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微课堂预告: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学会“听话”

2022-09-18 17: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授课时间:2022年9月18日20:00

二、授课地点:“学知行”妇女儿童维权课堂内、视频号

三、讲师简介

苏晓航,美国正面管教协会注册的家长导师/学校导师;儿童学习潜能测评师、学校老师培训师;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亲自带导的全球12名导师之一;珠海电台新闻特约评论员;讲座、课程被媒体多次报道;服务了60000多家长、30000多孩子和2000多名在校教师。

四、视频提纲

(一)生活中常见的“不听话”的情形

(二)让孩子“听话”的几种解决方法

五、观看方式

1.扫描二维码进群收看

2.微信视频号内搜索“学.知行微课堂”

微课堂上期回顾:珠澳法律知识之保障“孕期”女性合法劳动权益

孕育生命、抚育后代,是女性最辛苦、但最幸福的一段时光,然而,对于职场女性来说,被解雇、被减薪的风险却往往在这段时间如影随形。

实践中,女职工常常无法在生理期、孕期、哺乳期提供正常的劳动,因此可能被用人单位视为负担而遭受不公平对待。今天,我们来聊聊“内地与澳门职场女性在三期中的权益保护”。

一、内地关于女性合法劳动权益保障

夏:为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为职场女性撑起了法治的“保护伞”。

根据《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享受产假是女职工的法定权利,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名婴儿,增加产假15天。随着三胎政策的落地,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根据最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享受产前检查陪护假五天;分娩后,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生育假期以外,一孩增加产假六十天,二孩增加产假七十天,三孩增加产假八十天,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二十五天;夫妻双方在子女零至三周岁期间,每年分别累计享受育儿假十天。

在女职工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工资或者将其辞退,如果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所需时间应计入劳动时间。

如果发现用人单位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应当在发现自己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注意,劳动纠纷应当首先申请仲裁,因为劳动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

二、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女性合法劳动权益保障

施:根据澳门《劳动关系法》规定,居民不受歧视地享有同等就业机会,而对处于怀孕期或者分娩后三个月内的女性雇员,更有特别的法律保护。这些保护,规定在《劳动关系法》第五十六条,包括:当女性雇员将怀孕或分娩的事实通知雇主后,雇主不得作出以下行为:第一,不得安排相关女性担任对身体不适宜的工作。第二,雇主不得单方面不合理终止劳动关系。第三,如果违反刚才所说的规定,雇主须向被解雇的女性雇员作出相等于七十日基本报酬的赔偿。

此外,女性雇员有权因分娩而享有七十天的产假,其中六十三天必须在分娩后立即享受,其余日数可由女性雇员自己安排在分娩前或后享用。但是,如果想要在分娩之前享受部分产假,则必须至少提早五日通知雇主。

有人担心请产假会导致失去工资收入,针对这方面,其实不用担心!根据《劳动关系法》规定,在分娩之日劳动关系已经超过一年的女性雇员,有权收取产假期间的基本报酬;如果在享受产假期间劳动关系满一年的女性雇员,有权收取在劳动关系满一年后,仍享受的产假期间的基本报酬。  

如果女性雇员因为怀孕、分娩或者非自愿流产而患病,最多可以合理缺勤三个月。完成试用期的雇员,向雇主递交医生证明后,可以每一历年内因病而有权收取6日的缺勤报酬,但雇主与雇员有其他书面协议的情况除外。

澳门的法律不单止对女性雇员有所保护,还规定男性享有“有薪待产假”。男性雇员向雇主提交相关证明后,可以连续或者间断地在婴儿母亲怀孕超过三个月到婴儿出生后三十日内,享受五个工作日的待产假。

尽管内地与澳门的法律在针对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上都作出了完善的规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职场女性在平衡家庭和事业时,仍然需要面临“生”或“升”的难题。因此,实现职场上的男女平等,不仅是某个企业或行业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推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