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谣言与真相:炀帝黑锅有几许

2022-10-08 20: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评价历史人物,自来容易陷入误区,不是一俊遮百丑,便是一丑遮百俊。炀帝因为其为政的极端化,招致身败名裂、亡国灭家,这固然是历史的定论,然而论及炀帝个人形象,历代言论却又走入另一个极端。

从炀帝个人品行和早期行为来看,他虽有些腹黑、有些张扬,也稍显刚愎,但总归不是东昏侯、陈后主、周宣帝、北齐后主之类的人主。而观诸《资治通鉴》等史籍,却一股浓浓的昏暴之君的即视感。诸如炀帝居于东都是纠结于五行之说,在东都、江都昼夜宣淫等等。司马光以褒正贬昏的治史态度书写历史固然方向不差,但我们读史评人却不可不察。

后世论者多与司马光相同,大多着眼于炀帝的阴暗面,夸大者有之,选择性无视者有之,甚至造假挞伐者亦有之,活生生把炀帝塑造为千古第一黑锅皇帝。其中最令人议论的,也最为夸张离奇的,便是他的好色贪淫,民间野史、话本小说乃至正史记载中,都有不少关于他贪淫好色的描写。

隋炀帝一生只有三四位后妃,只生了三个儿子,这在历朝历代皇帝中都算得上少的,与其贪淫好色的传言相去甚远。那么,隋炀帝好色的黑段子究竟从哪来?又是为何而来呢?

隋炀帝贪淫好色的谣言

关于隋炀帝好色的谣言,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妻控。这条谣言发生于隋炀帝当年当晋王时,炀帝挂帅南征陈朝,破陈朝后,他久闻陈后主宠妃张丽华美貌绝伦,要纳张丽华为妃。结果正直的老臣高颎不许,抢先杀了张丽华。杨广因此记恨高颎,当上皇帝后终于把高颎杀死。

此事《隋书·高颎传》以及《资治通鉴》都言之凿凿,后世许多演义小说都以之为依据,演绎出炀帝好色的形象。

虽然出自正史,但这个传言根本经不起推敲。589年隋平陈,当时炀帝只有二十岁,而张丽华已经当了十六七年的陈宫妃子,儿子都十五岁了,年龄至少三十二、三岁。炀帝年少时代成长经历很正常,娶妻很早,其妻萧皇后也是有才有貌之人,没有理由对一个半老徐娘感兴趣。

这条记载大概是撰写《隋书》的史官为抹黑炀帝,而故意泼的脏水。同时代的《北史》《陈书》都不予采信,都称杀张丽华本身就是炀帝下的命令。

二是家室丑闻。分别是烝母、逼妹。

烝母之事出自《隋书》记载。隋文帝病重期间,炀帝在宫中侍疾,一来二去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眉来眼去,勾搭成奸。文帝去世后,二妃都被炀帝纳为贵人。二妃之事的确是炀帝一大黑点,但究竟是不是像传言中说的那样,炀帝垂涎二妃的美貌,其实个中尚有蹊跷。

炀帝早年为了争当太子,一直刻意表现出一副清心寡欲的态度,家里连妻带妾就两三人而已。文帝病重时,炀帝与两位夫人眉来眼去确有其事,而且即位后,确实也把两位妃子纳入自己的后宫,但炀帝不会在文帝未死之时就急不可耐地通奸,弄不好这会前功尽弃,毕竟文帝还掌握着最高权力,随时可以废立太子。

之所以出现勾搭的事,是炀帝为了打通宫中的消息源,才对陈、蔡两夫人百般示好,最终目的只不过是控制局面,防止杨勇利用文帝病重东山再起。

陈、蔡二夫人被炀帝强占后,并没有多受宠爱,陈夫人过了一年就忧郁而死,蔡夫人后来也没有什么消息,两位妃子也没有给炀帝产下一儿半女。所谓的“烝母”本质上是炀帝夺位斗争中的一环,与贪淫好色并无多大关系。

所谓的逼妹是指兰陵公主,这更是无稽之谈。兰陵公主是炀帝之妹,小名阿五,长得非常漂亮。炀帝与兰陵公主有不伦之事,最初是《旧唐书·李密传》中记载的。李密率瓦岗军起义,让他的记室祖君彦写了一篇声讨炀帝的檄文,“罄竹难书”的典故就是出自这篇文章。檄文给炀帝列了十大罪状,其中一条说的是“兰陵公主逼幸告终”,说兰陵公主被炀帝强行临幸,最终耻辱而死。

