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方人物周刊》孙凌宇:人物报道如何发掘日常选题?

2022-09-18 14: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孙凌宇

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2015年进入《南方人物周刊》,先后担任编辑、记者,主要负责文化、艺术、社会选题。

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孙凌宇首先从理论层面和实操层面,分享了对于成熟的记者和实习生来说,日常选题的必要性及收集渠道,进而结合自身案例,详细介绍人物采访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如何搜集资料、撰写采访提纲、采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后期写稿如何提炼结构、避开行文雷区等。

以下是孙凌宇记者的自述:

如何发掘和操作日常选题,对于实习生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实习生的任务是找资料、整理录音,或参与部分采访,不太有可能直接被指派去独立完成某个选题。因此如果自己有能力发现选题并操作出来,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和表现机会。

另外,在目前的新闻环境下,操作真正具有新闻性的选题空间越来越小,加上传统媒体竞争力式微,哪怕是一些没有风险的热门人物,也不一定采访得到。所以学会操作日常选题,不管对于实习阶段还是日后转正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关于如何发掘日常选题,我觉得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多看媒体报道,抓住某个没有讲得很透彻的角度,并把它作为线索深入挖掘。重复没有意义,要留意别人没有说的是什么。做新闻很重要的能力在于,找到一个有价值的话题,不断去补充、完善和拓展它。

以我的文章为例,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此前《人物》的报道,里面提到有大学生为了获得去大厂实习的机会,甚至愿意一个月花几万块购买,我看到的时候很惊讶,从来没有听说过实习还要自己给钱,但这篇稿子对这一块没有说得特别详细,所以我就截图发朋友圈问有没有人了解这种案例。后来有一个在广州留学中介机构的朋友冒出来,跟我详细地说明,再加上她介绍的售卖这些实习机会的人,和跟国外名校教授短期“做科研”的机构人士,以及购买了这些项目的学生等人,最终操作出了这个选题。

此外,当时《人物》的稿子里面还提到了一句,大意是“一些科研类专业的年轻人,现在都不太愿意继续做科研,宁愿早一点进大厂”。加上此前看过一些报道,提到有学校设备不精准,还有的甚至安全不过关,导致有的学生每次做实验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而影响论文进度,还有的学生更加悲剧地遭遇了实验爆炸的事故,感觉国内硕博士期间还在做科研的人面临的阻碍重重,那么那些还在坚持的人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又会面临哪些出路——这同样也能成为一个选题。

二是在保护自己安全隐私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与人沟通。如果很抗拒和陌生人打交道,或是在公众场合不知所措,那可能就不太适合做记者这份工作。记者就像是“偷故事的人”,你得擦亮眼睛,打起精神,带着灵活的头脑去细心观察、打听、留意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在聊天过程中说不定就能收获一个有价值的选题。

举一个例子,这篇,这个选题来源于有一次我回老家,和一个书店老板聊天。老板聊到她有一个在北京的好朋友,正在我们老家休假,每天都会和儿子一起来书店,有时遇到一些她认为的没有必要的机械性作业,还会主动提议帮儿子抄单词。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妈妈很特别,她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回北京之后,我就约了她出来采访,那次聊得很好,所以稿子里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也比较立体、有思考。

很多选题都是可以从外界得来的,通过炒币的朋友,我接触了NFT并做了报道;通过热爱电竞的朋友,我开始留意比赛,了解这些选手,看相关的纪录片,最后采访了PDD……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总之我非常鼓励大家平时在跟朋友或陌生人聊天的过程中多留意,遇到自己不曾听闻的事物可以尝试去搜索、了解(也许是长期的关注,不用操之过急),有一天也许就会冒出一个可以报道的角度。

三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入手,对于有长期积累的领域,你就能培养出判断力。比如你是话剧爱好者,看完某场话剧后认为主角演得很好,就可以约他做采访;喜欢看纪录片或综艺,遇到风格独特的、质量上乘的,也可以去采访其导演。我平时对艺术很感兴趣,有一次去参加艺术品拍卖会,对那一场的拍卖师印象深刻。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是身板挺拔,非常地亲和、儒雅。参加完拍卖会后,我就去询问他愿不愿意接受采访。后来,在准备采访提纲的过程中我才知道他是中国第一批获得拍卖师资格的人,还是陈凯歌的同学,这完全是意外获得的选题。

由于我的工作内容主要围绕人物采访,所以下面就再分享一下关于人物报道采访的全部流程。

首先要先确定自己的选题。要么是编辑派题,要么自己找,要么会有第三方(画廊、出版社等)推荐。

确定选题后第二步就是准备资料和采访提纲。在搜集资料时,如果我采访作家,我会看他的书,也会看一些他近期接受的采访,还会去豆瓣上看读者的评论以及同行的点评,比如一些表达批评或不满的评论,你就可以通过这些评论来询问他的想法。

设置采访提纲的问题时,我的建议是切口越窄越好,问的事情越具体,对方就会越具体地针对这件事情进行回忆。不要一上来就问“你对某类现象怎么看?”空泛的提问只会得到空泛的回答。如果聊到一些东西是提纲中没有涉及到的,也要记得追问。

采访正式开始后,可以表现得礼貌、友好,营造一个舒适、让人愿意倾诉、分享的氛围。毕竟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合力完成的一件事情,不要戴着一幅严肃的工作面孔,这样别人可能会觉得像是在被审问,会比较紧绷。其实可以抱着一个探望朋友的心情,先从你们约访的地点、他近期的动向或是他所在圈子的一些新闻开始聊,再见机切入到采访提纲里的问题,根据现场灵活调整。

