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1207亿元!宁波前三季度GDP数据出炉

2022-11-01 16: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刚刚,宁波市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根据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以及疫情、高温、台风等多重不利因素冲击,宁波深入实施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三季度经济企稳回升,明显好于二季度,生产持续恢复,需求牵引有力,新兴动能不断增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恢复向好的态势。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宁波GDP增速高出全国0.5个百分点,领先优势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与全省相比,宁波GDP增速高出全省0.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9.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416.1亿元,增长3.9%,其中工业4924.5亿元,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5551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之比为2.2∶48.3∶49.5。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51.2%和46.3%。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3亿元,同比增长4%。早稻播种面积22.7万亩,增长25%;早稻产量9.6万吨,增长26.2%。水产品总量64.2万吨,增长6.2%;猪牛羊禽肉产量7.3万吨,增长12.5%;牛奶产量3.2万吨,下降0.1%。

工业生产稳健增长,新兴制造业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72.8亿元,同比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7629.2亿元,增长9.8%。其中,出口交货值3138.3亿元,增长3.3%;内销产值14490.9亿元,增长11.3%,内销占比82.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6.7%、6.5%、6.5%和5.7%。

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回升,7、8、9月增加值分别增长3.8%、4.8%和5.4%。

宁波舟山港供图

服务业增速加快,金融业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9%、7.5%、4.7%和3.8%。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03万亿元,贷款余额3.28万亿元,分别增长13.2%和15%。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9%,其中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42.8%,交通投资增长10.9%;制造业投资增长10.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4%。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下降31.7%和37%。

消费市场延续恢复态势,网络零售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9.1亿元,同比增长5.8%,比上半年加快3.4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9%,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51.7%;粮油食品、石油及其制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分别增长21.4%、22.7%和20.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增长1.5%。全市限额以上贸易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348.4亿元,增长34.2%。

外贸保持两位数增长,民营企业支撑有力。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625.1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6243.3亿元,增长12%;进口3381.8亿元,增长7.2%。外贸进出口占全国份额为3.09%,同比提高0.0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额6903.9亿元,增长12.4%,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71.7%。

“总的来看,三季度全市经济稳的态势得到延续,进的势头逐步向好,质的提升不断显现,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宁波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许海燕说,下阶段,宁波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冲刺四季度,奋力交出全年经济稳进提质高分报表。

新闻多一点

甬派观察

宁波经济增速回升动力何来?

资料照片。

今年上半年,宁波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9%;前三季度,宁波GDP同比增速提高到3.5%,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三季度当季,宁波GDP同比增长4.7%,比二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实现了三季度好于二季度、前三季度好于上半年。

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以及疫情、高温、台风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宁波号”经济列车如何乘风破浪企稳回升? 推动三季度经济增速回升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三季度以来,宁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稳链助企纾困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经济在二季度明显下滑的基础上企稳回升,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0.5个和0.4个百分点,继续为全国全省做贡献。”宁波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许海燕表示。

从产业看,支撑三季度经济回升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一是服务业对经济回升的贡献突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3%,高于上半年1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分别增长7.9%、7.5%、4.7%和3.8%,均高于GDP增速,合计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增长3.2%,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4.0%,高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7%,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计算机通信、化学原料、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拉动下逐月回升,7、8、9月当月增速分别为3.8%、4.8%和5.4%。

三是农业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

从需求端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发力。

先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在政府投资的有力带动下,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保持较快增长;

再看消费。在消费券持续发放等一系列刺激政策加持下,前三季度宁波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增速跃居全省第一;

最后来看外贸出口。今年以来,宁波外贸进出口受复杂国际局势影响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增长12.0%。

面对刚刚发布的前三季度宁波经济运行主要数据,许海燕表示,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持续恢复,进的势头逐步向好,质的提升不断显现。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发展的韧性较强。宁波是外贸大市,受外部需求下降的影响更为突出。在此情况下,三季度全市重点行业回升向好,经济实现企稳回升,GDP增速好于上半年,继续保持领先全省0.4个百分点的优势,领先全国的优势继续扩大,充分体现了宁波经济较强的发展韧性。

其次,动能转换不断加快。市场主体壮大。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市场主体达到127.8万户,增长8.6%,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新增数量保持全省第一。创新投入增加。前三季度,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3.2%,同比提高22.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增长12.7%,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6%,分别高于整体投资增速1.8和3.4个百分点。

产业转型加快。前三季度,全市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其中高新技术、高端装备、高技术等新兴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8.8%、31.0%和12.1%,同比均提高1.2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升级。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升级类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1.7%、26.1%和13.8%。

第三,民生保障扎实有效。从财政支出看,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7.5%,这是在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5.1%的情况下实现的,实属不易,特别是卫生健康、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支出更是分别增长48.0%、33.2%和25.4%。

叶炜 摄

从民生投资看,前三季度全市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增长27.9%,高于整体投资增速17.7个百分点。

从就业保障看,截至9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新增就业完成率超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1.78%,比6月末降低0.44个百分点。

从居民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城乡收入比值为1.62,同比下降0.02,差距进一步缩小。

原标题:《11207亿元!宁波前三季度GDP数据出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