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答卷:2021-2022上海文化产业的七个关键词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邵媛媛
2022-10-31 16:0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2020年,上海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重为 6.1%,成为上海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未来十年,文化产业也将会是上海推动新经济发展加速的引擎。而2021-2022年作为上海“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的开局与关键之年,意义重大。基于此,10月21日,澎湃研究所举办澎湃下午茶“上海文化产业”小型闭门研讨会。通过梳理这两年来上海文化产业的热点事件找到上海文化产业生长的特点与发展格局,并展望上海文化产业在发展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胡惠林、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刘海英、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慧敏、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科技创新研究室主任王兴全参与了本次讨论。

结合本次讨论会嘉宾分享的观点,澎湃研究所尝试总结2021-2022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七个关键词:咖啡、韧性、前瞻、出品、出海、集聚和数字

文章将从七个方面梳理近两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大事与大势:

1、 从咖啡热看文化与文化产业定义

2、从疫情看上海文化产业发展韧性

3、从政策看上海文化产业的前瞻性

4、从上海出品看魔都叙事里的中国

5、从游戏增长看上海文化产业出海

6、从集聚效应看上海数字文化产业

7、从元宇宙看上海文化产业数字化

研讨会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高剑平 摄

一、从咖啡热看文化与文化产业定义

2022年上海咖啡消费在疫情反复中所体现出的强大复苏能力,令上海的咖啡文化出圈。据《2022中国咖啡消费洞察报告》,上海咖啡门店5月订单量环比增长163.9%,6月环比增长5273%。上海市民对咖啡的热爱,曾一度上热搜,上海也被网友戏称为“咖啡市”。

上海咖啡热的背后离不开上海对于咖啡文化的建设。2021年,首届上海咖啡文化周通过“造节”促进消费,加强咖啡产业支撑。今年8月,第二届上海咖啡文化周继续发力,试图将咖啡文化打造成为上海一张新的世界级城市名片。

亮眼的数据也在证明咖啡之于上海的重要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上海咖啡馆数量达7857家,为全球城市之首。《2022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上海咖啡消费金额比北京、广州、深圳之和还要多。

作为全球星巴克最多的城市,在上海人口密集的商业区,500米内可以看到四五家星巴克。加拿大Tim Hortons、意大利LAVAZZA及美国Peet’s等约20个海外知名咖啡品牌,竞相将上海作为落地首选。同时,上海也是中国城市中培育本土品牌最多的城市:Manner、M Stand、Norwa、Seesaw、永璞……这些起源于上海的精品咖啡品牌正走向全国。

咖啡成为上海城市文化与文化消费的代名词之一。也显示出当代的消费对象似乎已不再局限于对于物品的消费,更多的是购买以物质为载体的,以符号、美学、地方特征等意义为核心的文化消费行为。在这个层面上,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的界限更显模糊。

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同样存在着辩证关系。城市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源,加以利用,可以塑造城市形象、激发城市活力,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同时,产业的文化化也是产业实现自身发展生命力的手段之一,产品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将激发消费者的共鸣,推动产业发展升级。

在此背景下,上海的咖啡产业是否已经成为了“文化产业”?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惠林以咖啡热点事件为由头,对文化产业定义进行了本源性探讨,并指出:“咖啡是城市文化的表现方式,但不是文化产业”。

文化二字的特殊性,令定义文化如同“把风关进笼子”。从各国对文化产业的称谓与分类也有着些许差别,如在英国叫做“创意产业”,在美国则叫做“版权产业”。重要的是,各地区应始终保持对文化产业的思辨与审慎态度,提防为了将文化产业作为本地的支柱性产业,而将非相关产业计入文化产业GDP的大水漫灌行为。

二、从疫情看上海文化产业发展韧性

2022年疫情反复对于上海文化产业是极具挑战的。

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刘海英指出,根据今年上半年统计数据,上海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累计营业收入增速较上年出现明显下滑。疫情对上海传统文化产业冲击很大,线下的剧场、电影院等文化场所往往首当其冲,在数字文化产业,互联网游戏、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保持了平稳增长,而互联网信息、互联网广告服务出现了下滑。

从2020年疫情暴发开始,全球的文化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据联合国的统计,在疫情流行之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达到每年 22500 亿美元,支撑了2950 万个工作岗位,但2020年疫情暴发后,上述规模缩减约20%以上。一些主要国家的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规模明显下降,中国仅有微弱增长,而上海文化产业也保持着一定韧性。

