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松弛感”虽好,但不必用来自我审判

2022-10-08 13: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刘宇辰|文

最近,“松弛感”一词在网络上走红,起因是微博博主@黑猫白袜子分享的一则旅行见闻:一家人出门旅行,行李因疏漏无法托运,其他家庭成员只得带着身份证踏上旅程。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担忧、埋怨、争吵,全程气氛非常融洽和睦。上万条评论里塞满了羡慕——“这样松弛舒适的家庭关系是真实存在的吗?”一时间,“松弛感”成为了互联网世界的顶级褒义词,“生活真的需要松弛感”“太喜欢松弛感的人了”“真的建议人人要有松弛感”之类的话题不绝于耳。

哈特穆特 · 罗萨在《新异化的诞生》中提到我们身处在“加速社会”:时间日益稀缺,人们的生活步调被迫提速,被或明或暗的KPI牵着鼻子,“当下”在不断萎缩。面对当今社会的种种压力,对“松弛感”的热捧无疑是一场大众主动的精神反叛。但是“松弛感”的声音里也不乏质疑的语调——在一些讨论中,松弛感自然而然地与之前流行过的“躺平”“摆烂”划上等号;在那条微博下,“这家人一定不差钱”的热评格外显眼,似乎“松弛感”只是资本带来的副产品。

“躺平”和“松弛感”的目的当然都是摆脱焦虑、实现自由,但各自指向了不同的路径。躺平意味着降低欲望、趁早放弃、远离竞争;而松弛感,则是在内卷与躺平之间,试图寻找一种更为自洽的中间态。许知远在《向往的生活》中凭借自然的表现备受好评,可他在《十三邀》进行的每一个采访都万分认真,以至于有时因过度重视、过度在意而暴露出紧绷感。松弛感很贴近心理学中的“心理弹性”概念,大意是一个人在面对应激性事件时,能够做出有效应对,从而达到情绪上的平衡。

《人物》以@黑猫白袜子的博文为由,向读者发起了一个答案征集:“有没有一个时刻让你意识到,原来,这样也没关系?”编辑在整理读者来信时发现:“很多人讲起多年前的小事,时间久到几年、十几年前,事情小到诸如在地板上洒了消毒水、输光了舍友的欢乐豆,但这些陈年旧事依然被大家珍藏着,认真讲述着,只因为当时得到的包容,给了自己很多力量……这种松弛感是会‘传染’的,被理解、被接纳的那个人,也会变得松弛和从容,再去尝试着去理解和接纳其他人,让这种力量流动起来。”资源禀赋或许的确是拥有“松弛感”的重要前提,但性格条件、家庭环境等因素亦不容忽视,更不能放任“松弛感”脱离具体的社会语境,被消费主义、利己主义所捕捉,化身为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如果能帮助更多的人试着接纳自我,传递理解和包容的力量,构建温暖善意的多边关系,那么“松弛感”就是有意义的。

然而随着“松弛感”的持续刷屏,其意味也发生了些许微妙的转变,正如有评论所批评:在走秀红毯上,松弛感被营造为一众轻松从容、天然去雕饰的美丽样本;在综艺节目上,松弛感则是敢于疏离、不迎合旁人的特立独行;在社交媒体上,松弛感甚至成为一门需要潜心钻研的学问、一种潮流标签和流量密码。

原先我们对松弛感的期待是:大家可以不再苛求自己,如今却悄然走向对立面:它正在成为新的评判标准乃至规训机制,面前是一个个完美无缺、遥不可及的松弛感“模板”,有的人又一次按下反思键:我为什么松弛不下来?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心理学者李松蔚一针见血地说:“我们这个社会非常善于制造概念,然后大家就会拿这些概念跟自己对比,无一例外会产生对自我的审判。松弛的确很好,但一旦我们将它用来自我审判,就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暴政。”

事实上,无须畏惧人生旅途中的意外,也不要因为陌生就不敢走上一条未知的道路,因为那可能不仅是考验,也将蕴含无限的机会、崭新的可能。不必强求松弛感,只需要跟随内心就足以。借用维吉尼亚•萨提亚的一句诗:“接纳我还不能做的/欣赏我已经做到的/并且相信,走过这个历程/终究可以活出自己,绽放自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