聊天时保持撒网的心态,尽可能地去找点,到时再决定优先写哪个点,或者把哪个点当做重心,而不是当下就判定你只对某一个点感兴趣,这是比较危险的做法。因为稿件最后的丰富程度直接取决于在采访过程中获得了多少讯息。获得的讯息越多,后期选择的空间越大。

到了写稿阶段如何铺排结构,我会先看一遍录音稿,把能写进稿子的部分标黄,再结合前期搜集的资料,新建一个文档,把录音和资料里需要用到的内容合并同类项,这样子大概就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大块。一般来说,我会把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部分放在开头,接下来就找材料之间的联系,按照逻辑顺序衔接。当你能找到段落中的关联的时候,你就能很好地知道自己先讲什么,再讲什么。

写稿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很多实习生同学在写稿的时候很爱用形容词,如果想表现一个人很认真,直接就用“认真”这个词来形容,但没有任何的事实做支撑的话,就会非常空洞,变成自己主观上的判断。假如你真的很欣赏某个人,要让别人知道他的优点,也不能直接夸,而是要让自己写的东西有迹可循、有理有据,这样才不会引来质疑。

也有实习生疑惑,如何在稿件中处理记者自身的在场感。在我看来,如果不是出于必要,我建议还是保持克制和距离感,写好自己的观察就好了,这样会让你的稿子看起来更加客观和高级。如果在一些严肃正式的报道中,突然出现个人叙事,可能会“沦为”日记,旁观者看了只会觉得尴尬和难为情。

稿子写完后,最后一步就是在新媒体上推送。至于标题,我不太建议夸大化、标签化或者完全以流量为导向,从成果上来看它可能是好的,但从方法上看,还是要保持警惕。记者很容易以小见大,往往采访了几个人,就毫不犹豫地定义一个群体、一个年代或者一个地区。比起费尽心思想一个博人眼球的标题,花时间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淀更多知识储备、让采访再扎实一点可能更关键。

Q:什么样的人物值得报道?您通常会选择什么基调的人进行采访?

A:我通常会选择比较“反主流”的人,正如前面提到的反“鸡”娃的那位妈妈,她能够跳脱出“鸡”娃的大环境,一定是有自己的成熟思考,才能抵抗住外界的压力做出某些异于常人的事情。人云亦云是容易的,“特别”的人往往才能产生新的思想,引发公众的思考。

Q:想要约一个特定的采访对象时,会从哪些方面寻找?

A:如果是出版社直接推荐的作家,可以让出版社帮忙约采,这种情况是最方便的;如果自己看了某本书,对作家感兴趣,也可以通过出版社找作家,一般出版社也会愿意回复你,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为他们做宣传;相应的,如果是艺术家可以找画廊,话剧演员可以找剧院的宣传人员。如果是公众人物可以先看看有没有微博、个人公众号等,如果是非公众人物,比如后悔生孩子的妈妈群体,可以在豆瓣小组上找,或者上脉脉。

Q:遇到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不那么强的人,记者要怎么去弥补挖掘感受层面上的信息呢?

A:整理完录音如果觉得素材不够,我会事后向当事人提出补采,对方同意的话我会把想要补采的问题以文字的形式发给他,让他以语音形式回给我,我自己来听就好了,尽可能想到别人怎么方便。也可以再找一些外围采访对象做补充,比如他的老朋友或长期的合作伙伴,从别人口中来了解他。

Q:如果某件事情是采访对象不愿意提,但外围对象向记者提了,这种情况下应怎么处理?

A:采访过程中你可以比较委婉礼貌地尝试突破,如果对方还是明确拒绝,并认为被冒犯了,你应该马上停止。我认为作为一个记者,前提一定是要尊重你的采访对象。你没有权利强迫采访对象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如果对方闪烁其词甚至口是心非也无非感到愤慨,这再正常不过了不是吗,我们不也常常有难言之隐或是面对不同的人会想出不同的说辞吗?理解人的关键是理解人性。

早期很多同行都会强调稿子不能给采访对象看,但在我看来,除非是做调查性报道,一般的常规性报道,还是需要尊重对方。有时候外围对象的说法也只是一面之词,出于专业素养,你要跟当事人求证一下。如果事关当事人忌讳的话题,同时又不能保证从第三方得到的信息一定准确的话,我的建议是不写。

Q:面对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要如何切入?

A:短时间内下苦功夫,看大量资料。如果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选题,比如电竞或者医学,可以先请教一些这个行业里的专业人士,让他们和你讲一讲这个行业,带你快速入门。

Q:如何区分特稿和小说?

A:写小说的时候,所有东西都是由你来安排,你希望有一个浪漫的场景,或者特别的基调,都可以由自己来创造。但是写特稿还是要尊重事实,如果采访对象并没有说某一句很有诗意的话,你不能强行胡编乱造。但把特稿写得像小说一样好看,也是非虚构写作一直追求的一件事情。

Q:在面对争议性大、冲突性强的事件时,如何避免把稿子变成一方的文章?

A:在两方有争议的时候,你在选择采访对象时不应该失衡,有时候可能另一方不愿意出来发声,但你也还是要尽量去找他身边的人,或者找一些对这方面有所研究的专家,不能就一句话轻飘飘地说,记者试图联系,但当事人不回应。尽管这么做没错,但呈现出来给读者的,就会是一个很不公正的稿子。我认为采集到多方的声音、找到事件中不同环节的人,尽量为受众呈现一个大的图景,是记者工作很重要的一点,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个事情,而不是陷入片面的视角中。

*文中图片来自受访者与网络

原标题:《南方人物周刊孙凌宇:人物报道如何发掘日常选题? | 媒笔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