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沃克·埃文斯:什么是“好照片”?

2022-10-25 12: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Walker Evans 影艺家 收录于合集#影艺家2022年译介计划 66 个 #沃克·埃文斯 19 个

© Walker Evans

什么是“好照片”?

采访 | 保罗·卡明斯(Paul Cummings)

受访 | 沃克·埃文斯

翻译 | 刘其远

保罗·卡明斯:可否请你从某些角度谈谈,对你而言,什么是一张好照片?如果给你十张照片,你会用什么样的特质来区分它们?

沃克·埃文斯:客观性,不多愁善感,原创性,许多听起来相当空洞的东西。我知道它们指的是什么。这样说吧,“视觉冲击力”可能对任何人而言都没有太多意义。但是,我能指出它。这种品质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一致性。有些东西很微弱,有些东西很强烈,你只需要……如果你面前有什么东西,还有一群学生,你会灵活地使用这些词,把它们指出来。

保罗·卡明斯:什么是视觉冲击力?是照片被拍摄的方式吗?

沃克·埃文斯:我选择这个词就是因为它的暧昧。对我来说,一张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在多个层次中存在。有时候它可能不是你想要的那种。重要的是,我能够向你展示一张冲击力强烈的照片,和另一张冲击力微弱的照片。像所有那些品质……一个对戏剧感兴趣的人也许会说“那不是戏剧”或“那是很好的戏剧”,我经常在摄影上这样说。我还会说那太画意主义了,那是另一种我反对的东西。你说这些话,学生会感兴趣,会活跃起来。

© Walker Evans

保罗·卡明斯:我想这和余下所有东西一样。人们说“是”或者“不是”,他们说“是”的次数越多,那东西就能存在得更久。

沃克·埃文斯:什么?可否再说一次?

保罗·卡明斯:比如说,人们在十张照片中做选择。更多人说“是”的照片,就可能以某种方式存在更长时间。

沃克·埃文斯:那么,再一次回到教学。经验非常重要,而且只能通过时间获得。我在过去积累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我敢去教书,并告诉学生“我不比你们知道得更多,我只是在这一行待了更长的时间,我有经验。如果我能够把这些经验讲清楚,你们在耳濡目染中会有所收获。”我在缺乏经验的时候学到了一件事:我需要它。和一位富有经验的人交谈并不等同于获得经验,但聊胜于无。

© Walker Evans

保罗·卡明斯:只是关于生活的经验,还是从事摄影工作的经验?

沃克·埃文斯:一切。

保罗·卡明斯:一切。完整的结合。没错。

沃克·埃文斯:如果你已经六十五岁,已经进行过大量的试错,你会知道某些事是有价值的,你也知道在哪里能够通过经验获得这种价值。如果你只有三十岁,你知道的太少,你没法确定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你只有二十岁那尤其如此。我能举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个为《耶鲁新闻》工作的男孩去了我在耶鲁的展览,他完全错过了重点。他会说“照片是绝妙的。但埃文斯把这些标牌挂出来,在试图搞噱头的时候呈现出了最糟糕的一面。”他错过了整个重点。那完全不是噱头。那是整个展览最精华的部分。

© Walker Evans

保罗·卡明斯:你会怎么描述使用它们的意义?

沃克·埃文斯:我做的是我谈普鲁斯特的那句话,那句评论普鲁斯特的话。纪实与虚构之间的心理学事实。我自己没有办法给它命名,但是有人在呼吁关注心理学事实存在这一事实。普鲁斯特做到了这一点,指出了它的存在。他是最早有意识这样做的作家之一。现在我觉得托尔斯泰也提出过,也许普希金在他之前,在文学中,普希金放弃了书面语,开始使用白话文写作,这就产生了所谓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那些古老的词句在这些人之前并不存在。有人告诉我,作为一个文学史问题,托尔斯泰的手法承自普希金,但我认为托尔斯泰是第一个让它变得清楚的人。他首先不是在写诗,几乎是在写新闻性的散文。《战争与和平》可能是一部历史小说,但托尔斯泰讲述的方式让人感觉它曾经发生过。

[机器关闭]

沃克·埃文斯:即便对我来说在美学上它们也是合理的、正确的。四十年前我带着一台相机到处走的时候,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太平淡,不足以被称为艺术。我开始思考——我知道我是艺术家或者试着做艺术家——但我思考我是否真的是一个艺术家。我在做的事情太普通了,我能感觉到不同。当时我得不到任何支持。大部分人会看着那些东西然后说,“那什么也不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过是一辆破车或者一个精神萎靡的人。那什么也不是。那不是艺术。”他们现在不这样说了。

保罗·卡明斯:你赢了。

沃克·埃文斯:是的——赢了。

采访时间:1971年10—12月

采访地点:纽约

文章

https://americansuburbx.com/2014/11/walker-evans-good-photograph.html

译者

刘其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业余从事摄影、写作和翻译。

原标题:《什么是“好照片”? | 沃克·埃文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