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六)

2022-10-16 12: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城市漂流是奇妙的。在布加勒斯特,星罗棋布的博物馆如同锦缎上璀璨夺目的明珠。在无数主题不同、规模各异的博物馆大厅,陈列着罗马尼亚几乎所有惊奇世界的事物——我看到了来自黑海的古生物骨架、被时间遗忘的原始石器,甚至还仔细端详了罗国各时期遗存的贵族宝藏。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和折戟沉沙的历史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在这场时空旅行里,我试图感知历史对当下的无尽凝视。

本文采用日记体形式,整理并记录了个人今年2月的异乡见闻,前篇可参见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一) 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二) 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三) 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四) 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五)

艺术典藏博物馆的中国器物和偶遇的罗马尼亚女大学生

2022年2月

艺术典藏博物馆是罗马尼亚国立艺术博物馆的分馆。因在工作日到访参观,我居然是偌大展区的唯一游客。负责售票的工作人员为我提供了纸质导览图,提醒我要依次穿越设计复杂的回廊,以免错过有趣的陈设和藏品。

这间博物馆藏品极多,让人目不暇接。鎏金的十字架和宗教画占据了收藏品的半数,珍贵的珠宝和首饰在塑料托架上闪闪发亮。各种各样的霍雷祖(罗马尼亚语:Horezu)瓷器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名单,是罗马尼亚最具特色的工艺品。值得一提,这些工艺品的创作灵感来自当地自然环境。其中,有公鸡图案的陶瓷圆盘是最常见的。在罗马尼亚民间文化中,公鸡是日出的使者,它宣布太阳带来新一天的光明。而且,植物图案也具有传统寓意——长青树象征着长寿,麦穗表达着丰收,三叶草暗示着好运,葡萄代表着多产,玫瑰花意味着繁荣。霍雷祖瓷器除了绘有植物和动物图案以外,也有重复交替、并立对称的几何图形——比如同心圆和螺旋线条。

在亚洲器物展区,中国的陶瓷器具和木质装饰品数量极多。转过回廊,我先是在玻璃柜里看见一尊持大刀的关公骑马石像,英文标识牌写着“Man on houseback and attendants”。不远处摆放了画着仙人和侍官的花瓶,以及搭配镂空棕褐色盖子的“ Cizhou type stoneware ”。在这些陈设的旁边,还有来自印度的铜制佛像,以及来自日本的浮世绘风俗画。

在馆内闲逛了许久之后,我遇见了一位医学院在读的年轻女孩,名叫安娜·亚历山德拉·塔蒂尼努(罗马尼亚语:Ana Alexandra Tatineanu)。她向我介绍罗马尼亚各时期的绘画艺术风格和代表人物,而我则向她解释中国瓷器的制式和公元纪年所对应的中国朝代。据安娜自述,她幼年时期生活在布加勒斯特,长大后随父母去法国旅居,现独居于维多利亚广场附近的旧宅。

1-1 罗马尼亚艺术典藏博物馆展示作品的回廊 照片由笔者自摄

1-2 罗马尼亚艺术典藏博物馆回廊附近的参观引导标识 照片由笔者自摄

1-3罗马尼亚艺术典藏博物馆放置家具的展厅(局部)照片由笔者自摄

1-4 罗马尼亚艺术典藏博物馆中收藏的绘画作品 照片由笔者自摄

1-5 罗马尼亚艺术典藏博物馆内的宗教木板画(其一) 照片由笔者自摄

1-6 罗马尼亚艺术典藏博物馆内的宗教木板画(其二) 照片由笔者自摄

1-7 罗马尼亚艺术典藏博物馆中的意大利陶瓷制品 照片由笔者自摄

1-8 罗马尼亚艺术典藏博物馆绘有双龙图案的中式瓷盘 照片由笔者自摄

1-9 罗马尼亚艺术典藏博物馆介绍中国器物的标示牌 照片由笔者自摄

1-10 罗马尼亚艺术典藏博物馆内陈列的中式铜质花瓶 照片由笔者自摄

巴比松派的格里高列斯库和“人民的画家”科尔内留·巴巴

2022年2月

尼古拉·格里高列斯库(罗马尼亚语:Nicolae Grigorescu)是现代罗马尼亚绘画的先驱。格里高列斯库年仅十岁时就在工作室开始了绘制圣像画的学徒生涯,并得到了米哈伊尔·科格尼察努(罗马尼亚语:Mihail Kogălniceanu)的赏识。在1861年,格里高列斯库到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留学。此时,他加入了巴比松派。巴比松派(法语:École de Barbizon)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该画派的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故1840年后这些画家被合称为“巴比松派”。

