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柳州传奇和尚有多牛?不识字常带兵打仗,偷渡澳门避难,一生坎坷轰动…

2022-09-28 18: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微姐 柳州晚报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千年凤山的悠久历史中,涌现出一些时代风云人物,如抗日虎将陈烈、硕彦名儒谢三聘等。有人告诉记者,其实,镇上还有同盟会会员易文藻、易公策风靡一时。然而,出人意料地是,记者翻阅现有的史料,对于这两个人历史记载并不多,也没有找到一张两人的照片。两人长什么样子,已无人知晓。

更让记者意外的是,9月16日记者在柳城县凤山镇采访时,对于易文藻、易公策两人,除了柳城县文联主席高志强有所了解,其他人几乎都不清楚。

在那个云波诡谲的时代,在那段革命历史浪潮中,偏处一隅的凤山镇,为何会有易文藻、易公策两位同盟会会员,他们曾闪耀一时,现在却难寻些许星光。

那么,就让我们把思绪穿越时光隧道,或许能找到两人留下的些许痕迹,解开易氏兄弟是如何加入同盟会的烟云迷雾。

鸟瞰凤山镇

历史烟云

记者的桌面,刚好放有一本2019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火燎原》,文中曾写到: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尽管清王朝已经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在西方列强的铁蹄下,中国国门洞开,地处西南边陲的广西也不能幸免于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广西觊觎已久的英、法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在广西开辟海陆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海关,开办洋行,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借传教名义在广西50多个县建立教堂,对广大民众进行精神奴化。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又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西南门户洞开,广西一度变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英、法在广西获利丰厚,引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势力的眼红,继 1886年德国在北海设立领事馆后,美国、日本、意大利、葡萄牙等国也纷纷在广西设立领事机构和海关,加重了广西的贫穷和半殖民化程度,人民的生活日趋贫困。

1897年6月,英国从清政府手中取得西江内河航行权,将与柳州一水相连的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沿江而上,大量外国商品如洋布、洋油、洋钉占领了柳州市场,冲击和破坏了已初具雏形的柳州工商业,使柳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渐加深。

书籍《地火燎原》

国之不存,身将焉托?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第一枪,一大批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柳州知识分子,如广西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刘古香等也积极投身革命,加入同盟会,柳城县凤山籍的易文藻和易公策,受刘古香等革命党的影响,也积极投身革命,成为其中之一。

凤山老街(邓克轶摄)

秘密会员

“听长辈们讲,易文藻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才的人。”9月16日上午,正致力于研究收集凤山镇历史文化故事的柳城政协文史顾问谢光任向记者介绍到。

柳城政协文史顾问谢光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柳城文史》第十辑中记载:易文藻,字彩腴,柳城县凤山镇人,生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其父易准曾考中贡生,易文藻系易准之长子。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易文藻在乡试中考得庠生;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 ,因易文藻知识渊博,为人光明磊落,在广西拔贡而被选进京,入国子监学习,时年26岁,后积极参加辛亥革命,秘密参加同盟会,系首批同盟会会员。

谢光任介绍,他通过易文藻侄女婿林伯华,以及多方收集到的资料,得知易文藻不仅人聪明,文章写得好、还写得一手好字,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文书类的工作。并曾经在现在类似的司法部门担任领导。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易文藻因其极力拥护民主共和,被选为中华民国政府参议院议员,常驻北京。

孙中山(资料图片)

新事物的诞生总会遭遇很多危机,中华民国政府也是一样。作为议员的易文藻也在动荡中献出了生命。

在谢光任攥写的《凤山名人易文藻》中写到:

1913年,易文藻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被袁世凯施毒计毒死,殁于北京,时年37岁。易文藻死后,袁世凯为掩盖其恶毒阴谋罪行,还命人将其遗体从北京经水陆两路辗转运回故里柳城县凤山镇,棺材放于感德寺(今卫生院)内供故里相亲祭奠吊唁。

同时,袁世凯还利用其总统权力,大发假慈悲的为易文藻举行了隆重“国葬”,命令柳城县府,但凡持有香烛前来祭奠吊唁者,一律不收奠仪,任其吃饱喝够满意而归,一切费用都由政府报销。周围远近乡亲闻之,奔走相告。

出于对易文藻的敬仰以及他对于国民革命的贡献,每天大批乡民前呼后拥,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前往祭奠吊唁,至易文藻安葬之日,前后长达十天之久,可谓开支巨大,规模空前绝后,尔后择取吉地安葬于凤凰岭顶建墓纪念。

“听老人讲,真的非常隆重,流水席没有停过。”谢光任介绍,当时易文藻的坟墓也修建得十分豪华,并在石碑上详细记载其生平。但令人遗憾地是,随着世事变迁,易文藻的坟墓几经搬迁,很多物品都消失不见了。

谢光任说,至今凤山老街上还保留着易文藻的老宅。“他的房子修得很气派,他家的院子里种了一棵桂花树,一到花开的季节,丹桂飘香,远远就能闻到。”谢光任遗憾地表示,可惜易文藻并未有子女,最亲的侄儿易定基也在上世纪50年代,在太平板贡村开展工作时,不幸被土匪杀害。如今,太平镇的烈士纪念碑上,还刻有他的名字。

