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这种可怕的“心脏癌症”,你可能还一无所知

2022-10-10 19: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提起癌症,人们会想到“死亡”,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其实,有一种疾病和癌症一样可怕,那就是心衰。

有数据显示,心衰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近,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治,心衰发病5年内约50%患者会死亡。因此,不要因为心衰进展缓慢而忽视了它的破坏性,必须尽早干预和治疗。

6月23日,《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在我国每5例因病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房颤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

1

什么是心衰?

心衰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发体循环/肺循环淤血和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通俗一点来讲,人体的心脏就像个水泵,一边不断地将血泵出去,一边又要不断地将身体里的血“吸”回来。想要泵出去越多,心脏就得有足够的力量去把血挤出去,这个力量就是心脏的收缩力。

但是,如果我们心脏里没有足够的血量,也就泵不出去多少血了。那么,想要保证心脏里有足够的血,就得充分地舒张,让血源源不断地“吸”回来,这个舒张的能力也就是心脏的舒张功能了。收缩或舒张功能出现问题都可以引起心衰。总之,相当一部分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出现心衰的。

2

既然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那患者一定不会多吧?

如果和高血压的患者人数相比,心衰患者确实要少很多。发达国家的心衰患病率为1.5%~2.0%,其中年龄≥70岁人群患病率超过10%。

目前,我国年龄≥35岁的居民中,心衰患病率为1.3%,即大约890万人患心衰。但是,我国拥有庞大的“心衰后备军”,上亿的高血压、慢性肾病、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样不可小觑的冠心病、心肌梗死人群。

如果不对这个庞大的“心衰后备军”进行有效管控,心衰发病率与病死率仍会继续攀升。

3

我的身体出现什么变化,需要考虑发生心衰了呢?

如果和以往的状态相比,你觉得明显力不从心,那就要小心了。具体地说,以前你可以一口气上5楼,现在上2层楼就要休息一下了;以前你可以从菜场扛10千克粳米回来,现在买个菜走回来路上总要歇几次;这些都提示你的心脏功能可能出现问题了,心衰在悄悄地靠近你。

如果你出现不能平睡,要垫好几个枕头;或者平卧就咳嗽,坐起来又明显好转;要警惕是否出现了心衰或心衰加重。

还有些人,可能没有以上症状,但最近总是不想吃饭,体重还增加,小便次数或者小便量明显减少,脚踝或者下肢一压一个“凹陷”,这时也要警惕心衰可能。活动耐量降低、气促、咳嗽、端坐呼吸、纳差、尿少、体重增加、下肢水肿,这些都可能是心衰的表现哦!

4

我父亲当年是因为心衰去世的,我是不是也会得心衰呢?

这个倒不一定,心衰关键看临床病因。有些引起心衰的疾病是可以遗传的,特别是一些基因变异导致的心肌病,如果家里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心肌病,并且最终因为心衰去世,子女和晚辈就得特别引起注意了。

另外,尽管大部分引起心衰的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并没有明确的遗传性,但是很多家庭的生活习惯却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喜欢吃咸的、重油的,这样就会导致家庭中多个成员患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发生心衰的概率就会增加。如果多名家族成员因为心衰去世,建议好好查病因,必要时查一下基因哦!

5

哪些病因会导致心衰呢?

引起心衰的病因很多,主要分为心肌病变、心脏负荷异常和心律失常。

心肌病变又包括原发性心肌损害和继发性心肌损害。原发性心肌损害主要是指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遗传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等)引起的心肌损害;

继发性心肌损害主要包括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系统性浸润性疾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结缔组织病、心肌毒性药物损害等引起的心肌损害。

心脏负荷异常分为前负荷和后负荷异常。前负荷异常主要见于二尖瓣狭窄、心脏压塞、限制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后负荷异常包括压力负荷过大,如高血压、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以及容量负荷过大,如心脏各个瓣膜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得不规律,造成血液不能有效射出,不能为全身各器官组织提供血流,像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等,时间久了也可导致心衰。

6

有慢性心衰,平时都挺稳定的,什么情况下会突然加重呢?

你说的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急性心衰发作,或称为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引起急性心衰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包括:血压显著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急性肺栓塞等。另外,各种急性感染、贫血、肾功能恶化、手术、妊娠、药物(如化疗药物、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皮质激素、负性肌力药物)、劳累、情绪激动、治疗依从性差(不恰当地减量停用药物)等都可能诱发心衰。总之,原来有慢性心衰的患者,一定要悠着点,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引起心衰加重。

7

医生说我患有慢性心衰,出现什么症状提示心衰加重,我需要去医院了?

