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到第五季的《这!就是街舞》,“重新定义”头部综艺

2022-09-20 10: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 星星

9月的杭州还有些闷热,不开空调的大巴车根本坐不住人,武林之星博览中心里,录制棚1万平方米场地把冷气开得很足,即便大门敞开,也没有任何蚊虫打扰。说着汉语、英语、日语……各种肤色的舞者从世界各地走进这里battle。这是《这!就是街舞5》的录制地。

聚光灯高耸,场地里面放着上百台摄像机, “街舞平行时空”洋溢着活力,身披各式各样的舞美道具,就连备战间地上的一个圆球灯都价值不菲——源自品牌方的爱。

从普通录制棚到万人瞩目,这是头部综艺施给这座场馆的魔法,也折射出了头部综艺承载的使命。

在过去,各平台用头部综艺进行军备竞赛,大家为了占领这块市场高举高打,生怕落后一点。现在各平台提出降本增效,头部综艺承担的责任变得更重了。作为走到了第5季的头部IP,随着《街舞》动用的东西越来越多,它承载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很难单纯从一档综艺的角度去衡量它,毕竟它不止步于娱乐。

它打破综艺逻辑惯性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一定的观看门槛,除了明星队长,街舞圈外的普通观众,本来对那些大神级舞者的认知少之又少;不拼颜值性格、纯靠实力的舞者,貌似更难通过真人秀被观众记住;自我增加难度,舞蹈类节目激发的肾上腺素在一层屏幕下损失了不少力量,远不及语言类节目来得讨巧。不过,《街舞》依旧站在行业顶流综艺的位置上,在骨朵综艺热度排名中长期霸占着一二名的位置。

1

可以说,在一众头部综艺中,《街舞》属于很特别的那个,而《街舞》走到第5季,又“任性”了一次。队长换了,史无前例地加入了一位女队长——刘雨昕;赛制变了,从OG竞技变成了青年舞者选拔;主题也变了,Battle For Hope取代了上一季的为爱而战。

这些调整的背后藏着幕后推手们的目的。对优酷来说,《街舞》承载着竞逐综艺市场、探寻IP产业化布局的期待;对节目组来说,《街舞》不仅是娱乐节目,它也是连接观众与当下的枢纽。

走到了第五季的《街舞》表现如何?我们先上数据。

目前《街舞5》的骨朵平均热度为61.28,和往季比仍然稳定,在口碑维度上,《街舞》也是少有的能一直维持住高分的综N代。横向来看,《街舞5》长期霸占网综市场前一二名的位置,和《拼荆斩棘的哥哥》咬合紧密。

也就是说,如果将《街舞》放置在当前的综艺市场上,它毋庸置疑是市场上的头部内容。

2

《街舞》的幕后操盘手们似乎对这一结果早有预料,因为《街舞5》的确选择“任性”了一次:它要“造一次血”,锁定新生代。

第一期节目播出,不少网友就被舞台上的这批“小孩”搞蒙了,根本不认识他们是谁。布布、杨凯、肖杰、叶音等大家熟悉的大神级舞者虽然被节目组冠上了大师团的称号,却坐在角落里,不是舞台的主角。这种改变让观众对《街舞》感到新鲜。

就像总导演陆伟提到的那样,“过去我们录《街舞》是不需要介绍选手的,但这次不行。”甚至有时队长也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毕竟这么多新鲜面孔谁也不能一下记住。而观众一开始也这样称呼这些舞者:“他是肖杰的徒弟、他是杨凯的爱徒......”

陆伟把今年的《街舞》定义为一档造血的节目,“一档造血的节目肯定要比一档消耗型的节目更难。”

造血也是节目组在当下做出的最优选,走到了五季的《街舞》选择换个思路培养一批年轻舞者,把镜头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被看见,对节目、对街舞这个圈子都是有意义的。

3

《街舞5》这次年轻化尝试,不光在可控范围内,甚至还有意外收获。

“这一季我们增加了两个新队长,选手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赛制的变化也不小。我预估本季节目的数据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事实没有。而且在全新赛制、全新选手下,《街舞5》的受众其实是变得更宽了。如果今天这季没做,我们还不敢这么说。”陆伟表示。

作为平台头部综艺,《街舞》承担着收视、招商的期望,也挑起了产业重担。别看街舞导演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但此次他们为了让节目更突出年轻化的调性,很多年轻元素都藏在了细节里,如首期出现的四个虚拟人、舞美设计,甚至到每期作品的主题,都在强调着一定要吸引年轻人。

《街舞5》让新生代舞者挑大梁,节目组这一次似乎可以在海选上省很多力气,毕竟一提到大神就等同于稀有,数量少的同时还不一定能请来,而爱跳舞的年轻人还是一抓一大把的。但陆伟发现,真实的情况是:选拔要比以往更难。

