4例,解除8例

2022-09-15 23: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9月15日晚,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会上,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胡志春介绍了自治区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9月15日0时至21时,新疆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1例,其中:乌鲁木齐市4例(天山区),伊犁州4例(伊宁市),巴州8例(库尔勒市),吐鲁番市5例(高昌区)。哈密市伊州区新增2例外省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8例。

会上,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毛辉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各项重点任务顺利推进。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发改委会同各地、各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强化统筹协调,全力落实中欧班列保通保畅、重点平台开放发展、重大项目推进建设、优化疫情防控流程等各方面措施,有力地确保了“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发展劲头不松、速度不降、力度不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各项重点任务顺利推进。

自治区发改委坚持实施沿边口岸闭环管理,坚决守住口岸国门安全和进出口货物畅通。推动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建立“1+6+N”管理模式(口岸+领导、五分管理、五连调度、督导评估、社会响应、对外合作+疫情防控若干工作细则),创新通关模式,优化消杀作业流程、压缩消杀时间,大幅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强国际路港区、特殊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点开放平台开放发展、中欧班列综合枢纽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多式联运、跨境电商等关键环节的日常调度、专项督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有力、成效明显。

一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枢纽能级稳步提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0多亿元,全力推进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统筹抓好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中欧班列综合枢纽能力提升工程、喀什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区中欧班列“一中枢、三支点”枢纽体系加快构建。今年1—8月,我区过境中欧(中亚)班列8701列;始发班列954列、同比增长39.3%。

二是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支点作用持续增强。“两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霍尔果斯和喀什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高于全区60个和10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增速高于全区108个和98个百分点,成功引进一批知名企业,“两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凸显。

三是口岸经济发展态势明显好转。全区正式开放的13个陆路口岸全部恢复货运通关,塔克什肯、伊尔克什坦、巴克图等口岸货运量恢复到或超过疫情前水平,阿拉山口口岸率先恢复冷链食品进口。1—7月,全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890万吨。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换挡提速。截至8月底,试验区开工项目264个、完成投资112.5亿元。

四是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陆上通道建设成果显著,中吉乌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G3018精河至阿拉山口高速、依吞布拉克至若羌高速建成通车、和田至若羌铁路开通运营。空中通道不断完善,昭苏机场、阿拉尔机场正式通航,喀什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工,塔什库尔干机场通过验收。管网通道拓展延伸,建成国际通信信道出入口14个,对接建成跨境国际光缆26条,西气东输四线、“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电源规划获批。

五是开放型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喀什、阿拉山口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喀什、阿拉山口综保区综合排名跻身全国前100名。1—8月,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1455.8亿元、同比增长48.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9.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三。其中8月份,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高达301亿元,同比增长119.3%,增速位居全国第二。

六是开放广度和深度持续深化。全力筹备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成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振兴创新发展”院士论坛等系列重大活动,推出10条丝路古道旅游线路,挂牌成立“丝绸之路创新发展研究院”,设立“两区”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部署科技计划项目1581个、总投入15.95亿元。

会上,自治区卫健委党组成员胡志春回答了记者提问。

自治区卫健委:“四个强化”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目前,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是强化风险职业人群监测。加强重点岗位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进口冷链食品储存加工企业一线人员等,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在作业期间每天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对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相关医务人员,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等其他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国际快件首站处理场所从业人员、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以及快递业务量大的城市负责经转处理省际快件处理场所的重点快递从业人员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另外要加强重点行业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可根据实际适当加密普通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密闭场所和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重点机构工作人员,以及非定点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急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的核酸检测频次,每2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二是强化重点机构场所疫情防控。加强重点机构场所的出入管理和人员健康监测,确保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大型企业、农贸(集贸)市场、娱乐场所、餐馆饭店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以宿舍、教研室、班级为最小网格单元,每天抽检不少于20%,在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确保师生核酸检测全覆盖。养老机构、儿童福利等民政领域服务机构实行探访预约管理和实名登记,实施定期核酸抽检,查验探访人员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当地发生本土疫情后实施封闭管理。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型单位加强员工工作和食宿场所“点对点”管理,查验外省(区、市)返岗人员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落实通风消毒、戴口罩、扫码登记等措施,对通风不良的密闭场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宾馆、酒店住宿和进入旅游景区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是强化医疗机构就诊人员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提高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发现和报告意识,对发热患者和其他无发热的可疑患者、不明原因肺炎、住院患者中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不漏一人开展核酸检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立即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的核酸检测要求,尽早发现疫情。

四是强化聚集性活动防控。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的不线下要求,近期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要从严审批,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尽量缩小规模,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倡导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边境县(市、区)避免举行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

来源 | 石榴云/新疆日报

原标题:《9月15日0时至21时,新疆新增21+2例,出院4例,解除8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