当你觉得最近状态没有前一段时间那么好了,可能就意味着心衰加重了,建议你去找心衰专家评估一下。如果你觉得最近有呼吸困难,特别是轻微活动就有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端坐呼吸等症状;或者烦躁不安、胃口明显减退、腹部增大、下肢水肿加重、体重增加等表现,建议尽快就医。如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神志淡漠、四肢湿冷等表现时,表明患者处于一个很危险的状态,赶快呼叫“120”送到医院!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时候,请尽快联系你的医生,千万不要在家“熬”。

8

想要知道自己有没有患心衰,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当你因为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给你安排一系列检查,来明确你是不是患有心衰。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是心脏彩超和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查,其他检查还包括心电图、胸片等,通过以上检查,可以初步明确或者排除心衰。

如果明确诊断为心衰,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引起心衰的病因,需要完善的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心肌酶、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冠脉CT血管成像(CTA)或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核素心肌灌注和(或)代谢显像检查,甚至心肌活检、基因检测等。

当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要做那么多检查的,专科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来决定必要的、有助于诊断的检查。

9

心衰严重程度该如何判断?

我们通常会使用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来评估患者心衰严重程度,共分为4级。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呼吸困难或心悸。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常的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充血性心衰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后加重。

Ⅰ级最轻,Ⅳ级最严重。这个有点专业,我教大家一个简单点的办法。一口气不带喘的能上3层楼梯,你的NYHA心功能就是I级;一口气能上3楼,但是明显感到气短的,心功能为Ⅱ级;如果平地走也感觉气短乏力的,心功能为Ⅲ级;歇着不动都感觉气不够用的,那就是心功能Ⅳ级了。

10

心衰很可怕吗?我听说心衰比癌症病死率还高?

心衰是挺可怕的。简单概况一下,它有“三高一低”。

① 高病死率:慢性心衰患者,5年病死率约50%,高于很多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大肠癌及乳腺癌等。重症心衰患者,1年病死率就超过50%,高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

② 高医疗费用:心衰患者年均的治疗费用比较高,特别是不正规治疗的患者,会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

③ 高危因素多:导致心衰发生的基础疾病患者基数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都是发展成心衰的高危因素,而这类人群基数较大,如果控制不佳,很容易发展为心衰,而且预后不良。

④ 低生活质量: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常见的表现有:患者食欲、食量均下降;长期咳嗽、喘息、胸闷;夜间憋闷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睡眠;乏力,行走受限,这些症状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运动受限。

心衰可怕,但是心衰可防、可控、可治,一定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坚持治疗。

来源:《健康心动 用心爱心》,内容有编辑

/ 今日荐读 /

《健康心动 用心爱心》

钱菊英 主编

ISBN:978-7-309-15500-6/R.1892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集结了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各位青年专家委员的心血,采取了框架式疾病一级目录、分类提问二级目录,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将医学知识与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常见问题进行提炼总结,融入感情设置了卡通的哈特博士和患者老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内容呈现给大众,就像在跟身边的朋友娓娓叙述每日家常,解决人们对一些常见疾病的困惑,告诉大众,不是拿“听别人说”作为标准,而是应该用“听医生说”作为标准。

书中的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对应知识的科普视频,更加直观易懂。这种新颖生动的科普形式,既能帮助读者了解心血管知识、推动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而且有助于大众从侧面了解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思考,有助于增进和谐的医患关系,也可以作为百科全书,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翻阅解惑。

本书目录

第一篇 心力衰竭(心衰)

第一章 心衰的定义和诊断

第二章 心衰的危害

第三章 心衰的治疗

第四章 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

第二篇 早搏与快速性心律失常

第一章 早搏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定义和诊断

第二章 早搏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危害

第三章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

第四章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自我管理

第三篇 心房颤动(房颤)

第一章 房颤的定义和诊断

第二章 房颤的危害

第三章 房颤的治疗

第四章 房颤患者的自我管理

第四篇 缓慢性心律失常和起搏器

第一章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本认知

第二章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第三章 什么情况下需要植入起搏器

第四章 起搏器类型和植入手术简介

第五章 起搏器术后注意事项

第五篇 心脏瓣膜性疾病

第一章 瓣膜病概述

第二章 瓣膜病的病因

第三章 瓣膜病的临床表现

第四章 瓣膜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六篇 先天性心脏病

第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简介

第二章 房间隔缺损

第三章 室间隔缺损

第四章 动脉导管未闭

原标题:《病死率甚至超过恶性肿瘤!对这种可怕的“心脏癌症”,你可能还一无所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