和尚军师

说到同盟会会员,不得不提一个叫易公策的人。

1992版《柳城县志》中记载:易公策(1879 -1947),同盟会员,柳城县城厢(今凤山镇)人,早年皈依佛门,受戒南兵祝胜寺,法名静悟。

柳城县志

辛亥革命前,他以和尚的特殊身份,在广州华宁里设立“佛学精舍”作为革命机关,以邀请南岳高僧讲佛学为掩护,从事推翻清政府的秘密活动。辛亥革命后回乡,参加柳州同盟会的癸丑二次革命。失败后,与党人吕士斌、吴挺生、王之华和龙禹门等人同赴广州,往来于省港间,继续作倒龙(济光)斗争,为龙济光部所通缉,又与龙小凤、王之华等人偷渡澳门避难。

民国六年,易公策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五军顾问、梧州中央局局长等职。1927年六月,易公策被当局诬控为首要“叛乱分子”,在清匪中逃脱,辗转秘密前往广州。其后以和尚之名,云游四方。1937年回县,1947年病故。

“他是个传奇人物,用和尚身份做掩护,在两广奔走,是广西同盟会最早的联络员。”柳城县文联主席高志强说。

都是同盟会会员,都是柳城县凤山镇人,都是姓易,两人有什么关系吗?在9月16日的采访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记者心头。

“他们是族兄弟,易公策又名易文鳖,大家都叫他易和尚,易和尚正是在易文藻影响下,加入的同盟会,开展革命,并且还为家乡社会安定作出过贡献。”谢光任说,最让人称奇的是,易公策生性聪慧,悟性特强,虽目不识丁,但有文告需其核定,秘书念完,易公策能一一指出文中错误和欠妥之处。

谢光任也曾以《辛亥革命传奇人物易公策》为题,专门攥文写过易公策的传奇人生,其中有一段这样写到:

1925年,易公策出任柳城县民团总局局长,率众清剿残匪使地方得以安宁;

1927年1月易公策遵循孙中山先生扶助工农的政策,与蒋子山、龙不屈、朱向欣、徐海仁、韦均喜等人发起组织柳城县农民协会,易公策为主要负责人,为家乡农民争取应得的权利,并以农民运动打击反动政府及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当时已有百余人正式加入农会。为壮大声势,会员们还在当时柳城县政府原所在地凤山镇举行游行示威,高举“男女平等”“打倒贪官污吏”“铲除土豪劣绅”等标语横幅并高呼口号沿街游行,把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影响巨大,不断有大量农民要求加入农民协会,农民协会迅速壮大。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和农民运动进行残酷镇压,柳城也处于乌云密布,人心惶惶白色恐怖之中。6月中的一天,柳州清党委员会主任伍廷飏派一位营长,率领一个排的兵力全副武装开进凤山,大肆搜捕共产党和农民协会的领导。幸好当时公策先生正好率民团在二塘剿匪,闻风即避五塘,在城里的蒋子山、龙不屈等人则深夜出走六塘、冲脉、古砦等亲友处躲藏,后经周折转道投奔寄寓广州的邑人龙小凤先生处避难。徐海仁、韦钧熹因为未能及时逃出不幸被捕押解柳州,不久徐海仁被杀害于北校场(今人民广场),韦钧熹则身受酷刑,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后被释放回家。至此,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被国民党政府残酷地镇压。

后来,易公策先生继续皈依佛门,利用和尚身份到各地寺庙躲藏至抗战爆发才敢回家,于1947年逝世,走完了他曲折坎坷传奇的一生。

以和尚之身,行大义之事。易公策的经历,实在为人称奇。

凤山老街(邓克轶摄)

谢光任说,凤山镇文化名人龙小凤先生曾作七律一首,精辟形象地概括当时柳城农民运动的概况和结局:

七律·感题:“茫茫公道信难求,压力横施水倒流。四角又归朱老向,六塘重见蒋疤头。冤沉东海丧非命,泣戴南冠作楚囚。最是可怜和尚仔,重新打点去云游。”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间的巨笔一挥,山河已无恙。如今,凤山大地气象万千,沃野千里,人民安居乐业,一根根甘蔗正等待采收,凤山糖厂的新的榨季也将启幕,有着悠久历史的凤山糖厂,在凤山这片土地孕育下,又演绎了什么“甜蜜故事”?请关注后续报道。

甘蔗种植基地

“柳州1号”视频号今日关注↑↑↑

广西最长的跨海大桥全线贯通!

阅读推荐

●17级!台风“奥鹿”逼近,广西大雨到暴雨!柳州天气就一个字→●“十”加“一”=?今天,柳州这地给出答案…来源/全媒体记者 李广西 周仟仟 宋美玲 文鑫豪

审核/陈跃文 编辑/王莹 校对/刘慧 万心悦(见习)

本文为柳州日报社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新闻爆料电话:0772—2821100;推广合作联系方:13877213344(微信同号)

原标题:《柳州传奇和尚有多牛?不识字常带兵打仗,偷渡澳门避难,一生坎坷轰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