根据市委宣传部发布的《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0年上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389.64亿元,占上海GDP比重6.1%,占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总增加值比重5.31%,上海文化产业是上海的支柱性产业,体量位于全国前列。在产业结构中,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与创意设计服务仍保持增长向好趋势,分别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42.99%、28.46%和3.65%,而投资运营与传播渠道与线下文化娱乐休闲则受疫情影响较大,出现较大幅下降。

“这说明上海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韧性,虽然受到很厉害的冲击,但强势增长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指出。

另一方面,疫情也加速了文化产业的转型与结构调整。如创意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在《重启——后危机时代如何再现繁荣》一书中提出的:“每个商业模式的失效,都会吸引更新、更好的制度和模式迅速进入,填补空白。回顾过去发生的危机,无一例外,最终都开启了后续的伟大创新时代。”疫情冲击下,文化产业迅速调整。今年3月上旬,面对疫情,上海市委宣传部迅速统筹指导,各类文化活动集体上云,加大线上文化活动优质文艺内容供给,实现“在线演艺”、“在线文博”,推出约110项云上文化活动。

三、从政策看上海文化产业前瞻性

文化产业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且社会效益是首位。这也意味着政策对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引领作用。在研究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政策后,花建发现,从2020年以来,上海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数量为全国之首,而且有许多内容和举措是全国首创,“这显示出上海文化产业正在化危为机,重新进行谋篇布局。”

上海对文化产业的谋篇布局从“十四五”规划可以看出:根据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上海将重点推动“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创意设计产业高地,用建设面向未来的优势文创产业,形成独特的城市产业标识和城市名片。而2022年发布的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则提出,将推动元宇宙、NFT平台、直播电商基地、电竞等多种新兴产业在数字经济产业框架中加速发展。

同时,上海“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还具有市区联动的鲜明特点。花建指出,除了市级层面,上海各行政区也积极出台文化产业相关政策,突出了首创、首发、首用。如静安区率先颁布促进电竞产业发展的政策,普陀区落地全市首个数字广告园区,徐汇发布上海首个区级层面元宇宙支持政策,嘉定区率先宣布支持直播和短视频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政策体现出上海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的前瞻视野和务实举措。

四、从上海出品看魔都叙事里的中国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2022年10月6日,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造的大型话剧《英雄儿女》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首演。《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在文本中涌动的抗美援朝历史事件,被搬上话剧舞台,通过话剧语言与声光电的多媒体应用进行二次创作,还原红色经典,获得了观众与业界的高度好评。

《英雄儿女》的成功是近年来上海出品成熟发展的一个缩影。文化产业以“内容为王”,而上海具有“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三大城市文化特点,在优秀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资源的再创造与呈现上优势明显。胡惠林建议,《觉醒年代》中有大量场景发生在上海,上海完全有理由把此历史性文化事件搬上舞台,作为上海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

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到上海将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与“亚洲演艺之都”,并突出“上海原创”“上海制作”“上海出品”的品牌打造。上海城市文化的沉淀与多元为演艺与影视两重点产业提供了内容资源开发上的先天优势。在《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中,花建撰文指出,传承文化资源仅仅是起点,经过提炼和创造,转化成为可投资、可交换、可流通的专有权利,即文化资产,最后与货币资本、技术资本、社会资本等结合,才能成为文化资本,即可增值的价值量。

近年来,“上海出品”经过多年积累,逐渐成熟,出现了不少高质量文艺作品,在票房和口碑上双放光彩。《大江大河2》续写改革发展史,口碑爆棚;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全国巡演一票难求;《人生大事》成2022暑期档黑马票房破10亿;《万里归途》讲好主旋律故事,2022国庆票房夺冠;《二十不惑2》热销国际,海外圈粉。

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之一,内容创作是文化产业的灵魂部分。上海文化产业对外传播的关键,也是内容先行,用高品质叙事讲好中国故事的“上海出品”,成为上海文化产业稳扎稳打,持续向上的一张名片。

五、从游戏增长看上海文化产业出海

统计,2021年,上海网络游戏销售收入1250.3亿元,同比增长3.7%,占全国三分之一,国内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可以说,从网游在中国爆发至今,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始终保持着强势发展状态。

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 、原信息产业部宣布大力支持网络游戏行业时,上海就成为发展网络游戏的排头兵,率先成立“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同年,上海两家游戏公司盛大和九城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第二届ChinaJoy落户上海,让上海不仅成为游戏产业聚集地,也成为游戏玩家的线下聚集点。