这是纯粹的诬蔑。《隋书·列女传》记载了兰陵公主的经历。文帝起初把她嫁给功臣之子,不料丈夫很早就去世了。炀帝起初建议文帝,把兰陵嫁给萧皇后之弟萧玚,但后来文帝改了主意,把兰陵改嫁于柳述。柳述是炀帝的政敌,炀帝即位后将其发配岭南,又强令兰陵改嫁。兰陵守节,誓死不从,兄妹二人于是闹掰。兰陵气得发病而死。

过程清清楚楚,哪有什么不伦之事?所谓逼幸亲妹妹,只不过是瓦岗军捕风捉影随意附会罢了。

三是肆意宣淫。这类谣言来源甚广,说得也非常杂。有的说炀帝大采秀女,宫中女子成千上万,只要是炀帝看上的,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统统抓到宫里供其享用。炀帝还发明了开裆裤,让宫中女子全都穿上,方便炀帝一有兴致马上临幸。还有的说炀帝下江都,让江南女子拉纤,一路享尽艳福无数。

这种谣言过于离奇,连一向喜欢抹黑炀帝的唐朝史官都没有记载过。那么在后宫生活方面,炀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隋炀帝后宫真实情况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可能有三个后妃,分别是萧皇后、萧嫔妃、陈贵人。其余各级妃子共一百二十余人,但大部分都只是陪同宴游,炀帝对他们似乎没有多大兴趣。

萧皇后是西梁的公主,萧氏世代贵族,教育和文化水平非常高,萧后性格温婉和顺,也比较聪明,还非常善解人意。隋炀帝对她既尊敬又喜欢,他无论到哪里出游,都把萧后带在身边。两人共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元德太子杨昭和齐王杨暕。萧皇后对杨昭的教育非常成功,这位太子非常好学,品德也非常好,从小就受到隋文帝的宠爱。子女教育的成功,从侧面也可以说明这个家庭是十分和谐的。

后来隋炀帝为政渐渐失去纲纪,萧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心规劝,但又怕炀帝刚愎自用不听劝,便写了一篇《述志赋》,委婉地给炀帝提意见。总之两口子始终关系融洽。

隋炀帝爱妻的传统其实是从他父亲隋文帝那里继承来的。隋文帝和夫人独孤皇后就是夫妻相敬的模范,两人互相爱敬、互相扶持的习惯,可以说深深影响了隋炀帝,使隋炀帝潜意识里形成了要想国家兴旺、首先要帝后相敬的看法。

萧嫔妃给炀帝生了三儿子赵王杨杲,但这位妃子没有留下什么事迹。但从姓氏来看,这位妃子很可能是萧皇后的族人。萧嫔也一直跟随着隋炀帝出巡,从未分离。后来隋炀帝在江都被杀,萧嫔的儿子杨杲也被乱军所杀,她本人不知所终。

陈贵人陈女婤是南朝陈后主的第六女,她被选为贵人后似乎颇受宠爱。陈朝被隋灭亡后,陈后主及其皇族子弟都被流放到西域,隋炀帝宠幸陈氏后,特意下旨命把流放的陈氏宗亲都召回京城授官。

隋炀帝宠幸的女人不多,因此子女极少。除了这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公主嫁给唐太宗为妃,生了个儿子叫李恪。

这些就是史籍中关于炀帝后宫的所有记载,根本没有什么贪淫的事迹。

隋末奸雄王世充靠揣摩上意、逢迎皇帝起家。隋炀帝几次巡幸江都,王世充却只是给他搜罗了一些珍奇物件,并没有进献什么美女。如果炀帝真的好色,那么以王世充的钻营之举,怎么可能不多送美女。

隋炀帝的姐姐乐平公主——原北周宣帝的皇后,想要讨好隋炀帝,便找了一个姓柳的美女,想献给炀帝以充后宫。没想到隋炀帝只是淡淡应付了一下,没有表示出纳入后宫的兴趣。

究其原因,大概是隋炀帝过于好大喜功,在位短短十三年,北征突厥、西收陇右、灭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打林邑、袭流球,开大运河,修东都洛阳,建长城,这些浩大的工程与战争,对天下百姓既是极大的折腾与消耗,对皇帝来说也是极耗心力的。这样一个大忙人,不好女色也是情理之中的。

隋炀帝的谣言是怎样形成的?

既然炀帝真实形象并不好色,那么关于他的误会是怎么来的呢?