“有很多年轻舞者,他们的基本水平差不多,但你要在里面选出更适合节目的舞者,而有些人还要藏一藏。”换言之,虽然可选择的量大了,但舞者们的水平差距不大,想要找到合适的人就必须花费更多时间。

除此之外,陆伟还发现这批舞者需要导演组给出更多的耐心。在过去,节目组面对的是一帮相当成熟的舞者,他们主要处理的问题是,各国舞者在语言上的沟通障碍,以及关注舞者们会不会在训练时受伤。但这次,节目组也需要随时关注大家的心理状态。

不同于舞蹈社,很多年轻人第一次见到《街舞》这么大的舞台和聚光灯,甚至都是懵着上台的。加上在排练时年轻舞者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要求导演组要尽可能多地同舞者们沟通,保证大家的状态。除了赛制,陆伟和导演组也要把新生代舞者的日常训练这条成长线展现给观众,他表示这个过程很花时间。

4

新闻人出身的陆伟还总想让《街舞》,这个和他绑定颇深甚至可以说是代表作的节目,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也使得《街舞》呈现一种“复调”叙事:一是它在街舞赛事上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世界级街舞大师齐聚,队长点评也十分到位,节目精彩;二是它作为综艺节目不止步于娱乐,而且主题都是爱、希望这些很上价值的东西。

这些陆伟一直都清楚,他始终坚持着节目的社会化表达。“我相对比较传统,从小喜欢看的书都是偏儒家学说一点的,所以受敬惜字纸、修身齐家之类的传统要求影响极大。说实话我没有把街舞作为一个纯综艺节目来看,我当然清楚这里面一定要有娱乐元素,但正因为它影响力足够大,所以会非常严格地要求节目要产出一定的价值观。”

他也清楚,这些会被人认为这更像是纪录片或者新闻领域去完成的事情。但他比较坚持的是,“好的作品不论是影视还是书籍,都不会是简单娱乐的,一定会表达作者的一些思考和与社会现实的关联。”

他还从真人秀节目的诞生基因论证自己坚持的原因。“实质上真人秀节目从诞生之初就和传统娱乐综艺不太一样,更看重人性,让一个人在人性的某一个层面获得极大共鸣和认可。

在陆伟心中,脱离了社会现实根基的真人秀节目是综艺节目,这两者在他心中完全不同。而他在《街舞》里想呈现的是不同性格的年轻群体在遇到挑战时的反应,并引起一些人在成长上的讨论。

一档节目必定会带有主创的个人思考,一位内容公司高层告诉骨朵:“ 综艺要折射对现实的思考,这个做节目的路径可能是对的,我们的节目一定不能悬浮,要反映社会的众生百态。”

那么《街舞》做到了吗?虽然这一维度难以通过直观的数据进行展示,但骨朵通过把节目播出时的所有弹幕和豆瓣评论进行摘取、分析,窥探到了一些大家坚持的意义。

目前在《街舞5》中刨去对队长个人向的评论,提及率很高的、也是好评率最高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围绕选手不错,让人看到实力舞者对舞蹈的热爱和钻研,带动观众感受舞蹈的魅力,一类围绕舞蹈创意不错。

5

迄今为止,《街舞》还是优酷的一张王牌,每年行业无论是广告还是资源都在向它靠拢,从外围观察角度,《街舞5》的收入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本季也有进来的新用户,而且避免了一些无效或者低效的投入,场地的复用率很高,预计ROI也不错。

而作为优酷头部综艺,《街舞》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大家定义头部爆款综艺标准的责任。在过去我们定义爆款的几大维度是,需要满足多少点击量、会员观看时长、上了多少微博热搜和榜单等这些数据,不过对街舞,观察者们会关注但没那么在意,人们更关注的是这档节目有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有没有把某种社会情绪放到最大、有没有引起最大程度的共鸣、能不能跑出来一些选手,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它的数据肯定也不会差。

一档头部综艺不仅可以让录制棚旧貌换新颜,此刻也更多承载着平台产业化的野心。当初《街舞》的诞生让这一文化被看见,从小众变得大众,现在《街舞》更是优酷深入布局IP产业的排头兵,这条产业链里已经包括了街舞周边、赛事巡演、线下培训等。同时也有街舞类的其他综艺,如今年上半年播出的《了不起!舞社》。

6

如今视频平台在降本增效,综艺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平台们自然也要重新调整对它的规划。

《街舞》的参考价值在于它的自我焕新能力,相比之下,一些综N代的赛道都很好,不过节目模式走到头了,缺乏新的突破点,亟待找到差异化打法。

如果说前几年大家用综艺进行军备竞赛,那么现在就变成了要对其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除了内容本体,还要看这档节目是不是客户、用户、平台三个市场完全统一。而《街舞》对此,同样交出一份不错的解题思路。

原标题:《走到第五季的《这!就是街舞》,“重新定义”头部综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