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比武观察哨 | 一场比武搅活实战实训“一池清水”

2022-09-30 22: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实战化比武重点检验和提高队伍哪些能力?如何缩小实训与实战的差距?转制3年多来,随着森林消防队伍职能任务深化拓展,随着总队遂行任务日趋多样,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实战化训练的内容、检验实战化训练的方式也逐年发生深层次改变。日前,笔者深入该总队2022年度“火焰蓝”比武现场:从陌生水域救援到危楼坍塌物救援,从30余米高塔索降到70多度陡坡救援,从较大规模模拟火场情况处置到贯穿多课目10公里负重携装行军……一场紧贴遂行任务、推动实战化训练的比武就此拉开帷幕。

连贯考

180分钟连续挑战10个课目

身着全套水域救援装备跳入湖中,4人协力以手为浆将装载各类救援装备的舟艇向前滑至300米处,到达预定位置后,队员上艇驾驶两公里完成装备投送并采取活饵救援方式对被困人员解救,运送至岸上……比武第一天,在特种技能综合救援课目现场,比武队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场比武,几多意想不到!”。上述水域救援系列内容只是特种技能综合救援10个子课目中的部分内容。完成水域救援后,比武队员需要迅速将水域救援装备装入装备车,快速更换为夏季救援服,携带不少于10公斤装备,在完全陌生丛林中完成5个坐标点搜寻,沿途还将完成担架制作、70公斤重伤员包扎运输、60公斤重假人陡坡救援和4公里山路极速抢运……

“以往比武中大多是考核单项技能,像这样多课目连贯考核还是第一次。不仅体能要求高,而且对各课目需具备的专业技能还要非常熟练。”特种技能综合救援课目比武结束后,该总队昆明支队直属大队陈计同告诉笔者。据该总队灭火救援部副部长兼特种灾害救援处处长杨俊雄介绍,这次特种救援技能比武立足遂行综合救援任务实际,突出“真、难、实、严、救”,采取实战救援情景模式设置4个大课目24个子课目,逐队逐课组织实施,旨在检验指战员日常综合救援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队员基础体能等,对转制3年多来指战员学习的水域救援、山岳搜救、紧急救援等情况处置进行了集中检验。建筑物坍塌综合救援比武场选址在昆明市某区一栋待拆迁废旧楼,该废弃大楼内散落一地的玻璃碎渣、门窗倒木、钢钉等时刻提醒参赛队员这是一场真正的实战。按照比武要求,比武队员们需在不低于4层坍塌建筑楼内设置作业条件,完成生命探测、横向纵向破拆和伤员包扎转运等任务。“转制初期,我们只对该课目的单一内容进行检验考核,随着训练逐步深入,更强调系统考核、整体检验。”该总队特种灾害救援处副处长桂尧平介绍到。

而在灭火专业技能比武现场,着眼检验多技能多专业融为一体的课目也占据了比武课目的绝大部分。在野外山地携装行军课目中,参赛队员需要按照总队《常规分队灭火作战人员装备编成要求》,携带2台风力灭火机、3台水枪、1套组合工具……等相关灭火装备,在崎岖陡峭的路段奔袭10余公里至目标地,途中他们要完成穿越密林、倒木移除、完成伤员后送等6个课目,该课目具有节奏转换快、时间衔接紧等特点,不仅锻炼比武队员专业技能和知识应用情况,同时也对指战员心理、意志和团队作战能力进行全面检验。“经勘察,起火位置在勘察点南方,直线距离约500米,火场风向为西南风,风力5级.....”经过比武队员对模拟火线区域的侦察计算,各项重要数据纷纷呈现在指挥员面前,由指挥员进行了统一汇总,快速制定灭火作战处置方案,并通过用电子指挥仪标绘作战决心图。

练实战

30个比武课题紧贴任务背景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举办的2022年度“火焰蓝”灭火专业技能暨特种救援技能比武,共设置34个课目,其中基础体能课目4个,实战课目30个占比85%。“要想完成每个实战课目中的某项单一技能,不仅需要强大的体能作为基础,同样还需要专业技能,还要充分考虑实战背景,采取更加稳妥科学有效的方式,又快又好实现救援目的。这就要求比武人员全时全程树牢实战意识,带着实战理念完成任务。”全程参与本次比武评判的该总队作战训练处助理赵俊说到,比武还从以往注重完成任务速度到更加注重任务完成质量,一旦某项操作规程与实战要求差之毫厘,则整体评分上会进行对应扣分,这对比武人员而言不仅难度增加,挑战也不少。

