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乡土中国》:粘在土地上的人

2022-10-24 16: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受《世纪评论》邀约,根据自己的“乡村社会学”课件而撰,后汇编成册,首次出版于1948年。正文部分共有十四个小章节,各节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自成一体,向我们系统介绍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以前的我总是疑惑:中国为什么是个熟人社会?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落叶归根?中国人为什么存在着“圈子”文化?读完全书后,感触颇深,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惑,同时我尝试通过自身在农村成长的经历,来理解中国的乡土社会。

一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里所描述的中国社会的本色是乡土性的。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自古以来大多数中国人便以农业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是他们最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种地是他们最普通的谋生方法。于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对天文、物候和农业气象的长期观察中,智慧的黄河流域的先祖们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的,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的系统。

先祖们可能未曾想到他们的智慧结晶会被应用于21世纪的今天,成为了惊艳全世界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倒计时场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先祖们的智慧在21世纪的液晶屏幕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农耕文明产生后,为了共同协作,便有了聚村而居的传统生活方式,有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模式。世代定居于一片土地,“粘在土地上”,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这样的社会是一种“面对面的社会”,没有空间上的阻隔,人和人传情达意借助语言就够了。他们有着世代相传的“土方”医术,有着情绪上的相通,有着乡间的自然语言,因此文字在那个年代的乡下变得不再具有实用价值。

但随着数字经济、5G时代的到来,如今中国的乡村,不再识字的人占据少数。大家使用着智能手机,用微信去交流,用二维码去付款,用抖音刷小视频,用美团优选进行购物,徜徉在互联网的世界中,乐此不疲。当然,也产生了老人看病挂号困难、不会使用智能app,不知道如何打开核酸码等问题,这需要我们这一点年轻人耐心、努力去解决。

在一个变迁极为缓慢的乡土社会里,数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维护着这个系统的运转,这是中国真实而本质的乡村面貌。这本书虽是撰写出版于1948年,但书中“以土地谋生”“聚村而居”“去到西伯利亚还想着能不能种菜”“去到他乡喝“土”汤”等现象依然在今天出现。人生于土、养于土、死后又入土为安。“泥土”对于一代代中国人而言不仅是衣食父母,而且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这种“泥土情怀”似是消散了,但其实,早已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人死落叶归根如此,“衣锦还乡”如此,“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怀何尝不是也源自于此。有赖于泥土的生活,使一个人像植物一样在一个地方生下根,在悠长的时间里去摸熟周遭的生活,如同母亲认识她的儿女。这种“泥土情怀”闪烁着智慧与理性,贯穿了中华民族的成长轨迹,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

二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的理论模型,旨在描述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及地缘关系的人际网络。西洋社会的格局像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稻草都能找到自己归属于哪一挑、捆、扎、把。它是以个人为本位构建的条理清晰、界限分明的的团体格局。故西方对于亲戚的称呼也相对简单明确。

然而,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中国社会的格局如同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划出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可势力一旦发生变化,尤其是由大变小,人情也会随之而改变,变薄变冷。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那句俗语“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远山有亲戚”。这种由私人关系远近决定群体范围的文化惯性依然隐形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交态度和行为偏差。因此你也不难理解,在乡土社会里,我们处理问题的时候,讲究攀关系、找熟人。

这是国人固有的思维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变迁,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行与法治社会的创建,我们办事情越来越靠制度不靠人情,解决问题靠法治而不靠关系。例如很多大公司在给员工的面试申请表上,都有这么一栏:是否有亲戚/朋友在本公司任职。而HR会格外关注这一栏内容,大部分的公司会秉持举贤避亲的态度,尤其是人事、会计等特殊岗位招聘,宁可把结党营私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也不愿意冒风险。法治社会的这一条道路任重而道远,需我们长期的奋斗。

三礼治秩序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是融进血液里的一种精神自觉,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为内在的习惯,成为观察事物、描述事物的潜在标准,行为处事主动服礼,面临选择时克己复礼,传统的经验成为了评判事情的优先考虑对象。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在于内在的价值自觉。在乡土社会中, 这种礼也是以人为载体,以人的行为为呈现的一种人际伦理规范。

人治并不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之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人治也不是无法无天的,而是指于法律的一种纵向分工,是靠“礼”这种规制化的理念来进行伦理调节。例如:在乡村调解社会矛盾的人,大多是有社会地位的人,其调解过程也是一种教育过程;乡村调解会动用整个伦理原则,把各方都教育一番。

中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这与我国历史传统有关,在古代“礼”是维系私人道德的重要方式,也是保证地方秩序稳定的重要方式,而“礼”的维持方式主要是教化而非诉讼。然而现代社会中法律的意义并不在于教化,而在于保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安全。由于乡土社会人思想观念没有改变,所以现代司法在乡土社会中有副作用。因此,乡土社会中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独通过制定法律条文和设立法庭推行,需要将法理和情理相结合。

四 社会学本土化实践者

阅读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由衷的感慨费孝通先生是一位好老师,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社会学本土化实践者。他的课程内容讲述来源于自己一步一脚印,亲自观察调研的乡土社会。社会学自从建立以来,中国的社会学发展可以说一直处于一个借鉴他人的状态。社会学发展如何本土化、中国化,一直是社会学家们在探索的一个课题。在本土化方面,费孝通先生无愧为一个楷模。他从实际生活中理解中国的社会,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捕捉到了中国乡村的特质与中国国民的特性,将社会学本土化、中国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乡土中国》虽然是一本薄薄的书,但里面缺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社会整体性结构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

他提出了“差序格局”“长老政治”等概念,他让“圈子文化”“落叶归根”“熟人社会”“乡村社会契约”等观点变的有迹可循,更易理解。即便今天我们的乡村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但是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与社会的关系,依旧离不开乡土中国的乡土特质。我们依旧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拥有着中国人所独有的“泥土情怀”。

2022年10月19号

广州市从化区

参考书目: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9.

行业研习社

•本期作者:郑晓萍,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本期编辑:卷心菜

•关于我们:我们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师、博士生,以及从事具体行业的业余研究者,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知识背景,有丰富的田野调研或行业经验,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绘制中国行业的图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