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男子12万卖掉游戏账号,“恶意找回”后被判刑3年半

2022-11-03 15: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看到下面这条新闻前,鸭鸭没想过卖出去的游戏账号还能收回来,属于是“赚钱永动机”了。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据新闻报道,这位卖家“小奇”是一位资深游戏玩家,在游戏里段位高、装备好,但在现实里却没有工作、生活拮据。他之所以卖账号,就是因为欠的钱还不上了。 

正好买家“小波”对他的账号感兴趣,提出花12万购买。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本来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游戏账号是种特别的东西。 

这边小波买完还没来得及秀装备呢,就发现账号登不上,小奇还把他拉黑了。于是就有了法院相见的一幕。 

这位小奇玩的是什么骚操作? 

答案是“账号找回”功能。 

鸭鸭玩游戏这么多年,也没少碰上账号被盗、忘记密码等情况。这种时候,就需要灵活运用“账号找回”功能了。找回途径无非是验证邮箱、验证手机号、回答密保问题等等,其实找回概率还是不低的。 

更何况,小奇还请了“专业团队”。 

据悉,他先是在某宝上购买了“账户被盗找回服务”,再向游戏平台运营商申诉,谎称他本人的游戏账户被盗,然后通过账户绑定的原始邮箱、手机号等信息,成功将上述账户“恢复”,又重新设置了密码。 

结果就是很“刑”。 

一审判决小奇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小奇不服一审的判决结果,于是进行了上诉。在二审中,他不断辩解“平台规定账户不能随意买卖,所以我不是偷,只是把自己的账户找回来。” 

小奇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哈。咱们在玩游戏时,不是经常要勾选“用户协议”才能玩吗? 

图片来源:某雷霆游戏协议 

 

图片来源:某网易游戏协议 

这些协议里基本上都会有类似这么一条:“用户只对游戏账号拥有使用权,所有权归游戏公司所有”。 

但是哈,小奇显然是在恶意利用这个协议,二审维持了原判。 

对此,法院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既然有了这次的案例,那是不是下次购买游戏账号就可以无忧无虑了? 

当然不是!“游戏账号租售均属于违法行为”。 

图片来源:宁波检察

鸭鸭觉得,买游戏账号风险大且不合规,还不如自己老老实实肝装备、练技术呢;而对于那些想靠“找回账号”无限骗钱的人,我只想说,我国有完善的刑法,请自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