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睡眠障碍多学科门诊介绍

2022-10-21 17: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您是否

经常有以下睡眠问题?

经常出现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不能入睡……

经常觉得好像刚睡下,却早早地醒了,之后再也不能继续入睡……

经常早晨需要不止一个“闹钟”循环叫醒,白天工作感觉精神不佳、昏昏欲睡……

经常出现睡中打鼾,时断时续,甚至被醒……

那么,请注意:你可能出现了睡眠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就诊!

睡眠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生理现象,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保障着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等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据估算我国约有3亿以上人口患有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疾病,不仅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焦虑、抑郁等疾病的常见诱因,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记忆能力、工作效率、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等,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得到充足的睡眠、提高个人的睡眠质量,减少因睡眠障碍造成的健康风险,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健康问题。

睡眠障碍的分类

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机制也更为复杂多样。睡眠障碍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 失眠障碍

失眠障碍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失眠作为一种症状通常是指睡眠的时间不足(比实际需要的睡眠时间短)或睡眠质量差,常表现为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眠浅易醒、早醒等。失眠可以是急性发作、间歇性发作或慢性持续性存在。如果失眠频繁发生且影响日间功能(包括日间疲劳、情绪低落、躯体不适、记忆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则可能会发展为失眠障碍。

2. 睡眠相关呼吸障碍

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也称为睡眠呼吸障碍,是一组以睡眠期呼吸节律异常和/或通气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伴或不伴清醒期呼吸异常。其发病与遗传因素、肥胖、上气道结构和肌肉收缩特性异常及觉醒机制异常有关。在成年人中,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临床上患者通常出现打鼾、憋气、伴有日间思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障碍等症状。

3. 中枢性过度睡眠

中枢性过度睡眠包括发作性睡病、特发性过度睡眠、疾病导致的过度睡眠、睡眠不足综合征等。临床表现各异,严重者可以不分时间、地点,即可毫无征兆的说睡就睡,有些患者睡眠总时间明显增多,但在醒来后并没有精神和体力恢复的感觉,通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4.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

睡眠昼夜节律是所有生命体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综合性适应,是人类机体保持内环境稳定及内外环境之间的最佳同步与协调,是维系生命活动的重要节律。在睡眠昼夜节律的调控下,我们的睡眠觉醒呈现出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节律特征,又叫生物钟。如今,人们由于熬夜、工作、上网等诸多生活习惯的改变,我们的昼夜节律每天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久而久之影响了机体的睡眠-觉醒节律,从而导致睡眠觉醒障碍。

5.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

本病的特征是睡眠时出现一系列干扰正常睡眠和入睡的、简单的、无目的、刻板的运动。其中最常见的是不宁腿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迫切想要活动肢体的冲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睡眠出现或加重,小腿是最常见的好发部位,也可累及其他部位。

另外,睡眠障碍还包括异态睡眠及其他睡眠障碍等等。

积 极 治 疗

目前,患有睡眠障碍的人越来越多,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人们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睡前在床上看手机、玩游戏等,则会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问题的出现。因此,对于患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积极进行早期治疗,将会减少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学科特色介绍

龙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集聚医院相关学科优势团队,采用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发挥非药物疗法、药物治疗的特点,特设神经学科、心血管学科、儿科学、药物治疗学及营养学科等领域专家,开设 “睡眠障碍多学科门诊”。睡眠障碍多学科诊疗团队采用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健康宣教等多种诊疗方法,心身同治,最大限度解决睡眠障碍患者的痛苦,充分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睡眠障碍多学科门诊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龙华医院“睡眠障碍多学科门诊”为患者量身定制规范化、个性化、精准化的综合诊疗方案。在患者预约“睡眠障碍多学科门诊”后,我们首先会对预约患者进行“预问诊”,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或症状,组成相关科室MDT专家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诊疗方案。“睡眠障碍多学科门诊”将以病人为中心,将多学科的诊疗优势强强联合,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一站式”优质诊疗服务。

预约方式:

点击关注龙华医院服务号

扫一扫关注龙华医院服务号

直达预约挂号

原标题:《睡眠障碍多学科门诊介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