炀帝不好色,但他为政过于酷烈,对大臣刻薄寡恩,又不恤民力,狂热地开展大工程,频繁远征高丽,搞得民怨沸腾。他在历史上的名声非常负面,一直处于被指责的境地。这大概是人们乐于编排指责他的理由之一。

对炀帝的抹黑从唐朝开国时就出现了。不过唐初很多隋朝旧臣都还健在,对隋炀帝的事耳闻目睹者甚多,唐朝人对炀帝只抹黑但是不造谣。

唐朝皇帝对隋朝三十年就亡国的教训一直牢记于心,也一直拿来当作唐朝的镜鉴。故而唐朝君臣们经常拿隋炀帝说事,唐朝很多言论、佚事,都与炀帝有关。议论、分析乃至于抹黑炀帝,慢慢成了当时文化圈儿喜闻乐见的话题。

所以诸如《贞观政要》《朝野佥载》《隋唐嘉话》《玄怪录》《大唐新语》《酉阳杂俎》等,不管是正史,还是笔记小说,都喜欢拿炀帝来说事。

但是唐朝人比较厚道,抹黑也抹得有依据,只指责炀帝的政治过失,并没有说他好色。唐代诸史籍,只有《杜阳杂编》这个笔记小说集,写炀帝给陈夫人送黄金蛇。大概是寻诸炀帝即位的史实,想补全一下炀帝和宫中夫人串通的逻辑链条。

真正开始胡编乱造、把节奏带到沟里的是宋朝人。

代表作是一本名为《大业拾遗记》的传奇小说。该书中第一次出现隋炀帝好色的描述,所谓的大征秀女、宫中宣淫、后妃争宠等淫乱情节,都活灵活现地现诸笔端。这种情节,满足了大众对君主责难、指摘的心理需要,也在细节上填补了普通民众对皇室生活的一切想象,故而一面世,马上就落地生根,并顽强地化身为“史料”,一夜之间成为贬斥炀帝的硬材料。

可以说,后世编排炀帝是色情狂的故事情节,大都出于这本胡编乱造的书。

《大业拾遗记》是不良文人所为,但对炀帝的造谣可不仅仅是无良文人,宋朝的大臣也参与到脑补狂潮中。

北宋名臣李纲,写过一个《迷楼赋》,赋中描述炀帝淫乱、贪色、荒暴等事迹。李纲是两宋之际的抗金派,人品、气节都没得说,是个大忠臣。他都这么写,世人对隋炀帝好色也更加坚信。

元朝杂剧沿袭这样的潮流,对炀帝淫乱的事迹作了更多的演义,像《开河记》描写殿脚女拉龙舟,《屈堪宣华妃》写炀帝与宣华夫人的秘事,等等。

或许宋人起初造谣,只为找一个历史靶子,给本朝皇帝提供一个镜鉴,但事情的发展最后超出预期,从资政材料转向泛娱乐化,却非政治家们所能控制得了的。

到了明清时期,有关隋炀帝的谣言诽谤就彻底放飞了。明清小说娱乐化倾向人所共知,隋炀帝的谣言也传播得更加广泛深入。

代表作就是《隋炀帝艳史》《隋唐演义》这两部小说。在这些全然不顾历史逻辑、完全放飞自我的描述中,炀帝贪淫好色的故事逐渐体系化、详细化。

不仅炀帝后宫人数变成数万人,炀帝的性情也变得十分凶残,仿佛无女不欢、无女不活。后宫女子们与炀帝相亲相爱,沉湎淫乐不能自拔。甚至有的后妃因无法得到炀帝的临幸,竟至于痛不欲生、上吊自杀。其情节之荒诞、逻辑之扭曲、人物之变态,已经全然不是历史人物的真面目了。

诸如此类谣言,只择其大端而列举,想来大家已有较为系统的认识。谣言丛生,自有其本,但若据谣言而论史,进而随意臧否历史人物,却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了。

本文节选自《隋亡:贵族时代的终章》

《隋亡:贵族时代的终章》

陈峰韬 著

隋朝的长度、热度、存在感远远不及唐朝,近现代以来,研究者大都喜欢隋唐并列,隋朝默默地给唐朝作陪衬。这对于一个有着开创性意义的朝代,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本书既不是以时间为维度全面叙述隋朝历史,也不是以传统纪传体模式描摹人物,而是选取了一些有意思的时间点,从一些历史断面,观察这个不到四十年的朝代。

作者探讨了隋朝灭亡的种种原因,其中对隋末农民起义、隋朝太子废立、运河开凿、关陇勋贵集团、府兵制改革、南北社会差异、李唐崛起等内容,给予重点呈现,分析独辟蹊径。

原标题:《谣言与真相:炀帝黑锅有几许》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