格里高列斯库的画作受西欧前辈画家和印象派画家影响较多,但也显露出罗马尼亚的民族风格。他的画作以熟练的写实手法,描绘人民生活面貌与乡村风景之美。在田园主题作品中,农家女子的肖像最为知名。这些作品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罗马尼亚画坛,也详尽呈现出19世纪中后叶罗马尼亚的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人文和历史价值。

2-1 格里高列斯库巴比松风格的绘画作品 图源维基百科

科尔内留·巴巴(罗马尼亚语:Corneliu Baba)显然继承了格里高列斯库的优秀传统。他于1906年11月18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南方城市克拉约瓦,1962 年被罗马尼亚共和国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科尔内留·巴巴的绘画作品生动而富有张力,色彩细腻、重视光影效果,擅长表达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重视细节的静物画,后期则从乡村生活的悠久传统中汲取灵感,将不起眼的边缘人群作为描摹对象,并以肖像画见长。

艺术的内核在于“表达”。随着罗马尼亚在二战后被划入社会主义阵营,斯大林体系禁锢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绘画艺术的多样性受到严重批判。人们不愿受控专制,对政党极权怀有恐惧。即便如此,科尔内留·巴巴未受罗马尼亚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坚持具有明显的个人化的创作风格,自画像尤其成为特殊时期知识分子的缩影。

2-2 科尔内留·巴巴所绘的自画像 图源谷歌图库

自然历史博物馆:不计其数的动物标本和巨大的化石骨架

2022年2月

格里戈尔·安提帕博物馆是位于布加勒斯特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最初于1834年11月3日成立。在1892年至1944年之间,格里戈尔·安提帕(罗马尼亚语:Grigore Antipa)担任布加勒斯特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长。为了纪念他在领域内的突出贡献,该馆以其名命名。此外,馆内也设有埃米尔·格奥尔格·拉科维察(罗马尼亚语:Emil Gheorghe Racoviță)人像纪念碑。他不仅是罗马尼亚自然科学最著名的推动者之一,也是首位前往南极进行科学研究考察的罗马尼亚人。

上次来这间博物馆是临时起意去锡比乌之前。当时,我被告知场馆修整无法参观。此次到访恰逢周末,一群小孩跟着家长站在博物馆门口等待参观,空气中充满着稚嫩轻快的笑声。排队入场时,我前面有棕色头发的小姑娘正和同龄的玩伴追逐打闹,脖子上还挂着毛茸茸的猴子玩偶。

我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驻足了将近两个小时。期间,我对在透明玻璃罐中整齐排列的海洋动物浸制标本、安置在透明展板后的剥制动物标本,以及不计其数的动物骨架和化石标本进行逐一观察。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欧亚地区到非洲、美洲大陆,环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一览无余。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标本有三:澳洲野犬长得很像棕色皮毛的小狐狸,看起来机敏又可爱;麋鹿的确身形硕大背毛浓密,帮圣诞老人拉雪橇大概毫无问题;巨鹰翼展极长,完全可借此优势轻松捕食猎物。隔着玻璃板,我还见到了许多特别的精细标本。比如黄蜂群居的巢、害虫和遭虫害的树木残干,为躲避天敌而在翅膀上生出可怖斑纹的蝴蝶。甚至,我还看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胚胎。

3-1格里戈尔·安提帕博物馆内海洋生物展区的巨大贝类标本 照片由笔者自摄

3-2格里戈尔·安提帕博物馆海洋生物展区的小型标本 照片由笔者自摄

3-3格里戈尔·安提帕博物馆内古生物展区的巨大骨架标本 照片由笔者自摄

在格里戈尔·安提帕博物馆的最顶层,陈列着色彩斑斓天然石以及形状各异的人工合成石,用来介绍地质学知识。由于安娜·亚历山德拉·塔蒂尼努极力推荐我来参观这间场馆,我便向她实时分享了一些现场图片。对方告诉我,在她小时候这里还设有讲解火山喷发和板块移动的道具。然而,它们现在已经悄无踪影。

(作者:李曾桃子,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