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年轻人得糖尿病,血糖难管理并发症更多,早治疗是关键

2022-10-12 11: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李凤飞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件,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90%-95%。新近研究提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0.4%,糖尿病前期人群占成年人50.1%。

早发性2型糖尿病(YOD),定义为发病时年龄小于40岁,发病率为所有2型糖尿病的五分之一。研究发现,YOD突出的特点是与LOD(发病年龄大于40岁的2型糖尿病)相比,血糖控制更差以及更多的并发症。YOD血糖控制差主要表现在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更高、更难控制。

尽管差的代谢控制与YOD患者生活压力和消极的生活态度有关,但研究表明年龄、病程以及基因也是YOD患者血糖控制差的独立危险因素。YOD较LOD更易并发心脑血管、周围神经和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A1c水平大于6.5%比A1c水平小于5.7%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2.8倍。与LOD 相比,YOD患者A1c达标率(<7%)低。凸显了YOD患者需要更积极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A1c反应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是A1c水平的影响因素,但在A1c水平低于8.4%时,餐后血糖对A1c的影响明显超过空腹血糖。因此,有理由推测,餐后血糖高可能是影响YOD患者A1c控制差的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持续血糖升高和短期餐后血糖波动均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是因为急性血糖波动触发了氧化应激。

另外,快速的血糖升高诱导产生过氧亚硝基和硝基酪氨酸。因此,控制血糖波动,尤其是急性餐后血糖波动在预防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有重要的作用。但YOD患者血糖波动特点未见相关报道。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可以每5分钟记录一次组织液葡萄糖的计算浓度,为评价血糖波动(GV)提供了可能。

CGM提供的一系列指标,如血糖标准差(SD)、血糖变异系数(%CV)、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高血糖和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等均是反应GV的重要指标,可以更好的反应患者血糖波动,CGM分为专业版和个人版,专业版是医院版本,不能实时反馈血糖数值,个人版可以随时查看血糖数据。患者自行佩戴CGM优先选择个人版CGM。

我们课题组前期观察了YOD和LOD两组患者对药物治疗疗效有无差异,研究共纳入200余例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42例YOD,170例LOD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经过1月治疗,结果显示YOD患者对二甲双胍更敏感,体现在该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时较LOD患者胰岛素用量更少。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类似,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高血糖和低血糖曲线下面积等反应GV的重要指标均得到改善。

综上,YOD发病年龄更轻、并发症更加严重且多发,但对二甲双胍治疗较敏感,我们的研究提示,YOD患者应尽早启用二甲双胍治疗,同时加强自我饮食和运动约束管理,争取从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做到科学自我管理。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李凤飞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南京市高层次引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2型糖尿病临床干预及其发病机制,近1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不同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