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常识与大道理|“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对反腐倡廉和思想建党有着深刻启示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上官酒瑞
2022-10-09 19:07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领导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他在不同场合的报告、演讲、文章、讲话、书信等中,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社会生活的常理、哲理及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伦理学等的学理、真理,揭示了国家治理的道理、原理,在社会生活“小常识”与国家治理“大道理”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对这些小常识与大道理进行总结归纳、传播普及,是新时代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理解新实践新作为的题中之义。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四史”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等专栏后,2022年澎湃新闻联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开启“新时代治国理政小常识与大道理”关键词,和大家一起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理解新实践新作为。

这一期的关键词是: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阐明腐败发生的因果关系

中国古典文化中,《荀子·劝学》中有“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之论,其字面意思是说鱼馁肉败,就会生蛆虫。宋代苏轼所著的《范增论》中拓展该言论的内涵与外延,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说。这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明确出处,其意指凡物都是自身先腐烂,虫子才会寄生。

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并指出:“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而在此前11月15日,他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记者见面会的讲话也有类似表达:“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这说明他对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深刻警醒。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有的领导干部腐败落马后,不是从自身找内因,而是从社会、环境找外因,会感叹诱惑太多、风气太差、监督太松,将自己腐败归咎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组织责任,认为是社会风气不正把自己带坏了,环境不好把自己拖下水了,被称为是“被动腐败”“无奈腐败”,甚至是“不得不腐败”。真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的因果关系是“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作为古人对事物发展的真切见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以揭示腐败发生的规律性。其中,“物腐”与“虫生”的物象关联,“必先”与“而后”的因果关系,一目了然,非常清晰,隐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哲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于内心自律失守,外在诱惑才乘虚而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是由于理想信念动摇、原则立场丧失、思想防线坍塌,一些领导干部从自身蜕变开始,或恋权,或贪钱,或好色,或嗜酒,或使气,忘乎所以,欲壑难填,不能自已,甘于被“围猎”,违纪犯法,腐化堕落,最终走向歧途,落得身败名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道理加强思想建党和反腐倡廉建设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党中央认为腐败问题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将其危害性提升到“亡党亡国”的高度,这不是危言耸听!所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常抓不懈,如果放松警惕,一些领导干部就会与党的要求、与人民期待、与权力清正廉洁越走越远,就会让权力出轨,让自己陷入歧途。太多的警示案例,让我们不得不警醒。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打铁必须自身硬”,提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甚至被历史淘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对一个人是如此,对一个政党也是如此。根据这个深刻道理,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四大风险”“四大考验”及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建党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论断新要求,要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目标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比如,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领导干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就会“缺钙”,行动就会“软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常修常炼、常悟常进,要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严以修身用权律己。在全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要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要求党员干部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对党忠诚,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党员干部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

此外,在思想建党、反腐倡廉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还对领导干部提出,要带头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等等。这些要求都是“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道理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中的实际运用。

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只靠领导干部的自律和内在约束,就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完全胜利。解决腐败问题要自律与他律、“心锁”与“门锁”、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要形成合力。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纳入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样,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历史经验证明的根本之道。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