有着3次比武经历的丽江支队永胜中队中队长杨晓晨告诉笔者:“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比武课目在救援理念、内容设置、评判标准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革新。真正把队伍遂行综合救援任务中遇到的难题和考验都设置到了比武背景和相关细则要求中,对推动基层日常训练、提高指战员救援技能有着重要意义。”在多种火情处置比武现场,笔者注意到由于下午突降暴雨原本白天进行的多种火情处置未能顺利展开,比武导调组迅速转换思路将比武延顺至夜间进行。“这也与队伍日常打火有着紧密相关,傍晚温度低、风力风向稳定,队伍处置火情时一般会抓住夜间稍早时段有利契机推进灭火速度。比武导调组的及时调整有助于充分检验队伍夜间火情处置能力。”笔者在现场看到,在高达60多米,坡度70度的悬崖陡坡上设置了悬崖火,而在比武场地周边因地制宜设置了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等多种模拟火情。“在时间、环境、形式上无限接近实战真实环境,并将绳索救援技术应用其中,大大提高了任务的难度。但这样的比武难度是和实战贴的很紧的。”来自保山支队的秦智明说到。

“预备,开始!”随着评判员一声口令,架设水泵、启动水泵、铺设管带……所有动作一气呵成。从野外陌生湖泊到荆棘密林,在直线距离1公里陡坡上,比武人员要先后完成在不同区域的5个靶标击落。这是野外水泵架设与撤收比武课目的一幕,该课目真实模拟实战环境,涵盖山地、陡坡、滚石地域等多种复杂地形,旨在检验队伍面对不同条件下水泵架设、远程输水、多泵组合等能力。此外,笔者还注意到在不少比武课目中都设置了野外担架制作、伤员包扎处置和紧急转运等内容,以野外携装行军课目为例,该课目在10公里行军途中设置了“脊柱受伤、头皮外伤出血、左小腿闭合性骨折”等三项内容为主的伤员紧急情况处置。在比武中,评判人员将模拟伤员具体情况告知比武人员,如何处置、处置到什么程度由队员决定。“一些比武人员只顾追求速度,而忽视了伤兵员处理的专业性科学性,尽管时间上快了不少,但最终因为处置不完整而被大大扣分。”负责该内容评判的总队后勤处督导员杨文金告诉笔者,以脊柱受伤处置为例,部分比武人员对伤员进行相应处置后,没有为伤员带上颈托,在颠簸的山路运送过程中势必会造成伤员二次受伤,这样的情况我们当即对照细则进行扣分。此外,还有部分比武队员没有对伤员贴上伤标,这也会对后续伤员及时救助造成影响。这些细微处置都是我们比武关注的重点。

零差错

4项机制校准比武公平秤

为确保以真实水平检验各单位训练水平,这次比武通过建立评判机制、全程监控机制、一线督察机制和争议仲裁机制4项机制,为灭火专业技能和特种救援技能两个比武内容公平公正进行全时护航。在评判机制方面,灭火专业技能10名评判组成员,特种灾害救援9名评判员按照责任分工指导做好场地设置、人员信息登记并全程跟进评判。仔细对照细则,对比武人员处置过程进行科学评判,室外每项比武课目结束当场宣布成绩并召集带队干部、评判人员、课目负责人进行现场签字确认。全程监控机制,提前组织通讯保障人员对场地进行勘察了解,在重要课目位置和重点地段架设监控设备,全时进行监控记录,留足每个课目每名参赛队员的影像资料,为后续争议仲裁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一线督察机制,总队纪委专门派出工作人员进驻比武一线,主要督察各课目组织开展程序是否正规,各评判员之间尺度把握是否一致,各队伍对比武结果是否有争议评判等。争议仲裁机制,对有争议问题结合现场录像进行现场核查,及时公布仲裁结果。

在携装行军比武现场,笔者看到,天刚蒙蒙亮,评判人员和督察人员就已经来到了比武准备区。比武队员集体带进准备区,评判人员就拿出人员信息表并要求比武队员拿出身份证,逐个进行核实,而一旁的督察人员也对该过程逐项监督。此外,评判人员还逐一点验携带装具并对装备重量现场过称。查得严格,才能考得公平!在绳索技能综合救援现场,督察员紧紧盯着各环节评判人员评判过程,防止出现一丝纰漏。采访中,无论是评判人员还是比武人员都向笔者谈到,此次比武之所以能实现“零差错”,4项监督评判机制为比武公平公正进行立起了制度支撑。“比武评判有人防、有技防,确保执纪不留死角。”总队纪检监察处督导员刘颖说到。督察组既能对比武人员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防范和纠正,又可对活动组织和评判人员进行监督,有效实现了对监察对象的“一碗水端平”,也让各参赛队“口服心也服”。

本期监制:王正康

原标题:《比武观察哨 | 一场比武搅活实战实训“一池清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