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种便宜小海鲜,铁含量是猪肉的22倍

2022-11-01 12: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编辑部 大鱼 常笑健康

入了秋,把扇丢,秋季滋补重在清补。相对于大荤大肉来“贴秋膘”,其实,秋季的海鲜更适合滋补身体~

同时,秋天,是开海的季节,蟹壮鱼肥,也是海鲜最好吃,营养最丰富的时节,这个时候,不多吃几顿海鲜进补,可以说是对不起自己了!

秋季海鲜正当时

这几种多多益善

海鲜富含优质蛋白(以极易消化吸收的肌球蛋白为主)、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抗氧化物。

在秋天,等待了一春夏的海鲜们会发育得肥美鲜嫩,营养物质也会集聚到最多,正是补充的好时候。

补铁王者

蛏子

蛏子是贝类海产品的一种,因为经济实惠所以广受欢迎,市场上能轻易买到。但是,很多人都想不到它竟然会是“补铁王者”!每100克蛏子的铁含量高达33.6毫克,这个含量足足是猪里脊肉的22.4倍!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水产品的摄入量为40~75克/天,如果能吃上75克蛏子肉(大约15个普通大小的蛏子),那么就能满足普通成年女性一日铁需求量的126%,所以秋季滋补,比起猪肉之类的,选择一盘葱姜炒蛏子,更加美味又营养。

海底牛奶

生蚝

秋季是吃生蚝最佳时间,据《本草纲目》记载:“生蚝,治虚损,壮阳,解毒,补男女气血,令肌肤细嫩,防衰劳。”

生蚝富含维他命、蛋白质和锌,尤其含有大量的硒,硒可以提供肌体免疫力,预防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帮助体内重金属代谢。生蚝对于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智力发展,提高男性精力也大有裨益。同时,生蚝素有“海底牛奶”的美称,可防止皮肤干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分解黑色素,是难得的美容圣品。

值得一提的是,生蚝最好不要生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为生牡蛎居高风险食物之首,因其含有两种破坏力极大的病原体:诺罗病毒和霍乱弧菌。

清热润燥

海参

秋天干燥,人体容易缺水。按照“秋冬养阴”的说法,应该以清热润燥的食物为主,传统养生理论认为,海参有滋阴润燥、补肾气等的功效,正适合秋天食用。

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海参具有提高记忆力、延缓性腺衰老,防止动脉硬化以及抗肿瘤等作用。

养肝润肤

带鱼

带鱼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益血补虚,具有暖胃、养肝、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体虚之人食用。带鱼不仅味道鲜美,营养方面也是一流的,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还含有DHA,对于脑部发育和提高智力有很好的帮助。

虽然带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但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带鱼富含镁元素,可以保护心脑血管系统,预防高血压等病。

带鱼适宜久病体虚、气短乏力、皮肤干燥的人食用,而皮肤病、哮喘病患者则不宜食用。

海鲜进补很好

也要注意吃法

1.尽量不要生食

最近几年,为了追求“食物本味”,各种“生腌”“刺身”非常红火,尤其是对于小海鲜来说,很多人追求鲜嫩,怕煮老,往往不煮熟就吃,其实非常危险。

之前就曾经有广东一名男子因生食贝类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该男子的死因为“创伤弧菌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高危人群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可感染创伤弧菌,从而导致败血症,严重者甚至发生死亡,生食海鲜可能引发的病症还有寄生虫病等,非常需要注意。

2.这些人群吃海鲜要注意

痛风患者——海鲜富含嘌呤的食物,痛风患者大量食用容易诱发痛风发作。

肾功能不好的人——海鲜富含蛋白质,肾功能不好的人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过敏体质者——吃海鲜易诱发过敏体质的人皮肤过敏,有皮肤病、疮疡患者也不宜食用海鲜。

孕妇、产妇——主要是不能吃生的海鲜,生的水产海鲜可能会传染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和多种寄生虫比如弓形虫。而沙门氏菌和弓形虫可能经胎盘传播。

3.海鲜还是吃新鲜的好

海鲜富含蛋白质,但是分解很快,所以最好新鲜吃完,不要隔夜,容易导致营养大量流失。

秋风起,滋补到,多吃海鲜少吃肉,是现代人的健康选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