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快捷支付”变“无法支付” 让被执行人主动“现身”

2022-10-11 16: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法官,我的微信钱包被冻结了,太不方便了,我今天交一下钱。”

“法院冻结了我的财付通账户,十一期间我是寸步难行啊!”

连日来

腾冲法院执行局办公室的电话

多次响起

多名罚金被执行人向法官咨询后

将应交纳执行款悉数交至法院

左右滑动查看

杨某是一起偷越国(边)境案的被告人,案件经腾冲法院审理,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由于杨某非云南省居民,在服刑完毕后,杨某离开云南,居无定所。像杨某这样的罚金被执行人大多没有有效的联系方式,且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分离,无法有效送达法律文书,给执行工作带来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执行法官根据罚金被执行人难找、案件执行金额较小的特点,对被执行人名下的网络资金账户及银行账户采取冻结措施,进一步压缩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从而督促其尽快履行法定义务。

如今,金融支付越来越便捷,腾冲法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将查控、冻结被执行人的微信和支付宝等账户作为破解执行难的“利器”,逼迫一直“隐身”的被执行人“现身”主动履行,不给被执行人留有逃避执行的缺口。今年来,已执行罚金类案件202件,执行到位金额262.73万元,拍卖完成没收车辆7辆,取得了较丰硕的执行战果。

素材来源 | 腾冲市人民法院

原标题:《“快捷支付”变“无法支付” 让被执行人主动“现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