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能力作风建设年 | 智慧法院开启在线诉讼服务新模式

2022-09-23 18: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出席第十七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上曾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加快构建信息时代司法工作新模式。工农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智慧法院建设要求,将信息应用与司法为民深度融合,实现了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诉讼服务新模式。

一、网上调解,开启解纷新途径。

双方当事人一方身处鹤岗,一方远在海南,“不需要注册登录,输入调解系统发来的6位数字调解码,就能直接上线进行视频调解、签字。工农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室利用网上调解,仅用40分钟双方当事人便达成了调解协议,双方在手机上对调解协议进行签名确认并申请司法确认。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与裁判文书具有同等效力,对方当事人不按协议履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调解文书电子化送达,实现“无纸化”办案,这一切直观显示工农区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在提升审判效率的助推作用。

二、网上开庭,开启庭审新方式

“原告,图像声音是否清晰流畅?”

“清晰。”

“被告,图像声音是否清晰流畅?”

“可以。”

一场庭审正在线上进行,得益于国家电信网络的不断发展,现在网上庭审信号稳定、画面运行流畅、声音传输清晰、审理进程规范有序,全程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进行同步直播。这一庭审新方式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数字红利”,始终是工农法院在线诉讼模式的宗旨,一场庭审两地相隔千余公里,打破空间限制,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网上官司网上解决,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诉讼。

在线诉讼模式的持续优化,切实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点作为司法为民的发力点,使立案、送达、调解、庭审、执行等诉讼各环节打破了空间限制,突破了审判的现场性特征,确保了任何时间司法服务“不打烊”,司法办案不松劲,让不便到场的当事人也能实时参加诉讼,体现了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许。

撰稿:立案庭

原标题:《能力作风建设年 | 智慧法院开启在线诉讼服务新模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