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社联“你好,我的城”第三讲:怎样的上海,更“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2022-10-01 21:2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时代浪潮之下,上海城市精神与文化如何坚守、更新和生长?世界舞台上,怎样讲述“上海故事”?9月29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东方讲坛“你好,我的城——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面面观”系列讲座举办了第三场——怎样的上海,更“上海”,邀请导演滕俊杰、学者李天纲、青年文学评论家金理,共同分享他们的理解与探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播李欣担任本次活动特邀主持。除现场听众,讲座还进行了线上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2000余人。

论坛现场

李天纲教授指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派文化”这个概念被提出,到后来的“海纳百川”,经过近40年的实践,我们还应该思考,除了海纳百川,还应该再多做些什么让上海更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中华文化是由中国不同地区文化构成的复合体,让上海文化“更上海”体现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海纳百川”出自于林则徐的对联,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副对联的下联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李天纲认为,处在当下,面向未来,既要“海纳百川”,也要重视“壁立千仞”,即上海要守住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与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加以修复、改造、更新和利用,让更多现代的上海人了解“古代的上海”,把Global和 Local结合起来——Glocal。既全球化又本土化的上海,才会更“上海”。

论坛现场

青年文学评论家金理通过两个文学案例,与听众分享上海青年人如何寻觅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何来想象和规划这座城市和他们生活的未来。其一是青年作家周嘉宁在《浪的景观》中的“城市考古”,体现了青年人对城市记忆的唤醒与再发现,城市召唤着青年人创造性、能动性,而青年人裹挟着这种创造性、能动性和主动性,生机勃勃地投入到城市生活中。第二个文学案例是备受国际关注的90后作家王占黑与其作品《小花旦》。金理认为,《小花旦》中描绘了上海爷叔的社区与市井生活,让人们走进了上海人的生活世界,在被人们所忽略的社区日常里,看到了这座城市与市民的生活活力、丰富性和内在的尊严。

导演滕俊杰曾多次带队赴海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并引起了巨大的国际影响。他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共享、陌生群体情感的融通、缤纷才华的展示、和平意愿的表达。文化外交、文化“走出去”永远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润滑剂、先行者、共鸣箱,有时还是非常有效的和解码。而上海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部分。其次,上海文化“走出去”要有自信,也完全有自信。因为上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有改革开放40年斐然的文化成果;第三,向世界展示上海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即走进国外主流人群、主流场所和主流媒体。关于上海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滕俊杰给出了三个关键词:真实、艺术、创新。脚踏实地,“超越匆匆步履”,做有情感连接的深度表达;用最高的艺术水准和先进科技,展示上海文化的最优秀成果,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创造精神和天下格局的意识。

主题演讲结束后,三位嘉宾还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脉传承如何面向青年一代、科技赋能怎样助力文化走出去、当代青年与城市的情感联结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