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家书店,不一定很费钱,但一定很费时间

2022-10-31 20: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依凡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摄影 | 白鸟 李含嫣

记者 | 依凡

责编 | 刘纬博

排版 | 梁可薇

2012年,创办于1993年10月的北京万圣书园第四次迁址。新店址和于2001年搬至的旧店址相距198步,均位于蓝旗营——距北京大学东门约800米、清华大学南门约500米。

自1994年迁至城府街,万圣书园作为一家学术型书店,与两所高校的师生构筑连结。今年是万圣书园最后一次迁址的第十年,它即将度过第二十九个万圣节。

万圣书园入口

李含嫣 摄

蓝旗营的学术型书店

万圣书园是比较沉静的地方,不管别处如何纷扰,它一直定在那里。万圣的书实在是太多了,它像一块万能的拼图,无论你这块拼图长什么样,万圣都能跟你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卢瑞弘

卢瑞弘第一次听说万圣书园,是课后和老师闲聊的时候。老师也是清华毕业的,偶然提到她在学生时代经常去那里看书。有天一时兴起,他骑车过去,“着实被藏书量吓到了”,“从此沉迷”。对卢瑞弘而言,万圣是一个宝库,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你在一排书、一摞书、一堆书中,一眼瞄中一本的感觉,这是实体书店、独立书店特有的体验。”

万圣书园的书架

白鸟 摄

午后的万圣书园

白鸟 摄

万圣书园给我最重要的东西是安定感。当我走进那里的时候,心能够平静一些,稍微走一走逛一逛,嵌在书里。万圣给人一种很静谧的感觉,仿佛和外界有神奇的结界。

——王凯

王凯是中国政法大学2013级的本科生。当时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发达,寻找北京的书店依靠老师口口相传和豆瓣推荐。“万圣书园的创始人,刘苏里先生,硕士是在法大读的,是政治学系的学长。我在政管院上课的时候老师会提到万圣。”本科期间,王凯基本每个月都去一趟万圣。快十年过去,他保持着隔段时间到万圣看书的习惯,每次去一定会买一两本书。

“万圣本质上的精神内核是没有变的”,王凯说,“‘通过阅读,获得解放’,十年前就是这个标语。”在他看来,万圣核心的逻辑也没有改变。万圣一直是家学术型的书店,通过书店连接学者、学子,连接愿意通过书来获得知识、喜欢好书的人。“万圣每月会出图书销量排行榜,我觉得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它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北京那一小撮人的关注点和思想风向大概是什么样子。”

万圣书园2022年9月图书排行榜

李含嫣 摄

“通过阅读获得解放”帆布袋

白鸟 摄

“读书无禁区”帆布袋

白鸟 摄

“万圣”与“醒客”

不一定很费钱,但一定很费时间

不一定有很多人,但一定有很“醒客”的人

不一定是你身体要去的地方,但一定是你精神要去的地方

——醒客咖啡厅曾用标语

万圣书园的名称来源于书店的两位创始人——刘苏里和甘琦的生日都是万圣节,其标识“蓝鬼”的面具是贵州的傩面具,头则是印第安鬼的头。二者的结合隐含着刘苏里最初的用意:“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架起东西方沟通和交流的通道。”

后来,诗人西川的解读逐渐在读者中传开:“我宁愿把它理解成‘一万个圣人’,这一万个圣人就是万圣书架上的作者。在受益于这些圣人的读者当中,有我一号。”万圣书园的英文名也由“Halloween”改为“All Sages Bookstore”。

万圣书园一角

李含嫣 摄

“All Sages Books” 帆布袋

白鸟 摄

万圣书园,和店内的醒客咖啡(Thinker’s Coffee Bar),很像19世纪的巴黎咖啡馆。离万圣最近的学校就是清华和北大,人文社科的学生们有时在万圣相遇,偶然聚在一块,聊聊天吹吹水。

