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河奔腾看中国丨保障候鸟平安越冬,鄱阳湖迎战久旱“烤验”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2022-10-02 15:33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9月21日上午10时,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都昌马影湖水域监测到9只越冬白琵鹭。根据日常监测记录显示,这是鄱阳湖保护区今秋以来监测到的首批越冬候鸟。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号 图

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在全球生态位中占据重要地位。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鄱阳湖都会吸引大批珍稀候鸟来此越冬,全球98%以上的白鹤、95%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60%以上的鸿雁从西伯利亚、蒙古及中国东北飞抵鄱阳湖,60-70万只候鸟在这里生活栖息。这些候鸟在鄱阳湖越冬长达5个月之后,往往于第二年的3月中下旬完成北迁。

而在今年,江西遭遇了多年未见的大旱——就在第一批越冬候鸟抵达鄱阳湖两天后,9月23日6时,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7.10米,达到枯水红色预警标准,刷新了鄱阳湖1951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水位。

在九景高速鄱阳湖大桥上,新华社记者观察到,七月初还是烟波浩渺的湖面大幅“瘦”身,大片河滩裸露,时而扬起黄沙。30多公里外的落星墩附近,原本11月左右才会萌发的苔草已经长过成年人膝盖,湖底变成了茫茫“草原”。

水域大面积萎缩、浅水区鱼虾减少、湖区土壤干旱板结、苔草纤维老化,干旱的鄱阳湖如何迎接远方来客?

2022年9月2日,江西九江,成群夏候鸟在鄱阳湖湖口县水域集结觅食。人民视觉  资料图

相关工作人员向《江西日报》介绍称,针对今年鄱阳湖提前进入极枯水期的情况,保护区正积极开展生态补水,科学调控子湖水位,并进行沉水植物快繁技术研究。增加巡护监测的频次和力度,及时跟踪记录抵达鄱阳湖的越冬候鸟种类和数量,确保候鸟平安越冬。

比如,在拥有鄱阳湖1/3水域的都昌县,当地为应对干旱对候鸟的影响,从主航道中生态调水,补充碟形湖内的水,促进碟形湖内鱼类、螺蚌以及沉水植物的繁育,为候鸟越冬创造有利条件。

据新华社报道,在鄱阳湖入江口附近的湖区以内,一个小型浅湖依然保有一定水量。当地管理部门通过开闸调度,从存水较为丰富的南北港内湖引水到主湖区的碟形湖内。湖口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余祖德介绍,碟形湖是鄱阳湖主湖区季节性干枯后,显露于洲滩中的季节性子湖泊。碟形湖水较浅、透光性好,适宜沉水植物、鱼类和底栖生物的生长,是候鸟觅食的理想场所。目前,鄱阳湖湖区多地已经展开对碟形湖的补水。

预留几百亩晚稻不收割作为“候鸟食堂”的做法也在沿湖多地被采用。

在鄱阳湖北湖东侧的庐山市,一批白琵鹭已于9月21日前后飞抵沙湖山湿地。庐山市林业局副局长陈朝阳表示,往年人鸟争食的情况较少,今年恐怕会比较突出。当地正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对可能受损的农户进行补偿,“我们希望通过提前准备,让老百姓在看到候鸟的时候不要驱赶,让长途奔波的候鸟能吃上粮。”

南昌市高新区、上饶市余干县等地在营建“候鸟食堂”的过程中,参照周边粮食收成及市场粮价给予种粮户资金补偿。

9月23日,鄱阳湖保护区召开越冬候鸟和水生动物保护动员部署会。鄱阳湖保护区主要负责人要求全局要迅速进入战备状态,以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工作作风,迎战鄱阳湖久旱“烤验”,强化上下内外联动,认真做好候鸟食源地保障、苔草刈割、生态补水、巡护监测、宣传引导、控制人为干扰综合整治、苦草繁殖技术等工作。

肩负起鄱阳湖湿地和候鸟“守护神”的使命,鄱阳湖保护区正迎接陆续抵达的候鸟大军。

9月27日上午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大汊湖保护管理站在大汊湖辖区内发现6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盘旋空中,这也是鄱阳湖保护区今秋首次监测到鹤类越冬候鸟。

    责任编辑:王俊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