如今,上海的游戏产业持续发力,政策扶持力度不减,2021年出台的游戏政策数量居全国首位。新的游戏领军者也孕育诞生,米哈游、莉莉丝、叠纸、鹰角被称为游戏界“上海四小龙”,而以米哈游出品的《原神》为代表的中国游戏的成功出海,成为业界新亮点。

从2018年开始,游戏行业因国内版号受限导致增速放缓,“出海”成为国内游戏公司新机遇。2020年《原神》进入公测,Sensor Tower商店情报数据显示,至2022年8月,《原神》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的全球累计收入已经突破36亿美元,约260亿人民币(不包含中国大陆安卓版本与非移动端收入)。《原神》手游端收入前三的国家是:中国(32.4%)、日本(24%)和美国(18.2%),海外收入一度超过上一个现象级手游《王者荣耀》。

不仅在海外市场疯狂吸金,《原神》也吸引了足够的关注度。它是2021年Twitter话题度最高的游戏;国外论坛Reddit上浏览量最大版块,超过《英雄联盟》、GTA等国外国民级游戏。2021年底,《原神》获得有“游戏界奥斯卡”之称的The Game Awards颁发的年度最佳移动游戏大奖,也是中国开发团队研发的原创IP游戏首次获此荣誉。

除了《原神》,不少上海游戏公司在出海方面都有不俗表现,例如莉莉丝旗下的《万国觉醒》和《剑与远征》也是海外畅销榜的常客。根据《2021-2022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2021年,上海网络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38.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0亿元,增幅超过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中,上海沐瞳科技、游族网络、巨人网络、淘米网络、恺英网络、米哈游等游戏企业,以及《Mobile Legends》《球球大作战》《原神》等游戏产品入选榜单。

游戏产业之外,上海其他文化产业亦在“出海”上发力。2021年,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量为1033亿元,同比上升54.14%,首度达到千亿元规模 。在翻译方面,上海各翻译出版社通过“翻译中国”,实现“阅读中国”,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上海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推出多国语言版本的《文化中国》系列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成立国际版权中心,力争在三年内代理20位中国一线作家的国际版权。在文学方面,阅文集团的海外站点“起点国际”已是国际上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已上线超1700部中国文学翻译作品,网文海外市场规模达4.6亿元。

在影视与动漫方面,《大江大河》《三十而已》《安家》等高口碑电视剧等国剧集体“出海”,登陆100多个国家的电视剧与新媒体平台播出,其中,讲述疫情下普通人故事的电视剧《在一起》击败多部韩剧,获得亚洲广播联盟(ABU)电视剧类大奖。阅文集团旗下的漫改作品《全职法师》,首次上线日本最大的网络漫画平台时,荣登人气榜第一;B站旗下的动画改编作品《天官赐福》上线以来热搜不断,先后在Funimation、Netflix海外流媒体平台亮相,上榜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量TOP10。

2022年,商务部等27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中国文化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出去”,有利于打破西方对国际文化话语权与全球流行文化的垄断局面。

出海已成为文化产业下一个重要增长点。以游戏行业为例,2021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约6.67亿人,增长率创近年新低。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科技创新研究室主任王兴全表示,对于包括游戏在内的数字文化产业而言,相对饱和的国内市场已经是红海了,摆在企业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向更深的应用场景发展,用元宇宙沉浸感、社交特性、算法规则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条是向更广的全球市场发展,虽然目前“出海”竞争不断加剧,但海外业务仍然方兴未艾,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六、从集聚效应看上海数字文化产业

上海数字文化产业一大特点是集聚效应,不论在线上还是线下空间,都特征明显。

以漕河泾开发区为例,包括腾讯科技、游族、巨人、米哈游、莉莉丝、鹰角和沐瞳等在内的40多家游戏科技公司,都聚集在此。这些企业聚焦游戏内容创作,推动游戏研发,带动徐汇区数字游戏产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王兴全指出,产业集聚的空间对人才具有黏性。很多在漕河泾工作的程序员,都在上海地铁九号线沿线安家落户。数字科技行业需要经常互动交流,漕河泾游戏企业集聚为行业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有归属感的工作生活环境,数量庞大的从业者在此抱团工作,形成了高能级的行业“共同实践社区”。

这种数字文化产业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也同样发生在浦东张江、静安灵石等产业集群区,不同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内含相同特色的企业又会产生小聚集,形成了上海数字文化产业“大中有小”的生态格局。

除了线下实体空间的聚集性外,上海一批巨型流量平台的涌现,体现出了数字文化产业线上的聚集效应。

不同于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无所不包的业态,上海崛起了一批垂直领域的巨型流量平台,例如音频龙头企业喜马拉雅、聚焦生活方式的社区平台小红书、二次元视频内容网站B站、潮流交易平台得物、数字阅读领域的龙头阅文集团等,占据多个垂直领域话语权。花建指出,上海数字文化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积极培育新型平台,作为整合资源、聚集流量和推动创新的主要引擎。