——冷海

清华社会学系的冷海在万圣书园遇到了他研究课题的合作者,一位北大的学生。做一项和社会情绪相关的研究时,冷海去万圣找参考书,书架上只有一本,碰巧另一位同学在看。两人打了个招呼就闲聊起来,在醒客咖啡坐了一下午,谈他们做过的访谈、见过的故事,谈观点和认知的差异。

前段时间,冷海在万圣认识的同学想做一个和大学生情侣相关的课题,便找到冷海,两人正好可以在两校合作推进研究。“我们现在既是合作者也是很好的朋友”,冷海说,“万圣是学术导向的线下书店,它提供了和有相似兴趣的同学接触的机会。对社科领域的学生来说,有能够对话的人是很重要的。”

醒客咖啡厅

李含嫣 摄万圣书园楼梯间的海报

白鸟 摄

万圣书园新书台

李含嫣 摄

万圣书园的第二十九年

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醒客咖啡挂画引郑愁予诗

1995年左右,李彬老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原来海淀、中关村这一片还是城乡接合部,万圣书园在一个拐弯的小小的地方,那时我就经常去万圣看书、选书,”李彬老师说。后来,他到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书,偶尔会陪着学生去万圣,“但更多的是号召学生去”。

在李彬老师眼中,从读博至今,这些年来万圣书园没什么变化,“走的就是这种人文社科的路线”。它的书还是非常丰富,即使不买,在里面转一圈,也会很长见识、开眼界、受启发,“比去乱七八糟的地方有意思”。

万圣书园图书展示台

白鸟 摄

万圣书园的书架

李含嫣 摄

乔治一直在北京读书,高中时家门口有趟公交车正好坐到蓝旗营,一两个月会去一趟万圣书园。“上大学后反而没有高中去得频繁”,乔治说,“大学之后,我把去万圣变成了特别有仪式感的事情,想身心放松地慢慢悠悠骑着车去,但一直没找到这个状态。”

上半年,有次情绪低落、完全不知道该去哪的时候,乔治骑车出清华去了万圣。从收银台旁边的书架到书店最里面的书架,她把所有能摸的书都摸了一遍,目录看了一遍,“自己平静了很多,没有在学校里整个人无处安放的感觉。”

从初中到本科,乔治看到过其他书店的变化,从朴素、破败,成堆成摞的书和散落在台阶上的读者,变成很精致的、选书更加商业化的书店。“但万圣没什么变化。”在乔治看来,万圣书园一直保持着它的状态,忠实于它的选书品味。

万圣书园二楼飘窗展板

李含嫣 摄

万圣书园一楼橱窗

李含嫣 摄

万圣书园藏书

李含嫣 摄

万圣书园的第二十九个万圣节,不变的还有已经陪伴十七年的黑猫“平安”。它在2005年的平安夜来到这里,当时约两个月大,差不多也是在那年的万圣节前后来到世间。今年,是它在万圣书园度过的第十六个万圣节。

黑猫平安

乔治 摄

黑猫平安、南瓜灯和万圣书园

白鸟 摄

(文中冷海、乔治等均为化名。)

[1] 万圣书园网上服务站:关于万圣,http://www.allsagesbooks.com/GUANYU/JIANJIE.HTM

[2] 万圣书园网上服务站:醒客咖啡,http://www.allsagesbooks.com/thinker/index.htm

[3] 搜朴:《“万圣书园做到了全世界最好的书店”》,https://mp.weixin.qq.com/s/gr7oxt1or-Ii-h_nBCOICA

[4] 人民网:《万圣书园第四次搬迁 店主欢迎读者拍照留念》,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2/0925/c172318-19106627.html

[5] 人民网:《北京文化地标万圣书园迁新址 面积缩水300多平米》,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2/1124/c172318-19682096.html

[6] 腾讯网:《万圣书园刘苏里:人的独立,实际上是对常识的发问和反思》,https://new.qq.com/rain/a/20220520A07CZ100

[7] 王一璐:《从广义第三空间视角看北京独立书店的发展》,课程论文。

原标题:《万圣,黑猫,书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