为何上海能够诞生这些新一代互联网企业?首先,如前文指出,这批互联网企业也大多诞生于上海数字文化产业的聚集区域,产业聚集的外部性带来了人才的聚集与政策的扶持。其次,没有BAT等超级互联网公司的上海,也避免了超级互联网公司的产业链垄断和刚起步就被收购的可能性。在上海,取而代之的是政府以“店小二”姿态为各类企业提供优质营商环境,以及第三方供应商提供产业链服务。

在上海成长的互联网企业也长出了自己的平台调性,这种调性则带来了更大的聚集效应。王兴全指出,平台调性指平台有专属的与用户互动的符号体系。它有固定的语言形式、特定的平台仪式和风格独特的内容池,其他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模仿和复制,构成了平台的“护城河”,这是平台和它的特征用户长期“耳鬓厮磨”构建起来的。专属的平台调性让怀有相同价值观的群体能够突破时间与物理空间的限制,彼此认识并产生交流,形成排他性的“亚文化”社群,丰富了多元网络文化、数字文化产业和流量经济体系。

同时,线上互动的文化群体在联接频率、速度和内容上具有显著优势,使得线上空间的聚集效应更为明显。二次元动漫爱好者享受着在B站追番、在弹幕中碰撞思想的乐趣;都市白领在小红书上打卡,用图片与视频装扮与记录生活的点滴;在得物上,潮流爱好者们聚集在得物上,分享着相同的潮流价值观,亦愿意为审美买单。同样,此种将相同爱好与审美偏好用户的聚集效应,也反哺了平台在垂直领域的运营能力,加强了平台的市场灵活性,形成正向互动。

七、从元宇宙看上海文化产业数字化

提到2022年上海文化产业的关键词与热点事件,一定绕不开元宇宙。

继2021年“元宇宙”被写入上海“十四五”规划后,2022年6月,上海发布《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了与文化产业强相关的“数字业态升级行动”,包括 “加快推动数字会展”“开发元旅上海新模式”“促进虚拟演艺赛事发展”“发展元游戏”“培育元社交”“赋能影音制作”等。

元宇宙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是必然趋势。此前,澎湃新闻采访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许鑫时,他解释,元宇宙被定义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而文化是现实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自然会被映射到元宇宙中;虚实结合契合了后疫情时代下文化消费的新诉求,也是实现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化产业是元宇宙数字内容的主要提供方和元宇宙技术集群应用的主要领域,因此对元宇宙的深度布局与强势发力,可视为上海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之路的一个切面。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路径,则需要从政策、城市、产业和企业等多个层面去看。

从政策层面看,数字化已经被视为文化新基建。2017年,原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通过大力培育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创作、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标志文化数字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城市层面看,上海的文化新基建已走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澎湃新闻曾采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解学芳,她指出,《上海市数据条例》《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为文化新基建提供了制度保障;2021年上海市数据交易所的成立,推动了数据建设;2022年上海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基金的启动,带来资本活水;在数字技术建设上,据上海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上海将通过培育软件与算法、云原生与智能计算、新一代网络、区块链和元宇宙这五个子赛道提升数字新基建。

在文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上,王慧敏建议,政府可以推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服务平台,“文化产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它们可能连用一些数据库都没有这个预算。”这与学者黄蕊的论文观点契合,数字技术带来的直接利润水平、文化资源在技术介入后所形成的平台化运作、资源联动与要素协调配置能力提升程度,以及较低的制度与技术转换成本,是文化产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反之,文化企业会拒绝数字技术的嵌入。

最后,对于上海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之路,刘海英从宏观角度归纳出五点:

第一,技术驱动。数字化转型关键依靠技术驱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要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紧密结合,实现技术在文化场景中的应用。

第二,创新意识。技术进步过程中,需要有大量创新创业意识的年轻人和企业家能发现商机,将技术应用到产业发展中。

第三,资本加持。文化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创业或转型过程中,好的金融环境与资本的加持是发展的重要一环。

第四,产业引导。政府可以出台一些引导、扶持政策,鼓励文化企业投入到数字化转型中。

第五,包容审慎监管。技术的推动与发展势必带来模式和业态的创新,在确保文化企业正确意识形态导向基础上,以包容审慎监管去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创新转型环境。

制图: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吕正音

    责任编辑:吴英燕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